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群众的力量(2 / 2)

加入书签

那么印度就有了超越华国的基础。然后再来一百年,有十几亿人愿意忍受贫穷、封锁、孤立、威胁,在一穷二白中,挺着硬骨头站着,不计个人得失,用汗水和勤劳去完成工业化的基础和最原始最无助的积累。

只为了让子孙后代生活在不愁吃、不愁穿、有尊严的生活里,那么印度就有了超越华国的条件。

董良之所以想到了这段话。

是因为这就是他即将面对的情况。

华族想要崛起,想要依靠洋人是不可能。

董良也知道很多人觉得穿越到了满清就要依靠某一家洋人开始自己原始的资金和技术积累。

这种情况并不现实,即使你知道洋人之间有矛盾,他们也不会帮助一个东方正在崛起的势力。

因为列强在华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只想从满清的身上吸血。

不要指望他们给你什么像样的帮助,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而且在华族崛起的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遭受到列强的阻挠。

这一切都是华族涅槃之前必须要经受的苦难。

大部队很快离开了鸡笼城。

战士们离开的时候连饭都没有吃,不过当他们到路上的时候,一个个身上的干粮袋就满了。

鸡笼城的百姓将家中最好的都献给了护卫军的战士。

不知为何,原本酸胀的小腿,重新充满了力量。

大家一边跑步前进,一边将自己的肚子给填饱。

等到天色将黑的时候他们已经来到了淡水城。

董良提前让淡水城准备了晚饭,还有两千支火把。

半个小时的吃饭休息之后,队伍再次向安平城快速前进。

直到后半夜,董良才让士兵们休息两个时辰。

他们也许一到战场就要投入战斗。

必须要给战士们保留一部分的体力。

董良一直跟着战士们一起跑,他知道大家也许还能坚持,但是再继续坚持下去,可能就没有体能战斗了。

指挥作战不能想当然,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战士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还要讲究科学。

很多战士在长官下达了休息的命令之后,躺倒在路边就立马睡着了。

董良钻进了帐篷,也瞬间进入了梦乡。

大家都已经接近极限,身体的控制权完全被自己的本能接手。

……

安平城外,清军依然在发动零星的进攻,他们似乎是不想让城内的守军消停下来。

赵国栋家的大郎赵鹏程参加了民兵,此时正在中队长卢永祯的带领下到南城换防。

南城和北城,因为有宽阔的护城河。

因此之驻守了少量的军队,城墙巡逻的任务则交给了民兵负责。

赵鹏程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他与其他的民兵一般,手中都拿着长矛。

身上的衣服倒是自己的,只是在头顶绑了一条绿头巾。

夜晚的城墙巡逻是枯燥的,好在城内民兵的数量颇多,有足够的人轮班,因此不会太累。

“卢队长,城下换班的人来了。”这个时候,一名民兵来报。

“咦,这么早,时间还没到呢。”卢永祯嘀咕一声并没有觉得不妥,换班的频率本就很高,个别的中队来早一些也正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