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1 / 2)
第892章
袁尚的话,实际上是有些混淆概念。
可是,他必须这么说。
举孝廉、征辟制度,必须废除,他不会给这些掌握话语权的人有可操作的空间。未来的士人,只要在袁尚的治下,甭管你出身如何,甭管你能力如何,都得按照袁尚的规矩来。
所以,都得参加科举考试。
唯有科举考试,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所谓征辟、举孝廉,有着极大的限制性。这一制度发展到极致,便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度,是看祖宗,看家族履历,大家族一直是大家族,掌权的家族生下来就掌权。至于底层的寒门,你连中三品都达不到,想升迁根本不可能。
这样的一个制度,从一开始时,倒也是不错,到最终便是一潭死水。
在九品中正制初期时,因为各大门阀世家的掌门人都有能力。这些初代的人经历了战火,不论是治理朝政的能力,还是应变能力,亦或是打仗的能力,都是极强的。
随着一代一代的发展,阶层彻底固化后,这些上三品的门阀世家,家族子弟一样开始腐化衰败,能力开始衰弱,再也没有能扛起大旗的人。
偏偏上三品的门阀世家,没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入,这一阶层没了活力,一遇到山陵崩,便彻底崩塌。
为什么科举制度,能传承千年,是科举制度的根本,使得有人源源不断能上升。
这是阶层流动的好处。
董和脸色发黑,他皱起眉头,道:“殿下的话,是否有些绝对了呢?举孝廉、征辟上来的人才,不是真正的人才,道德未必高尚,科举的人才,更是无法衡量啊。因为举孝廉,好歹知道这个人,知道他平日里的言行。科举制度产生的人才,却是难以评估啊。”
大厅中,安静无比。
静谧下的环境,仿佛一根针落下,都能够听得见。
所有人都等着袁尚继续的回答。
董和针锋相对,下一步,就要看袁尚是否退让,或者说,要看袁尚能否挡住。
袁尚轻笑道:“董公,你依旧没有明白。刚才本王就说得很清楚,科举选拔的人才,本王不需要考虑他表现出来的德行如何。因为,没有太多的必要去琢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