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111章 巧你大爷!(1 / 2)

加入书签

第111章巧你大爷!

        由得许娇想早些到梁城,  谷一泓这一路便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许娇白日里基本都在路上,夜里稍晚些才会到驿馆落脚。

        这一路的时间过得很快,但许娇也不轻松。

        梁城所辖范围很广,  也近乎是除了慈州之外,  水利工事覆盖最多的城池。

        说是梁城,  实则之前是济郡,  有一个州郡大小,内里的复杂可想而知。

        以前她是许骄,  是相爷,旁人会买她的帐,  因为她真会收拾人,  旁人阳奉阴违也会看她的脸色。

        但眼下不会。

        这趟去梁城,抱抱龙并没有给她很多准备时间。他很早前就习惯了任何事情都不会给她很多时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爆发,比旁人都要快,旁人也都看在眼里。

        这趟去梁城其实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她顶着许娇的身份,而不是许骄的身份,  旁人会阿谀奉承,  她也会比许骄时候更束手束脚,她都需要考量在先。

        这一路看似十余日路程,  其实时间吃紧。

        从苍月离开后,  许娇已经许久没有这样持续投入工作中的状态。

        转眼间,  从京中出发已经七八日,  到梁城的路程已经过半。

        晌午在途中凉茶铺子歇脚,每次的时间也都不长。

        栗炳昌上前,“大人,  您让整理的东西好了,请大人过目。”

        许娇看了看他,盯着一双熊猫眼,是认真整理过了,而且一定有熬夜,搞不好还有两三个通宵。

        许娇接过,满满一叠纸,光是看都要看好些时候,更勿说写。

        许娇莞尔,“边走边看吧。”

        栗炳昌应是。

        正好大监在一侧,许娇同大监道,“告诉古将军一声,晚些走。”

        大监应好。

        栗炳昌其实心中有些忐忑,也有些猜不到许娇为什么说要边走边看。

        他能想到是凉茶铺子内的人多,眼下,却只有他跟在许娇身侧。

        栗炳昌忽然想,应当是许娇对他整理的东西不满意,或是对他时间延迟一事不满意,所以才会寻个人不多的地方,单独同他说起。

        这些年他一直跟着沈相,在朝中也一直顺风顺水,沈相同他说过戒浮躁,人外有人。到了许娇这处,他似乎忽然有了这样的紧迫感。

        许娇一句话都没有说,而是边走,边拿着手中的一摞纸看。

        她的确是从第一页开始看起,很快的时间,一页又一页,如走马观花一般。

        不,走马观花也没这么快的。

        就像每一页纸上都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只有一个符号一般,一扫而过,看一眼就是一页,看一眼又是一页,这摞厚厚的纸在她手中嗖嗖得掠过,最多,也只是过眼不过心。

        眼下,即便许娇还未开口,栗炳昌心中也隐约知晓许娇不满意,但许娇还是耐着性子将这厚厚一摞纸都翻完了去。

        栗炳昌深吸一口气,更加确认早前许娇是因为看见了他手中的这摞纸才说边走边看,不再旁人面前开口的。

        栗炳昌低眸,直至她将最后一页纸翻完。

        “这么精细的资料,熬了几宿?”许娇温声问道。

        栗炳昌意外,低声道,“早前偷懒,没有看全资料,大人问起,就随意应了个三天,结果三天两夜也只整理了一半,最后这些一共用七日时间,基本每晚都在夜深。”

        “辛苦了。”许娇轻声。

        栗炳昌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分明不尽人意,但对方多少顾及了他的颜面。

        栗炳昌心中唏嘘,低声道,“大人,下官是不是哪里没做好?”

        他是按照她的要求做了,将所有年份中逐月的信息都誊了下来,也逐一看过,他唯一觉得有问题的,是早前确实没看过资料,所以夸下海口说了三天。但七天时间,他虽有延迟,但应当也是按照她的要求做了。

        栗炳昌不明白。

        许娇笑了笑,又重新回到第一页中,很快翻过第二页,而后转眸看向他,“但是,这么多你记得住吗?”

        栗炳昌愣住。

        记得住?怎么可能?

        这里有四百年的记录,记忆再好的人都不能……

        栗炳昌尴尬,“勉强。”

        许娇又笑,“那你拿这堆纸给我做什么?让我看一次就记住?”

        栗炳昌再次怔住。

        许娇继续翻着手中的纸张,笑着道,“如果记不住,我又想看最近的五十年来,每年六月出现水患的次数,损失,我是要一页一页得去翻?”

        栗炳昌语塞。

        栗炳昌在朝中崭露头角的时间很早,也处处是朝中新人的对照组。

        沈相的门生很少,但他也是其中佼佼者,但却是头一次,被人既不是那么直接,却又远比直接来得更难堪些得稳住,而且,对方问的,他也认可。

        许娇笑了笑,没有说旁的,而是唤了声,“葡萄~”

        葡萄闻声上前,“大人。”

        许娇道,“把我放最上面的卷轴拿过来。”

        从在苍月起,她的东西就是葡萄在这里,就算她不知道她塞去哪里的册子,卷轴,葡萄都知道。眼下,许娇只说了一声最上面的卷轴,葡萄就很快将卷轴取了回来,双手递给她,“大人。”

        “去吧。”许娇打发他走。

        葡萄蹦蹦跳跳离开。

        许娇将一面将卷轴递到栗炳昌跟前,一面道,“这是最近五十年的。”

        栗炳昌诧异打开卷轴,很快,映入的是一对对简单的数字,线条和图形,栗炳昌一面略微皱着眉头,一面听许娇说道,“横轴是最近五十年的年份,左边竖轴是每年的十二月,右边的竖轴是损失,中间的气泡越大,说明洪峰越险。这幅卷轴上,可以看到近五十年来最严重洪峰是十余年前那次……”

        栗炳昌跟随着许娇的话逐步看去。

        “找到四年前的洪灾了吗?”许娇问。

        栗炳昌依照她先前的方法很快找到,“这里。”

        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

        即便记不住,要翻的时候,也能第一时间查阅到。栗炳昌有些豁然开朗,也有些自惭形秽,“大人,下官明白怎么做了。”

        许娇道,“巡察梁城,不仅要看现状,还要看历史,才知晓当地百姓在意的事什么,世代相传,忌讳的是什么,否则,巡察的就是眼前之事,应付了事。”

        栗炳昌很清楚这其中的差距,所以,能一目了然看出的都对眼下有益。

        “下官会去做。”栗炳昌再次拱手。

        “去吧,这次不用这么急,还有时间。”许娇伸手,示意他把卷轴还回来,栗炳昌诧异。

        许娇道,“照着做的不算,你自己做得才烂熟于心。”

        栗炳昌颔首。

        ……

        等栗炳昌离开,葡萄才上前,“瞅着栗大人脸色不怎么好看,大人,你又逗人家了?”

        许娇窝火,“这叫鞭策,注意你的用词。”

        葡萄险些笑开。

        许娇将手中的一摞纸递给葡萄,“给栗炳昌送去,这些东西要没了,他还得再通宵两日。”

        葡萄笑着应好。

        许娇又将卷轴给他,“替我放回马车。”

        “好嘞~”葡萄笑着离开。

        葡萄前脚刚走,许娇折回凉茶铺用点心,方才栗炳昌来,她中午离开还没吃多少东西呢~

        许娇刚用了两口,大监又笑眯眯到了眼前,“相爷,您猜猜遇到谁了?”

        大监一脸的笑容可掬,听这语气,应当是她不怎么熟悉,却近来有过照面,还有些兴趣的,许娇啧啧叹道,“我猜猜,肯定是刘诗蕊。”

        大监笑道,“是二小姐,真是什么都瞒不过相爷。”

        刘诗蕊的外祖父在梁城,刘诗蕊这一趟是去梁城看她外祖父的,她要遭许娇出发两日,但许娇行得快,所以在七八日上就撵上了刘诗蕊一行,因为有不同的路,不一定能恰好遇上,反倒是今日在凉茶铺子处凑一起了。

        “许姐姐!”刘诗蕊见了她,既激动又热忱。

        女孩子之间友谊要么是因为八卦,要么是因为男生,要么就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很显然,刘诗蕊待她亲厚是属于最后一种。

        “书看完了吗?”许娇问。

        刘诗蕊连连点头,“看完了。”

        “那我考考你?”许娇端起茶杯。

        刘诗蕊又接连点头,她好容易认识许娇,许娇肯借《百照经》给她,当初也是说好她会好好看的,刘诗蕊也期待她认同。

        眼见许娇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刘诗蕊等着她开口问。

        许娇轻声道,“你觉得这本书哪里最不合理?”

        啊?

        这?刘诗蕊茫然,她是看完了,但她都认真在看这本《百照经》,这前人的高作呀,她怎么会第一时间觉得哪里不合理?

        许娇放下茶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你看了一遍,连这本书的不合理的地方都没有质疑过,那你也读了这遍,只有心得,没有回顾。”

        刘诗蕊愣住。

        许娇继续道,“你怎么知道《百照经》就一定是对的?”

        刘诗蕊支吾道,“可即便不是对的,这也是前人的高作……”

        许娇笑道,“《百照经》的作者是两百年前的人,《百照经》是他早年些的,等到十余年后,他还写了一本《千照经》,辩证得否定了自己在《百照经》中的很多观点,但是这本书失传了。”

        刘诗蕊像听了一个故事一般,眨了眨眼睛。

        许娇继续道,“作者尚且可以否定自己,你怎么不能?思考的过程就是慢慢吸收的过程,你连对立面都没想过,那岂不是只吸收了一面?”

        刘诗蕊忽然觉得她说的对。

        许骄又问,“那你是现在就要还给我?还是你再回去看看?”

        刘诗蕊看了看她,咬唇道,“许姐姐,你再借我两日吧。”

        许娇颔首,“去吧。”

        刘诗蕊笑开,又道,“许姐姐,我能同你一道去梁城吗?”

        这一趟原本刘诗蕊就顺路。

        刘诗蕊单独去梁城,家中还提心吊胆,眼下和许娇一处,同禁军一路,虽然路上颠簸了些,也快些,但要更安全些!

        刘诗蕊也喜欢同许娇一处。

        许娇应好。

        刘诗蕊笑意写在脸上。

        ……

        待得刘诗蕊转身离开,先回了马车上,大监叹道,“相爷对二小姐上心。”

        平日里,许娇事情都忙不完,很少做这些。

        况且,眼下的时间还要更紧张些。

        许娇笑道,“大监,我早前在想,若南顺日后真要有女官,应当是什么性子?”

        大监马屁不穿,“当然是相爷这样的~”

        “大监~”许娇提醒。

        大监连忙正经,“那得契合不舍,学识丰富,还有人带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