第371章 将江南捆绑在战车上的关键一刀(2 / 2)
而此番王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事,已经在江南传为佳话,人人以名列其中而为荣。
清风徐来,杜成在最高处的船舱中设宴与顾一帆等人小酌赏景。
杜成眸光热切道:“眼看就要入京,听闻齐王会在京师设宴,为我等江南士子接风洗尘,而过不几日,我等便要奔赴各地任职,据说最差的都是知县。”
顾一帆举杯一饮而尽,轻道:“好个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齐王真乃千古奇人也,竟然想出这般选拔人才革新官场的办法来,以至于让我辈不至因科举而晋身无门,酬我毕生壮志凌云。”
郑通志笑:“老顾,你这厮是真赚了便宜的。就你这懒散的性子,又不喜读四书经义,就是二十年都考不得进士出身,如今好了,官家给了!”
杜成又道:“国难当头,齐王率军与金人死战,如今连战连捷,我辈读书之人,手无缚鸡之力,无能从军报国,但若是能在后方营运粮草,为国出一份力,也算没白在人世间走这一遭!”
顾一帆拍案而起:“入京之后,某当求见齐王,以七尺之躯,当投笔从戎,去河北一线!”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顾一帆轻轻吟诵,杜成和郑通志缓缓起身站在了他的身后,三人一并凝望着船外运河两岸与江南迥异的北国风光,心生慷慨悲壮之情。
……
就在江南士子北上京师时,其实早有山东、河北、河南及东南、蜀中等地士子也渐往东京而来。
所谓读书人拍案而起,誓与国同生,投笔从戎,奔赴国难。
三国曹植有《白马篇》云:“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王霖的《关于抗金救国告全体大宋同胞书》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其中“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激荡人心,引起了天下读书人的强烈共鸣。
当然,更重要的是还王霖率军数战数捷,斩敌数万,极大鼓舞了宋人的战斗意志。
午后,当打着齐王大旗的两艘大船缓缓抵达京师水德门外的码头,同时靠岸的还有其他几艘满载各地士子的船只。
而京师中消息也早传开,王霖家眷今日抵京,所以码头就拥挤来了不少人来欢迎,多是读书人。
韩嫣率王府诸内眷准备下船,而王霖已经亲率两千虎神卫赶来迎接护卫,但却有黑压压一大群士子围拢上来,高呼着求见齐王的口号,将码头围了个水泄不通。
韩嫣诸女只得暂时返回船舱之中,静静等候。
潘金莲挺着大肚子,她的产期也快临近了。
韩嫣走到她身侧轻柔道:“金莲姐姐,你莫要焦躁,耐心等候,一会便可下船。”
潘金莲有些晕船。
潘金莲面色微微苍白,轻笑摇头:“我没事的。”
花蕊虽也挺着肚子,但她有武功在身,身子之强自非潘金莲能比。
赵福金趴着舱口的窗户,皱眉道:“我们来东京,并未大张旗鼓,连青莱都没有多少人知晓,怎么反倒是东京闹得动静这么大?”
李师师和张贞娘却都静静望着舱外,神色微微感慨。
她们都是东京人,离开东京数年,没想到还有重归故里的一日。
而再归来,她们已是王府的贵人了。
两女相视一笑。
至于站在她们身侧的韦莹、朱涟、郭媛等女,心情就更加复杂,难以一一尽表。
扈三娘和梁红玉披甲跳上了舢板,突然听到身后也传来声响,扭头见居然是一身劲装更显火爆身材的完颜什离,也跳了出来,她居然一手握刀,一手抱着她刚产下的儿子破虏。
扈三娘顿吓一跳:“我的姑奶奶,破虏才多大一点,别让受了风!快回船舱去!”
完颜什离爽朗一笑,不以为意道:“在船舱里闷,我出来透透气!”
梁红玉苦笑,忙劝着完颜什离又转回船舱去。
李清照和朱淑真静静站在船舱中,往外望去,见外头人头攒动,满满全是穿着儒衫的读书士子,人声鼎沸。
朱淑真柳眉紧蹙道:“这些读书人聚集在码头上,要寻相公的麻烦吗?不该啊?”
李清照也有些迟疑。
她倒是知道王霖因为杀文臣、言官而导致与文臣士族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但王霖的诗词名动天下,如今又有抗击金人的盖世功业,当不至于被读书人围攻吧?
此时,船舱之外突然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以及一浪高过一浪的“燕王万胜”。
韩嫣诸女这才松了一口气,却又心中有些奇怪,燕王?
她们此时还不知王霖已被改封燕王。
远处,太子赵构、赵玉盘和驸马曾夤站在那,眼看王霖家眷的船只停靠在码头上,而王霖本人被至少千余读书人团团包围在码头中,面色都有些古怪和复杂。
读书人都如此狂热,足见当前王霖在大宋的声望。
这样的人,对大宋社稷是好事,但对大宋皇族可不见得是好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