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大叔,这个房子多少钱?(1 / 2)

加入书签

五里路,很快就到了。

来到牛马市,左作平看中一头大黄牛,花了十三两八分银子买了下来,又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个结实的车。

去药铺街看左圣开,正好他卤味儿卖完了,左景殊就让他们叔侄两个在这里等等,她去买土豆种,买完了就用驴车和牛车拉回去。

左景殊找到牙行,她准备买个房子,以后来县城买个什么东西也有个存放的地方,弄到这里,再收进空间里。

再说,以后三个哥哥和小火,都要来县城的官学读书,这就需要一个住的地方。虽然县城到村里才五里路,不算远,可如果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还是不太方便。

牙行里,一个一脸精明相的牙人接待了左景殊:

“小姑娘,你是要买人还是买房买地啊?”

他可不认为,这小姑娘穿得陈旧就不是来买卖东西的。看小姑娘的气势,就不像个缺钱的人。

买人?

左景殊想起来,这个时代人是可以买卖的。

“大叔,我想买个房子,一进的就行,但是房间最好多点,地方大点,得有种菜的地方,如果位置好就更好了。”

“小姑娘,这样的房子我这里还真有一个,前几天刚刚委托我要卖。咱们……看看去?”

“好。”

看到这个房子的第一眼,左景殊就相中了。

房屋不算旧,很利整,地方比较大,院墙很高,房间多。

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有个不小的花园,种菜足够了。

宅子的位置也不错。

左景殊仔仔细细地把院子的每个角落,和各个房间都看了一遍:

“大叔,这个房子多少钱?”

“人家说了,二百三十两不讲价。你如果要买,马上就能办契。”

左景殊觉得价格还算合理:“办契吧。”

“好,你在这里等会,我这就找房主去。”

有钱赚,这个牙人开心地跑出去找人。

交了钱办了过户的契约后,左景殊换了门锁。

她算了一下种三十亩地需要的土豆数量,从空间里拿出土豆,锁上门,把左作平叔侄找来拉土豆。

小驴车也就拉个四五百斤,牛车大约能拉千斤左右。

看着还剩下不少的土豆,左作平为难地说道:

“特特啊,剩下的这些,再来一次也拉不完吧?放在这里还麻烦人家。”

左景殊告诉左作平,房子是卖土豆的人家的。

左圣开说道:“特特,要不,我多跑几趟,毛驴走得快。”

左景殊笑了:“你们怎么忘记了,咱们家还有马车啊。你们先回家,我去把马车取回来,剩下的这些,马车拉两趟估计就差不多了。”

“好,好。”

左作平叔侄走了。

左景殊把土豆收进空间,锁好院门,来取马车。

因为马车还准备拉石头,定做马车的时候,是做了厢板的。

左景殊让人帮忙安上厢板,就把马套上了。

可能这马从来没拉过车,有些不太适应,好在它脾气好,也没怎么反抗。

左景殊就牵着马往家走,只是象征性地在马车里放了一些土豆。快到家的时候,才把车厢放满,这马还是不紧不慢地走着,感觉轻松得很。

这马车的车厢可不小,这些土豆得有两千多斤了,看来这马也是个大力士啊。

回家卸了土豆,左景殊又跑县城拉了一趟。

感觉这些土豆应该用不了,反正剩下的还可以吃。

土豆种拉回来了,左圣开赶驴车,左圣泰赶马车,左作平赶牛车,开始往地里拉塘泥。其他人不管男女,都切土豆芽块,因为向村里人借了不少菜刀,闹得整个沟塘村都知道,左家明天要栽土豆了。

“这不是胡闹呢吗?这么早就栽土豆,就是不冻死,估计土豆也长不大。”

“你们是不知道吧,左家现在是那个‘灾星’当家,能有好。”

“你小点声,让左家人听到了,没有你的好果子吃。不过也是,一个姑娘,懂什么种地啊,左老头怎么什么事儿都听孙女的?”

“看吧,今年左家的地,恐怕是要种废了。如果要和我家借粮,可没门儿。不是我抠,我是担心他们还不上。”

“对啊,我家也不借。”

左家用了将近两天时间,把三十多亩地全部种上了土豆。

看着剩下的土豆,左景殊让两家在院子的菜地里,也栽上一些,反正土豆也能当菜吃。

左景殊问左作平:“爷爷,咱们可不可以自己到山上开地种啊?我在山上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一大片平整的地方,开出来得有好几亩地。”

“好几亩?”

左作平很吃惊,对一个庄户人来说,土地就是命啊。这有好几亩地,他怎么能不心动。

“特特啊,虽然官府没有出告示,可是私自开地,应该是犯法的。”

“爷爷,那咱们就偷偷开出来种呗。那个地方很隐蔽,下边就有一条小河,也不怕天旱。再说了,我可是看了,那可是好地啊。”

“我找你大爷爷商量一下。”

老哥俩商议好了,那块地,开。

左家这么多人,还有驴马牛车,开几亩地,还是很快的。

考虑到地比较肥沃,就不用上肥料了,也给种上了土豆。

为啥不种点别的?土豆和玉米都是高产作物,先解决温饱再说。以前,两家人可是经常挨饿。

开地的时候,把家里的女人们也拉上山,采野菜和木耳,回来掺着粮食吃,能节省不少粮食呢。

左家种地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这天,左景殊带着打扮一新的三个哥哥一个弟弟,来找老族长。

“族长爷爷,我给你找点活儿干。”

“特特啊,你爷爷我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家里你伯伯叔叔都在,让他们帮你干吧。”

左景殊笑了:“是这样的,他们四个想跟着你读书,先打好基础,等秋天我家收了粮食有了钱,再送他们去县里的官学读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