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以环保的名义(2 / 2)

加入书签

从茅山县目前的养殖规模来看,袁珊瑚的养猪场在全县算得上数一数二。

茅山县现存的工业企业很少,原来黄山引进来的一批污染相对严重的企业,这些年逐渐被淘汰出局。

这里面有讥讽方面的因素,不全是环保原因。主要还是经营不善,最后被迫关的门。

黄山曾经在会上说过,茅山县准备牺牲十几年的环保代价,培养发展壮大工业企业。可惜的是事与愿违,尽管茅山县在环保问题上一直睁只眼闭只眼,企业还是没能活到现在。

环保整治突然成了地方官员的政绩,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鲜事。

其实在茅山县,放眼看遍全县,真符合整治的对象屈指可数。

袁珊瑚的养猪场成了环保的牺牲品,不是整治,更不是整改,而是要求直接关闭。

许一山试探地问了一句,“谁在负责这件事?”

袁珊瑚想了想道:“看件是县环保局牵头。好像公安、工商、税务都有份。县里负责的领导叫段焱华。”

“段焱华?”许一山惊呼出声。

段焱华是县常委没错。但他头上已经戴了洪山镇书记、茅山县招商局长的帽子。环保工作与他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去,县里怎么安排他来负责这件事?

如果说,县里特意安排一名常委来负责环保工作以示重视,那么十一位常委为何单独挑了他出来?

袁珊瑚显然对段焱华不熟悉,甚至都不知道他是洪山镇的书记。

她担忧道:“我听说,这位段常委很不好说话。”

许一山嘀咕道:“不好说就不说。”

话虽这样说,心里却没一点底。

段焱华的招商工作现在停滞不前,他感叹说现在大环境不好。

茅山县缺少地理位置的优势,在交通物流上是短板。劳动力也不十分出色,因此造成他招商很困难。

段焱华的托词,曾经让许一山嗤之以鼻。

在许一山看来,与其花钱花心思去外面请人来念经,不如在家念好自己手头上的一本经。

茅山县的情况,并非段焱华说的那么不堪。只要稍微花点心思,基本就能找到发展的突破口。

比如大力发展油茶基地建设,比如利用茅山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发旅游等等。

许一山自知人微言轻,他说的话未必有人听。尽管他两次列席常委会,利用机会把想法说了出来,事后却发现没有吹起一丝波澜。

唯一的一件事就是黄山在市委开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采纳了许一山“旅游兴县”的想法。

“瞎搞!”许一山在心里骂了一句。当着袁珊瑚和小邝的面,他不会再出口骂人了。要骂,也是在心里骂。

三个人找了一张石凳坐下,各自望着河面,谁也没再出声。

头顶上,一轮明月高悬着,银辉遍地。

袁珊瑚双手托腮,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河面,长长叹了口气道:“我的梦想要破灭了。”

许一山转过头看了她一眼,缓缓说道:“你先不要灰心。我就算丢了这顶帽子,也会站出来大声疾呼,阻止某些人的乱作为。”

scriptapp2();/script

()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