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犹豫不决(2 / 2)
半年来,穆特恩率军镇压黑旗军,却无尺寸之功,咸丰已经对他失去了耐心。如果不战而撤,一定会被政党抓住把柄,自己将晚节不保。
对于穆特**说,做官做到广州将军,已经到达了仕途顶点,没有什么可遗憾了。与其后撤战败,被世人唾骂,还不如坚守前线,战死沙场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穆特恩又不忍心为了一己虚名,拉无数个清军士兵陪葬。为了大局,他应该后撤,为清军保存实力。
犹豫不决之下,他转而问道:“听说黑旗贼前锋到了浔州?”
福兴对道:“浔州那边已经确认了,黑旗贼使用汽轮焚烧浔州城外的米艇。之后并未攻城,反而引军撤了回来。”
穆特恩长舒一口气。朝廷把丢城失地当作疆臣重罪,战场战败尚在其次。只要黑旗军没有攻下浔州,上头就不会怪罪下来。
眼看穆特恩默然不语,福兴打破僵局,问道:“铸农兄,日立这人还好?弹劾他的事可有下文?”
铸农是穆特恩的号,“日立”则代指广东陆路提督陶煜,拆自陶煜名字中的“煜”字。
八旗兵受教育程度高。福兴与穆特恩都饱读诗书,也算是莫逆之交,熟知文人拆字的把戏。为了保密,他们常在书信、谈话中以日立代称陶煜。
广东绿营兵员额最多,作为广东陆路提督,陶煜也非等闲之辈。他是杨遇春的旧部,与江南大营统帅向荣等算是同门师兄弟。而杨遇春,正是杨烜的祖父。
陶煜与穆特恩不合,由来已久。别的不说,穆特恩绕过陶煜,保举福兴担任广西提督,就引起陶煜的不悦。
因为福兴原是广东绿营高州镇总兵,算是陶煜的部下。穆特恩此举,便有挖陶煜墙角的嫌疑。
穆特恩一向重视满汉之防,尽力提拔满人。在陶煜看来,提拔福兴无疑是假公济私。因为广西形势复杂,战事频繁,非骁将不足以镇守。
向荣乃绿营名将,在广西提督任上尚且举步维艰。福兴只有匹夫之勇,怎能出任广西提督呢?
在这次战役中,陶煜看出黑旗军实力强大,非清军所能敌,作战并不积极。
为此,穆特恩十分不满,向咸丰上密折,参劾陶煜。
福兴是自己人,彼此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穆特恩也不瞒他,说道:
“日立是杨遇春的旧将,皇上对他早有怀疑。只是,皇上善待重臣,念及他往日有功,不忍拔去他的顶戴。
“这一次,日立作战消极,别说我对他忍无可忍,皇上亦是如此。不久上谕就会下来,总逃不过革职留任、戴罪立功的处分。”
按照穆特恩的打算,最好是赶走陶煜,换一个满人担任广东陆路提督。他甚至已经想好了接替陶煜的人选,一个名叫崑寿的满人武将。
咸丰也是个绝顶聪明之人,自然不会完全听信穆特恩的话。临阵换将本就是兵家大忌,若让陶煜离任,反倒是便宜了陶煜,让他得以脱离战场。说不定,陶煜已经摆烂,巴不得这样干呢。
恰在此时,亲兵来报,说陶煜已经率军后撤,准备反攻寨墟,确保清军退路。陶煜走得匆忙,只给穆特恩留了一封字迹潦草的书信。
穆特恩匆匆览毕,顿时大惊失色。陶煜擅自后撤,八旗兵顿失屏护,必将遭到黑旗军的直接攻击。
木已成舟。看来,陶煜也可能选择后撤了。
福兴看过信,勃然大怒,说道:“铸农兄,日立真不是个东西!不来开会也就算了,他不和我们商量一下,就擅自后撤,动摇我军大局。这个日立,真是该杀!”
穆特恩并不像福兴那样激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陶煜可以为自己的行动找到很多理由。而且,穆特恩心里明白,陶煜的选择是明智的。
他只得颓然叹口气,说道:“我本在撤、守之间犹豫不决。日立的急信,也算是帮我做了决定。
“老弟,我们只能引军后撤。江北那边,就全靠你来周全了。”
福兴气急之余,却也束手无策,说道:“铸农兄,请你保重。此战之后,咱们渡过这个难关,再相聚好好喝一场!”
穆特恩和福兴都对战局持以悲观态度,但尚不至于绝望。他们甚至还很乐观:清军人马众多,大不了战败后撤,整军再战而已。
杨烜却胃口极大,不仅试图包围清军,还要全歼穆特恩的清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