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陈余激动了(1 / 1)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这个由剑开始的乱世,终将由剑来结束——!
这句话是胡亥的态度也是一种妥协,他不会立即出兵介入中原争霸,参与到即将大乱的中原。
尉缭等人一阵沉默,胡亥早已不是当日的胡亥了。一年时间内,胡亥展现出来的雄才大略,让他们为之震惊。
长策大谋层出不穷,短短时间就立足关中,掌控了大秦朝廷,甚至扭转了他在老秦人心中的形象。
这样的手段堪称恐怖,这样的心机,更是让人头皮发麻。一想到这里,大秦朝廷暂时沉默了。
胡亥目光流转,因为他了解接下来的故事,清楚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大秦帝国东出的机会有,却不是当下。
他清楚,相比于项羽与刘季,大秦帝国并不占据优势。想要重铸大秦帝国,就必须牢牢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唯有步步先机、才能逐渐抵消掉项羽与刘季的优势。唯有步步抓住机会,才能让大秦帝国东出。
秦不守关,誓将东出!
这不仅是一句老秦人的誓言,更是十数万秦军将士心头的呐喊,胡亥绝不会压制秦军与老秦人的热血冲动。
但是,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胡亥虽有慷慨激昂之心,却不能以此来决断朝廷大事。
说到底,大秦帝国的底蕴已经经不起胡亥的折腾了。此刻的大秦帝国就像是一个深受重伤的中年,虎狼之药下去必死无疑。
唯有以养身为主,花费足够的时间来扭转,才能让重伤痊愈。毕竟大秦帝国正处壮年,并非风烛残年之时。
虽然有救,却也极难,就连胡亥等人也一筹莫展。只能尽最大努力坐看云起,等到特定的时候,大军东出一击必杀!
一席话义正词严,直抒胸臆。咸阳宫大殿之上一片肃然,朝臣们面色通红。
……
尉缭神色并无太大变化,沉默了许久,对着胡亥平静问,道:“敢问陛下,面对当下中原大局,大秦帝国态度当如何?”
胡亥也仿佛没有发生过方才的争辩,他对尉缭口气缓下来感觉到了一丝惊讶。在心头也悄然松了一口气,随及点点头,道:“中原列国,天下诸王之争,我大秦纵有心也无力,只能守关而望!”
“目下我大秦,新军未成,朕名声太差,朝廷无聚民之力,更无慑乱之威。唯有坚持商君法制才能领整个大秦帝国法令一统,令行禁止,有罪重罚,有功激赏,公正严明。”
“如此则官吏无贪,庶民无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休养生息数年,各大仓粮草充足,大军精锐,人人奋勇立功,个个避罪求赏,争取在短时间内重铸朝廷威望,凝聚国人之心,成大军之魂。”
“再加上秦人厚重坚韧,若元气养成,则必将大出于天下!”
……
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让人一时间无法反驳。特别是这一番话由胡亥说出,足以证明他对当下局势的清晰认知。
一想到这里,尉缭也不再多言,对于大秦帝国之事只要胡亥心中有数就行了。毕竟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确实不适合东出,他之所以开口只是想试探胡亥。
当今乱世,绝不能存偏安一隅之心,要不然迟早会被天下诸国吞并。
大乱之世,天下皆争。在这个时候,一国之君想到的是开疆扩土,而不是守残抱缺。
就像是战国末期一般,秦始皇帝欲东出一统天下,进而兼并关东六国,成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霸业。
而山东六国日日夜夜所想,不是大出于天下,而是一味的守成。正因为这种不同的想法,天下七国结局截然不同。
……
南皮县是常山国下巨鹿郡中的一个大县。与此同时也是,南候陈余的封地大本营所在。
巨鹿郡下有南皮等十余县,其中以南皮与巨鹿最大。这里是一个极其富有色彩与故事的地方,乱世以来,能够震惊天下的大事都在这里发生。
从帝崩于沙丘的沙丘平台,更有决定性一战的发生地巨鹿。这里更是赫赫有名的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民风彪悍。
十月二十,风和日丽,南皮比平日里热闹了许多。
南皮县中,十天一次的农牧货品交易大市正好在今天进行。此刻的南皮县中,帐篷罗列,人头攒动。
牲畜、山货、农具、皮具、陶器、土布、蔬菜、五谷等自发地混杂在各自的帐篷下。
由于南皮三县封给了陈余做封地,南皮是国都,故而南皮县的大集便成了南候封地中最大的集市。
十天一次,逢十便是集市。逢集之日,不但是城内国人的大事,而且是方圆数十里乃至方圆百里的农夫猎户牧人的盛事。
九月二十的大集,恰在五月大忙之后,国人百姓都闲暇了下来,故而,集市显得更是加倍热闹。
从早晨开始,远远近近的老百姓便络绎不绝地拥入南皮县。到正午时分,集市中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然而与南皮县中的热闹气氛不同,侯府中的大厅中气氛冷漠,甚至有一丝紧张。
田荣起兵造反,杀齐王田都,诛胶东王田市,驱济北王田安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作为心有不满者,陈余自是慷慨激昂。
他与田荣频频接触,甚至于在田荣自立称王之时派人参与了称王大典。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田荣两万大军的支持。
两万齐军再加上南皮三县的五千大军,在陈余看来大事可为。毕竟他太了解张耳了,再加上他谋划了这么久,自然洞悉了常山国的虚实。
在这个利益至上,礼崩乐坏的时代。人和人之间往往是最亲密的人才是让你最痛苦的那一个。
因为他了解你的一切,清楚的知道在那里捅刀子最疼,最致命。
而陈余就是这样的人,他与常山王张耳曾为兄弟亲密无间,自然而然彼此都颇为了解。
人生的际遇往往如此匪夷所思,世事无常,命运更是如此。因为利益,让曾经的兄弟形同陌路,更是日夜谋算。
……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