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 30 章(2 / 2)

加入书签

        谢元祐笑道∶"十七叔夸大了,如今河清海晏,民间富足,哪有什么民变。"

        谢景明弯弯嘴角,没说话。

        廖大爷以为太子胜出一筹,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还不忘笑嘻嘻拍摄政王的马屁。

        "王爷威名远播,手下的安西铁骑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些许卑贱小民,还不够您塞牙缝的。"

        谢景明神色一凛,没人看清他是如何动作的,只觉眼前黑影一晃,摄政王的手已经卡住廖大人的脖子。

        谢景明一字一顿地说∶"你记住,我的兵,我的剑,是朝向敌人的,不是对着我大周老百姓!"

        廖大爷脸憋得青紫,嘴大张着,舌头吐着,双脚悬空不停地抽搐。

        这场面惊呆了众人,他们惯于打嘴仗互喷唾沫星子,像摄政干这样一言不合就要人命的,还是头一遭见。

        "十七叔手下留情!"谢元祐慌忙劝阻,"有话好说,他毕竟是朝廷命官!"

        谢景明手一松,砰地一声闷响,廖大爷死猪似地摔在地上,已是口吐白沫,人事不省了。

        "都别动,我略懂医术。"文彦博从椅中一跃而起,拔下头上的一点油金簪子,向着廖大爷人中狠狠一刺。

        哇啊!廖大爷鲜血直流,立马疼醒了。

        文彦博将簪子插回头上小冠,十分得意,金簪子总算派上了用场!

        "交由大理寺寺卿、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彻查此案,胆敢包庇推诿者,罪同案犯。"谢景明说完,象征性地询问,"殿下可否同意?"

        谢元祐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十七叔有没有想过,一旦深究,青苗法必会被废除,这是父皇全力推行的措施,要写进功德碑的。"

        谢景明淡然道∶"皇兄那里我去说,殿下,民是国之根本,弃民不顾,掠过民财,才是动摇国本。"

        一声令人胆寒的炸雷突然炸响,仿佛就劈在人们的头顶,惊得所有人浑身打颤,半晌回不讨神。

        他们都意识到,京城的天,要变了。

        这场雨,一连下了三天才停,巷子里浑黄的积水泛着白泡儿,飘着树枝烂叶,缓慢地淌向地沟。

        随着游荡的积水,一个令高门大户惶恐的消息随之四散开来。

        借着官家的名义敛钱,让官家背骂名,不弄死你才怪!

        国公府,吕氏惶惶不可终日,她怎么也没想到,警告沈氏的小案子,竟被摄政王做成了惊天大案。

        何妈妈更慌,"听说廖大爷被喝令居家自省,这就相当于停职啊,下一步就是革职抄家。完了完了,廖大爷做啥都爱记账,他肯定有咱们放贷的证据,这可怎么办?"

        昌氏强自镇定,"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抓起来,顶多抓一两个大官平民怨,再处置几个经手的人,调任、降职什么的,查不到后宅。"

        "对对,怎么说国公府也和摄政王连着亲,就是看在舅老爷面儿上,他们也不会查国公府。"何妈妈安慰她,更是安慰自己。

        吕氏苦笑,"大概沈氏也想不到,她想要顾春和的命,结果倒送了自己的命,也不知道她现在后悔没有。"

        悔,沈氏现在后悔极了!

        她现在连水也喝不进,喉咙里是拉风箱似的痰声,手在床边摸索,似乎在找东西。

        老妈妈淌着眼泪,"老爷脖子肿得老高,瘫在炕上起不来,东院的小贱人见势不妙跑啦,您安心,他俩都没好下场。"

        沈氏摇头,干树枝一样的手在空中徒劳的抓挠。

        老妈妈凑到她嘴边,却听不清她在说什么。

        婴儿尖利的哭声突兀响起,随即是碗碟摔碎的声音,丫鬟婆子互相恶骂,没人管哭闹不止的小公子。

        "我的儿——"沈氏上身猛然坐起,肚子一挺,不甘心地向后倒下,咽了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