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扩大团练(2 / 2)
李祖陶虽是个在籍的士子,却是有名的文学家,在士林文坛上很有影响。
这三个人,吴文镕是地方封疆大吏,吕贤基是京官,李祖陶是民间士子,却一致赞同扩大团练。由此可见,扩大团练,已是有志之士的共识。
但怎么扩大法,却是有讲究的。如果不加以限制,很容易造成兵权下移,危及中央权威。所以彭蕴章深思熟虑,多方考评,向咸丰建议道:
“为了应付危局,扩大团练已是势所必然。皇上曾经谕令,团练‘一切经费均归绅耆掌管,不假胥吏之手。所有团练壮丁,亦不得远行征调’。
“由于长毛肆虐,各地军情紧急,时常长途征调团练。譬如,现今的湖北按察使江忠源,早年便以团练起家,曾率领五百团练赴广西作战,在蓑衣渡之战中击杀了长毛伪南王冯云山。
“所以,团练经常出省作战,已经事实上突破了‘不得远行征调’的禁令。臣以为,应当顺应时势,明令允许团练出省作战。”
江忠源堪称是湘军鼻祖,举人出身,1844年便在湖南新宁老家办理团练。他是曾国藩的好朋友,年轻时刚直豪爽,好赌成性。
有一年,江忠源进京求见曾国藩。曾国藩听过江忠源的“恶名”,拒不接见。但江忠源巧言令色,曾国藩只得接见。见面之后,两人论及时事,相见恨晚。
江忠源走后,曾国藩就说“吾生平未见如此人,当立名天下,然终以节烈死。”而江忠源,果然在皖北战死,死于太平天国24王胡以晄之手。
咸丰帝即位之初,诏令部院九卿举荐贤才。江忠源在曾国藩的推荐下,入京朝见皇帝,但不久便因父亲去世,辞职守孝。
1847年,江忠源率所部团练平定湖南雷再浩起义。自此之后,江忠源以知兵显名,受到吴文镕、赛尚阿、张亮基等大佬的赏识,带团练赴广西作战。
蓑衣渡之战,更是江忠源的成名之战。此役中,他以五百楚勇,巧借地形,重创太平军,为太平军成军以来的最大挫折。
因为战功赫赫,江忠源也屡受褒奖,如今已被擢升为湖北按察使。
而江忠源身为湘军鼻祖,是湘军系统中最早担任督抚的。其部下如刘长佑、刘坤一、刘松山、刘锦棠、江忠济、江忠濬、江忠淑、萧启江、田兴恕等,也都成为日后的湘军名将,位列督抚。
一个举人,却以团练起家,凭战功成为正三品的臬台,这在满清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所以,百官颇有不服,不仅满人心里不满,就是有些汉人文官亦不高兴。
譬如,领班军机大臣祁寯藻就对此非常不满。国朝历来讲究以文制武,文官地位远远高于武将。若让武夫得势,那些翰林、进士数十年苦读,还有什么用呢?
然而,江忠源为人忠勇,敢于担当,所带楚勇力压八旗、绿营,成为太平军的劲敌。所以,道光老皇帝生前便非常赏识江忠源。
咸丰继位后,继续重用江忠源。此时的江忠源,几年数迁,已经积功至湖北按察使。在和平年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按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用不了两三年,江忠源就会升任督抚。
现在很多人眼红江忠源。譬如新进翰林李鸿章,就甘愿回乡办团练,打算效仿江忠源,靠军功走上一条官场捷径。
彭蕴章敢举江忠源的例子,正是因为咸丰信任江忠源,朝中大臣亦多赏识江忠源。即便是祁寯藻,亦不好辨驳。
再看咸丰,则频频点头,显然是认同彭蕴章的主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