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番外之顾庭云(二)(1 / 2)

加入书签

这日陆蒙休沐,顾庭云寻到书房的时候,他正在整理自己的谏书,准备明日递交官家。

        陆蒙很喜欢这位准女婿,笑着招呼他,“你文采好,过来帮我润润色。”

        顾庭云拿起来一看,开篇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正是劝官家削弱世家贵族势力,让权于民的谏书。

        他细细看了一遍,前半篇官家应是认可的——毕竟世家大族势力过大,对官家也是一种威胁,不过这条必会得罪代表世家利益的宋相一派。

        那么宋伋很有可能攻讦岳父的“让权于民”这一点,利用庆平帝的多疑,给岳父定“谋逆”的大罪。

        顾庭云叹了声,轻轻放下手里的谏书,“我看,还是不要呈递的好。让权于民,太容易招致官家的猜忌,旁边还有宋伋一干人煽风点火,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

        陆蒙看他一眼,眼神有些奇怪,前些天说起这事时,他还赞同得很,怎的今天又反对了?

        “宋伋肯定会下绊子,官家却未必会容忍他。”陆蒙慢慢说,“官家不满宋伋已久,几次三番和我诉苦,空有一腔抱负却处处掣肘,我看他早存了去掉宋伋的心思。”

        顾庭云又是一声叹息,官家是想,可他根本没有那个能力,上辈子要不是谢景明,恐怕官家到死都除不掉宋伋。

        陆蒙继续说:“说起来我还是官家的老师,就算他不认同我的看法,也不会拿我怎样,顶多置之不理罢了。让权于民也不是洪水猛兽……”

        “官家要的是至高无上的君权!”顾庭云干脆打断他的话,“他不喜欢相国把持朝政,更不喜欢他眼中的‘蝼蚁’参政议政,岳父,想想前朝是怎么亡的,官家只想他的子民们听话,不想他们指手画脚。”

        一句话提醒了陆蒙,明面上都说柴谢两家联手打下的江山,但前朝,实则亡于一场民变。

        那场民变席卷半个疆域,最后是花大力气镇压下去了,可前朝因此国力大衰,政权名存实亡,再也无力控制各路的节度使,这才给柴谢两家可乘之机。

        他忽略了官家对民众的恐惧!

        “幸亏有你提醒。”陆蒙连连摇头,苦笑道,“我差点犯了官家的忌讳。”

        能听进去劝,就是个良好的开端。

        顾庭云微微吁口气,“您和宋伋一直不对付,若是没他,官家大概申斥您一通,罚俸降职也就过去了。有他,抄家砍头也不是不可能的——您可是要动他的根本,一句‘妖言惑众,犯上作乱’就足够要您的命。”

        陆蒙背着手,慢慢踱到窗边,看着窗外满树翠绿,良久才说:“可是庭云啊,百姓们太苦了,朝廷又要得太多了,苛捐杂税太多,律法过于严苛,整治吏治也是治标不治本,关键是要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这样我们大周,才能走得更长远。”

        顾庭云低声说:“可是陆家上下一百多口,不能都跟着您一块殉道……”

        “你想哪儿去了!”陆蒙失笑,“我还没高尚到拖着家人去死的地步,只是不甘心就此放弃。”

        顾庭云给他出主意,“要不,咱们试试官家的意思?您推行让权于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官家肯定早有所耳闻,干脆您装病,奏请致仕归隐,看看官家准,还是不准。”陆蒙仔细掂量半晌,缓缓点了点头。

        “还有个事,”轮到自己的亲事,饶是活了一辈子的顾庭云,仍忍不住脸红,“我想尽快和秋娘成亲。”

        “尽快,有多快?”

        “端午前。”

        陆蒙一算日子,觉得太紧张了,“满打满算才一个月,我们家一应东西都是全的,嫁妆也早早预备下了。只怕你家来不及,你继母那人……唉,着急忙慌出嫁,也太委屈秋娘了。”

        顾夫人不喜欢秋娘,她一直给顾老爷吹枕边风,想让自家侄女嫁给顾庭云。当然最后没成,但可想而知,婆媳中间难免产生嫌隙。

        说实话,要不是看顾庭云这个人,陆蒙还真不愿意把女儿嫁到顾家。

        女子成亲后,大部分时间都和婆母打交道,若婆媳关系不洽,的确很让人头疼。

        陆蒙慢慢道:“我先上请辞的奏章,看看官家什么反应,然后咱们再做打算。”

        其实从重生那一刻,顾庭云就打定主意从顾家分出来,只不过这话不能和岳父说。现在顾家明面上对他还是不错的,岳父不知前尘旧事,再开明通达,也很难支持他同顾家决裂。

        奏章递上去了,当天官家就准奏了,速度之快,都让陆蒙有点懵。

        他是真的心灰意冷了,整个人就像久旱的麦子没了精神,“没想到,没想到,一点情面都不留……我高估了官家的仁心,低估了宋伋的手段。”

        他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写的策论不住苦笑,“这些留着也没用了,都烧了吧。”说着,就吩咐下人端火盆来。

        顾庭云忙拦住他,“这个不行,我们等下个,总有明君会赏识您的学说,总有一天,陆蒙学说会光明正大地摆在读书人的案头!”

        等多久?我还能看到那一天么?

        多年的心血,毕生的希望一朝落空,陆蒙只觉浑身疲惫,却又不得不强打精神为儿女们谋划。

        他退一步,宋伋更进一步,在朝中权势无人可比,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翻旧账?

        “我带着全家老小先回老宅避避风头,走之前,把你俩的亲事先办了。这事我和你父亲说去,你只管安心温书,待明年高中,也不必留在翰林院,最好谋个出缺,带秋娘去任上。”

        听岳父这样讲,顾庭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现在的确不是和宋伋硬碰硬的好时机,韬光养晦是最好的办法。

        陆家抄家的危机,暂时算是解决了。

        一想到马上能迎娶秋娘,顾庭云登时欢欣鼓舞。上辈子他费尽周折才赎回秋娘,那时两人已是身无分文,莫说办一场像样儿的婚礼,连新衣服都拿不出来。

        上辈子的遗憾,这辈子他要全弥补上!

        没想到顾老爷不同意。

        顾老爷的意思,若现在办亲事,一来时间仓促,如今急匆匆进门,免不得有人背后嚼舌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