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115章 慈州码头(1 / 2)

加入书签

第115章慈州码头

        六月底,  宋卿源同邵德水,钟宇谭乘船抵达滨江八城的第一城,双安城。

        魏帆和楼明亮在双安码头迎候圣驾。

        从码头至官邸的一路,  宋卿源问起滨江八城,  尤其是双安城的情况,  楼明亮便同宋卿源和邵德水说起这段时日以来滨江八城的近况。

        “在之前这场滨江八城的骚乱里,  越临近东陵的部分闹得越厉害,譬如齐安城;但越临近南顺部分反而越安稳,  因为这几年同南顺的经贸往来,码头逐渐繁盛。像双安城这样的滨江城市,  码头越繁盛,  百姓生活越富足,反倒都觉得比在东陵手中的时候更好。再加之滨江八城原本就是南顺的城市,因为特殊原因在两百余年前落在东陵手中,但是滨江八城的风俗也好,语言也好,其实都更接近南顺。”

        “这几年南顺接管回滨江八城后,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双安城。双安城的人口,  赋税,  经济都在稳步上涨,百姓拥护南顺来的官吏和驻军,  这次若不是因为从齐安城波及而来的骚乱,  像双安城这样的地方,  近乎不会受太大影响。而且,  滨江八城中,也逐渐有人口向双安城涌入。也因为南顺屯了重兵在双安城,在滨江八城的百姓心目中都觉得双安城是最安稳的,  反而觉得临近东陵的齐安城不怎么安稳。”

        “这次骚乱的源头就是齐安城的高城,忽然之间有大批百姓逃往齐安城,希望借齐安城到滨江八城中的任何一个地方。东陵国中,这次百姓的打量出逃,深切戳中了东陵的要害,所以东陵才蓄谋窜通了滨江八城,尤其是齐安城城中的世家豪族,连同滋事。试图制造滨江八城动乱和衰退的场景,一方面挑起南顺和滨江八城之间的矛盾,想借此渔翁得利;更重要的,是做给东陵国中的百姓看,滨江八城回到南顺手中后,并不是那么好,甚至,一直是动乱……”

        “东陵国中如今危机四伏,才会借此将矛盾转嫁到南顺身上,借机转移东陵国中的注意力,东陵的这位新国君,手段激进,会盟的时候,陛下应当会看见。”

        楼明亮说完,宋卿源和邵德水都差不多清楚了来龙去脉,和滨江八城此次骚乱的背景。

        “继续。”宋卿源一直听着,没怎么作声。

        楼明亮是滨江八城总督。

        滨江八城所辖之事,除却驻军由魏帆直属之外,滨江八城之事皆有楼明亮在照看。

        楼明亮早前在京中做过户部员外郎,后来调任繁城做了几年知府,而后回京户部和吏部轮岗,最后在翰林院任编纂。

        翰林院编纂位同副相。

        楼明亮是南顺朝中少有了几个宋卿源信得过,有同时有地方监管经验,还同时在朝中任过要职的人。

        楼明亮是一个,沈凌也是一个。

        这样的人很清楚朝中和地方的矛盾,很清楚如何治理地方和安抚百姓。

        滨江八城本就是敏感的地方,如若不是楼明亮,而换了旁人,都极可能会在这几个月内出岔子……

        楼明亮心如明镜,继续道,“虽然这次滨江八城的骚乱是东陵连同滨江八城中的世族豪强挑起的,但也并非对南顺全然没有好处。滨江八城这些年都攥在当地的世族豪强手中,因为初回南顺,南顺要滨江的稳定,所以尽量不去激活和当地世族好强的矛盾。当地世族好强也忌惮魏将军的驻军在此处,并未明面上生事,但暗地里没少使绊子。这些人很精明,知晓眼下,东陵和南顺都想拉拢他们,所以两头逢迎,阳奉阴违,但我们也确实抓不到他们的把柄。反倒因为这次滨江八城的骚乱,将这批毒瘤拔出,彻底还滨江八城清净。”

        邵德水微讶。

        早前只知晓天子信懒和重用楼明亮,甚至拔到了副相的位置。

        但今日来看,滨江八城的情况错综复杂,既涉及南顺和东陵两国,滨江八城当地的百姓,以及逃亡的东陵百姓外,还有这两百余年来因为特殊的原因活跃的世族豪强。

        楼明亮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让滨江八城从看起来的稳定,到今日模样。

        拔除了世族豪强的毒瘤,也毁了东陵的如意算盘。

        楼明亮不可小觑。

        宋卿源听完,微微颔首,“做得好。”

        楼明亮再看向魏帆,而后又朝宋卿源道,“只是魏帆将军早前攻打过滨江八城,后来的骚乱也是魏将军出兵平复,所以,在眼下滨江八城逐渐趋向平静的时候,微臣觉得应当趁此时机回南顺,换防其余的将领来,借此昭示,滨江八城进入到新的阶段。”

        楼明亮说完,宋卿源指尖轻敲桌面,温声道,“楼卿,你同朕想得一样。”

        楼明亮意外。

        宋卿源依次看向面前的楼明亮,魏帆和钟宇谭几人,沉声道,“趁朕这次来滨江八城巡查,让魏帆同宇谭对调,由宇谭陪着巡查之后,留在滨江八城任滨江八城驻军之首,魏帆随朕去朔城会盟,而后回京,重接禁军统领之职。”

        宋卿源在来滨江八城的路上就同老师商议过,老师也赞成这么做。

        钟宇谭是禁军统领,天子心腹。

        会盟之前,宋卿源亲至滨江八城依次走一圈,而后,留下京中禁军统领这样的心腹在滨江八城,足见重视。

        滨江八城已经过了第一个阶段,剩下的阶段,官吏也好,驻军将领也好,都要做适时调整。

        所以他才要提前一个月至滨江八城,等巡查完滨江八城的琐事,再经由长风去往朔城会盟。

        会盟在七月下旬。

        时间很紧。

        ……

        当晚,宋卿源在官邸下榻,稍许饮了些酒水。

        大监不在,是小田子在伺候,宋卿源问道,“梁城还没有来消息吗?”

        小田子摇头,“回陛下,打听过好几轮了,一直没有梁城附近的消息传来。”

        宋卿源愣住,心中涌起不好的预感,不会是梁城附近出事了?

        忽然涌上的念头让宋卿源心绪不安。

        也想起他早前离开京中时,同许骄再三提起,若是梁城有事,不要乱来。她身边这次有大监在,还有谷一泓在,不应当会问题……

        之前每日都会有信函陆续传来,即便是路上消息积攒,也应该有消息了。

        整整六七日上头了。

        宋卿源心里稍许心绪不宁。

        等到七月中旬,宋卿源巡视到若安城的时候,终于小田子急急忙忙来寻宋卿源,“梁城的消息来了。”

        宋卿源光是捏着手中这厚厚一摞纸,就猜想梁城附近应当是出了事。

        而且,是不小的事。

        宋卿源拆开信封,目光开始一行行扫过。

        从并江沿岸数十日的暴雨说起,一直到许骄和栗炳昌一行,分开两路,许骄去了开化巡察工事,又让栗炳昌先去梁城做好疏散百姓和应接洪峰的准备,到刚抵达开化的当日,就引来了两江并流形成的堰塞湖洪峰……

        宋卿源看得心惊肉跳。

        又尤其是看着惠王带着禁军扛着沙包跃入江河,亦血肉之躯抵挡洪水,最后保住了开化工事,最后也让梁城避免毁于一旦时,宋卿源指尖都在忍不住打着颤。

        最后,因为接连时间的大雨,不少地方的道路垮塌,交通中断,书信也中断,所以直到眼下,大监才送了这封信至滨江八城处。

        众人皆平安。

        宋卿源不知该庆幸还是后怕。

        许骄和宋昭都在开化,若是开化有闪失……

        宋卿源目光落在最后一页上。

        开化一行,救下了梁城,救下了梁城几十万百姓的性命。

        事后虽然当时从开化过境的洪峰,还是给梁城造成了不少损失,但这种损失近乎已经降低到了一个很低的水位。否则,按照推断,这次双江并流的洪峰过境,破坏力应当会超过十余年前的梁城水患……

        宋卿源深吸一口气,目光继续看向信的最后内容。

        虽然六月这一波洪峰过去,但是七月又正常进入了梁城附近的汛期,所以梁城之行依旧忙碌……

        抗洪抢险,灾后重建,工事排查,流民安置,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许骄面前,因为处理得当,百姓并未有怨言,梁城局势也稳,没有大灾之后的动荡局面。

        许骄在梁城主事,宋昭和栗炳昌还有梁城城中官吏,驻军和禁军,包括梁城百姓,都很信懒许骄。

        所有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进行,梁城城中诸事也都在慢慢恢复,预计这一轮的巡察,会到八月中旬结束。

        再等从梁城启程回京,应当是八月末的事情了……

        大监跟了宋卿源许久,最清楚宋卿源的心思。

        他想问的,都在大监的书信中了。

        宋卿源缓缓垂眸。

        他没想到,许骄这次去梁城会遇到这么大的变故,梁城工事他清楚,就差开化部分还有最后的工事没有完工,而这次偏偏赶上了开化工事处。

        但凡许骄稍微一丝不谨慎,整个梁城恐怕都毁于一旦……

        稍许,宋卿源才又放下手中的信笺。

        灾后的事,他并不担心许骄。

        许骄为相多年,调动资源轻车熟路。

        她朝郡任郡守的一年,很清楚如何同百姓交道,安抚民心。尤其是在水患之后,许骄对百姓来说有着天然的亲厚和稳妥。

        这也刚好给了女官一个契机,走入寻常百姓的视野中。

        在双城的时候,光是当地百姓抢着给许骄送烤红薯,送菜,送鸡,送鱼,就可见一瞥。

        许骄心中也清楚,她代表的是他,也是日后的南顺女官,而这些事放在许骄身上,他也不会担心,因为许骄稳妥……

        如今,她在梁城,他在滨江八城,分隔两处。

        但偌大的南顺,每日都有数不清的事情在推动着庞大的机构慢慢运转着……

        他相信许骄能做好。

        也同样清楚,他在滨江八城和朔城会盟里充当的角色。

        他们不在一处。

        但他们都在彼此身后。

        宋卿源唤了一声,“小田子。”

        小田子上前,“陛下。”

        “告诉楼明亮和钟宇谭一声,提早到明晨走。”宋卿源吩咐一声。

        小田子应是。

        宋卿源想尽早结束滨江八城的事,然后尽早结束朔城会盟,他想早些回南顺见许骄和宋昭。

        七八月的梁城,也频频洪峰过境,每年都是。

        但因为有了六月那次洪峰的冲击,借故已经排查了梁城周遭的所有工事,进行了修补,也事前准备了疏散和救援的方案,真到七八月洪峰过境的时候,反而更平顺。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虽然忙碌,但是充实。

        日头也很快就在每日的忙碌中溜走,很快便到了七月末。

        “大人~”大监来了近前。

        许骄正同栗炳昌,还有梁城的官吏,驻军将领一道看着最近一次洪峰过境后的临时安置图。

        “怎么了大监?”许骄上前。

        大监递了一封信笺到她手中,悄声道,“滨江八城的信。”

        许娇微怔,才想起是宋卿源来。

        这一趟来梁城的路上,近乎都在连轴转着,一日都未停歇。尤其是六月的洪峰之后,梁城的诸事都要抓紧,避免七八月正常汛期再次带来的灾害。

        再加上梁城确实受灾,需要安置和考虑的东西都多。

        一晃眼都七月底八月初了,这个时候宋卿源应当已经到了朔城,开始了朔城会盟。

        这场会盟上苍月有柏靳,南顺有宋卿源,初次之外,还有长风,东陵和巴尔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