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泰西移民的血税(2 / 2)

加入书签

        “所以,拿破仑、亚当斯两国,回去之后开始组织普遍的民兵训练,确保当地的青年能够迅速投入战场。”

        “这次回去之后就开始做好准备吧。”

        拿破仑和亚当斯父子再次明显一愣,心中同时想到了一个大明曾经的典型操作。

        招募藩属国土著部队去前线打仗。

        这些部队……在某些情况下,都可以算是大明部队的炮灰。

        按照两人的了解,这种部队就算是没有在战场上消耗掉,战争结束之后多半也无法回乡了。

        他们通常会被当做移民使用……

        朝鲜人、日本人、南越人等大明的周边藩属国人,就这样被大明持续的往全世界的殖民地输送。

        从而让他们本土的人口始终难以增长,而且始终保持女多男少的状态。

        再让大明的移民到当地去生活,纳当地数量众多的女子为妾,进而实现某种被称为腾笼换鸟的殖民策略。

        现在自己也要摊上这种任务了。

        问题是,拿破仑和亚当斯两个藩属国本来就是移民国家,自己的民众大部分都是泰西来的。

        大明要把自己的国民往哪儿送?

        关键是,现在全世界哪儿还有打仗的地方?

        墨洲内陆的开拓,完全用不到泰西人的,大明训练的黑贵族军团,对当地土著已经是碾压局了。

        不过三人都是战略家或者政治家,很快就意识到了朱靖垣的真正目的。

        三人几乎是下意识的对望了一眼,几乎要同时喊出声来了:

        “难道是泰西大陆!”

        三人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

        朱靖垣就是准备将殷洲的泰西人往泰西大陆运送。

        这是朱靖垣自和谈开始的长期目标和规划。

        现在泰西随时可能爆发战争,大明后续肯定要派兵参与。

        正好趁这个机会,把殷洲的泰西移民青年们,尽可能的往泰西本土输送一部分。

        战争打完了就让他们留在泰西,负责协助大明通知当地的“土著”。

        泰西人前往殷洲移民,除了部分投机者之外,大多是生活困顿的失业者,以及政治斗争失败的人员。

        以后让他们在大明手下镇压泰西本土的土著,那可以算是衣锦还乡了。

        拿破仑和亚当斯父子心情复杂,但是却没有办法拒绝。

        大明的藩属国有提供仆从军的义务。

        其实这也是传统君主理所当然的权力和经常性的做法。

        历史上的露西亚国,就经常招募本土的外族民众,组成军队去参加战争。

        历史上的大清国也长期维持着一支索伦人部队。

        拿破仑和亚当斯父子只能应承着:

        “臣等遵旨……”

        朱靖垣能大概猜到他们的心情,所以这时候也笑呵呵的安抚说:

        “三位爱卿不需要担心,现在和未来的战争的形态,相比十余年前已经截然不同了。

        “大明的部队再次加入战争,将会是雷霆压顶之势,未来已经不会有消耗性的阵地战了。

        “仆从军的主要作用,很可能会是大炮和飞机轰炸之后的战争控制,以及战后的镇压和治安。”

        拿破仑顿时反应过来,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

        大明在重火力和飞机上都有绝对的优势,以后大明再打仗应该都会是碾压之势。

        以后就算是给大明当仆从军,也不是每天在大明军的监督下步兵冲锋了。

        很可能是要与装甲战车配合进攻,以及负责占领敌人的土地和城市,镇压当地人的小规模反抗。

        两人顿时就都松了半口气……

        是半口而不是一口,因为还有另外的担忧的事情。

        因为虽然仆从军死亡率不会太高了,但是这些仆从军多半仍然不会归国了。

        可能要永远留在泰西本土了。

        这意味着自己统治的子民数量也就随之减少了。

        还都是最有价值的青壮年男性。

        这就是血税啊。

        就算是无奈也只能继续按照要求缴纳。

        反抗大明是完全没有胜算的战斗,甚至可能导致全体国民都被绞杀殆尽。

        三人都非常的明白,大明人要殖民地就是殖民的。

        上面有没有人根本不重要。

        甚至于,完全没有人更好,大明人会来种地的。

        服从至少还能活下去。

        三人都再次老老实实的答应一声,同时还要恭维朱靖垣的仁慈,以及大明朝廷和军队的强盛。

        朱靖垣再次安抚了几句,就让拿破仑和亚当斯父子回去继续娱乐休息了。

        然后朱靖垣继续召见其他的比较特殊的人员。

        包括海外各个大域的大明人官僚代表,罗亚山和穆易等原有的藩属国君主,以及高斯等外族学者和官僚代表。

        跟他们聊聊当地的情况,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和生活。

        告诉他们,有什么特殊的难处和想法,都可以向朝廷寻求帮助。

        如果朝廷上的官员不负责任,可以通过负责对应地区的九卿直接向自己举报。

        皇帝的面谈和勉励,当然是形式大过实际的。

        但是在很多时候,即便是纯粹的形式,也会产生实际的作用。

        统一制服和统一礼节,也都可以说是形式主义,但是却能有效的提升管理效果。

        特别是在自己的身份足够高的情况下。

        就算是自己什么实际的事情都不做,单纯的口头慰问和鼓励几句,这些人回去也会称赞自己仁慈和蔼。

        单独跟自己谈话这种事情,就能让很多人念叨很多年。

        聚变登基大典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类似的效果,让天下人和精英们确定新的皇帝。

        朱靖垣就这样跟下面人聊着天,一天的宴会慢慢的到了尾声。

        接下来的几天,大明的代表和泰西的代表,都在休息和调整状态,也都在迎接最后的盛典时间到来。

        经过七天的煎熬之后,安康十五年也终于到了最终的尾声。

        安康十六年元月二日,也就是大公元年正月初一,朱靖垣的登基大典正式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