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九章 真正自由的国度(2 / 2)

加入书签

家中有多座橡胶园,不过以吕宋的那一座最大,其中倾注了父亲太多的精历。

那里确实非常漂亮。

但是苏达觉得还有很多不足。那里的工人见到他之后会像仆人一般恭敬。

他们从来不会对父亲的决定提出质疑。

苏达觉得这些人像是机器一般,又或者说像是牲畜一般。

这不该是一个健康社会该有的样子。华族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发挥每一个人主观能动性。

不能为了方便管理就将一部分人的主观能动性给遏制住。

当然了,也许是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吧。开启民智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接下来他又去了广州,回到了自家的祖宅去祭拜先祖。

一路上,他看到了华族建立之后,南方的巨大变化。

自从离开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南海之上,华族的商船随处可见。

大海将华族南方与南洋地区的城市连成了一体。

沿海的港口城市发展的都比较快。

苏达认识到商品果真是要流通的。

在流通中商品的价值虽然没有变,但是其使用价值变了。

假如一户人家一年只要消耗500斤粮食,但是他却生产了1000斤粮食。

那多出来的500斤粮食便无法产生出使用价值。但是有一些工人,他们专门生产家具。他们的家具不能自己用。

用不了便无法产生使用价值。

但是当那500斤粮食换成了家具。种粮食的人家,因为有了家具,生活质量提高,这些家具在使用中产生价值。而那500斤粮食也被制造家具的工人吃掉了,同样产生了价值。

因为存在交换,人们就能够一直从事自己熟悉的生产活动。一项生产活动做的熟练了,才有可能会产生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效率便能够得到提高。

而基础建设,比如说道路、房屋。会在这种稳定的交换过程中越来越完善。

从外表上来看就是城市变得更大了,道路变得更宽了,人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如果一直这么稳定地发展下去,华族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在董良的书房中,苏达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突然间见到自己喜爱的学生,董良也是非常兴奋,空出了大量的时间与苏达交流:“苏达,经济的发展,不会笔直上扬的,一定会是波浪线。有上升也会有低谷,这是人性的贪婪决定的。如果一户人家能够一个月吃上一顿肉,那么他们就会想要一周吃一吨。能够一周吃一顿,他们就会想要每天都吃。”

“工厂在赚钱了之后,便会不断地扩大规模,没有一个工厂主会放着赚钱的机会不要。当所有人都在提高产量。总有一天,某种商品的产量就要超过需求。如果这种超过需求的商品多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一些工厂因为产品积压,资金无法周转而倒闭,工厂倒闭之后,工人就会失业。失业的工人没了固定收入,便会缩减消费。这便更进一步激化了经济危机。”

这些知识,在董良的时代早就已经写进了教科书中。

“那老师,华族为何看不到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苏达问道。

其实这两年在英国,苏达跟着大胡子后面已经知道,老师所说的通货膨胀在欧洲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

董良道:“那是因为咱们华族还处在上升期,现在的情况是各种物资都缺少。所以哪怕那些工厂不断扩张,也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华族首先做的就是缩减相关商品的进口。”

“另外,咱们华族已经做了相关的准备。华族的所有工业企业中,国属的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位置,而且控制了经济的命脉。每年都会有人统计相关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大概了解到总需求和总产出。如果一种东西的需求过剩,我们便会通过国属企业打压价格,从而调节其产业。”

“那么老师,咱们华族的经济便不算是自由经济了。”苏达道。

“确实如此,哪里有绝对的自由,就像公民自由是相对的一般,经济的自由也是相对的。如果放任不管,经济危机的到来会非常快。即使像我们这样由国家干预,也会出现问题,因为人也是会犯错误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彻底消除这种有隐患。毕竟每一次危机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此发展,不过是在透支地球上的资源,满足人类的欲望而已。每一次泡沫都会让人们的欲望膨胀。”苏达道。

对于自己的学生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董良感到非常欣慰。看样子苏达已经摸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门槛。

董良可从来没有跟人说过这个问题。

这个时代的人也少有能够认知到这一点的。

如果不是自己的学生,董良都要以为苏达是穿越而来的政治老师。

不过对于苏达的问题,董良只能摇头:“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根除这种事情发生。”

苏达却不死心,他说道:“既然老师您说了可以用国家控制的企业来缓解这种情况。那么可不可以将所有的经济部门都掌握在国家的手中,一切生产活动都按照计划来做。这样就不会出现泛滥的情况了啊。”

这种经济模式,并非是苏达突然想出来的。

他在跟大胡子的后面学习的时候,曾经跟对方商量过这种经济模式。

如果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国家掌控,国家又是由全体国民通过选举来管理。那么所有人就成了主人。

那样的国度才算是真正民主自由的国度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