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曾国荃出战(1 / 2)

加入书签

曾国荃再次派人秘密渡过富水河,与左宗棠取得联络,准备在姜家湾搭设浮桥,接应楚军突围。

吉字营与楚军唇亡齿寒,一旦楚军被全歼,半壁山的吉字营将失去最大的后援,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曾国荃虽然飞扬跋扈,但对左宗棠还是很尊敬的。当年,曾国藩创建湘军之初,筹饷困难,与各地督抚多有龃龉。幸而左宗棠在巡抚衙门主持湖南军政,尽力筹集钱粮支援湘军,使曾国藩渡过了最初的难关。

论私交,曾国荃与左宗棠性格相投,关系相当紧密。于公于私,曾国荃都要全力救援左宗棠。

突围点选在了富水河畔的姜家湾。此地位于兴国州与阳辛市之间,附近有一座小山,树林茂密,可以伐木制作浮桥。

从富水河突围,难度较陆地上更为困难。因为富水河靠近长江,是条大河,难以徒涉。楚军要抢渡富水河,将受到革命军铁甲舰的打击。而对于铁甲舰,楚军始终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

不管怎么样,左宗棠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与曾国荃的使者商定了突围的办法。

曾国荃将派两名猛将救援左宗棠,一个叫萧孚泗,一个叫李臣典,是吉字营中数一数二的猛将。

萧孚泗勇猛,将率军佯攻兴国州,吸引革命军注意力。李臣典善谋,将率军进攻姜家湾,在此搭设浮桥,接应楚军突围。

曾国荃能独当一面,成为湘军“九帅”,除了有大哥曾国藩的照顾,自己也确实有几把刷子。如果说曾国藩长于驾驭儒生,开创“书生立武功”之典范,曾国荃则长于驾驭武人,能够将普通乡民培养锻炼成高级将领。

(只不过,曾国藩威望更高,影响更大,所提拔的儒生往往成为文官,担任督抚或布政使、按察使等职。曾国荃提拔的部下往往走武官一路,担任总兵、提督一类职务。在晚清重文轻武的官场风气下,影响力远不如大哥。)

除此之外,湘军大将李元度,亦率领五干“平江勇”,自湖南岳州府平江县北上,前去进攻阳辛市,分散革命军兵力。

李元度是湖南平江人,与曾国藩亦师亦友,是曾国藩的重要幕僚。曾国藩幕府中人才济济,李元度的入幕资历仅次于好友郭嵩焘和刘蓉等人。

曾国藩颇有识人之明,认为李元度适合做秘书,不适合带兵,一直留他在幕中担任文案。李元度却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文武全才,“亦思奋起立功名,不乐以文章自见”,想通过带兵打仗赚取军功。

李元度是曾国藩的患难之交,在曾国藩靖港之败、江西被围时两救曾国藩,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曾国藩亦相信人才“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只得同意李元度出幕带兵。

他是湖南平江县人,平江位于湖南东北部,与湖北、江西交界。曾国藩特命他募集五干平江勇,负责保卫湘东北,确保吉字营和楚军的粮道、退路。

孰不知,李元度只会纸上谈兵,并非统兵之才。

(历史上,李元度受曾国藩委托,率军保卫徽州,却轻易失守,致使曾国藩在祁门大营被围,几乎毙命。李元度又接近曾国藩的政敌何桂清、王有龄,吃里排外,遭到湘军集团的排挤。

(李元度三入曾国藩的幕府,和曾国藩风雨同舟,出生入死。又三次遭到曾国藩弹劾,师徒反目,连左宗棠也对他深恶痛绝。

(晚年,李元度相当潦倒,湘军同袍大多飞黄腾达。曾国藩自知对他打击太甚,心中有愧,把女儿嫁给了李元度的儿子。李元度死后从祀曾文正公祠,长伴在老师身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