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2 / 2)
轻便的马刀在骑兵冲锋时有着极佳的效率。只要战马在奔腾,骑兵就可以借助战马的速度,不需要大力挥舞马刀,仅手持马刀向外掠出,就能轻松收割敌兵的性命。
两军相接,很快厮杀起来。革命军骑兵人少,却毫不相让,与吉字营厮杀在一起。
刚开始时,革命军刀术精湛,马刀轻便,刺刀精利,略占上风。十几分钟后,两军完全纠缠在一起,吉字营人多,不时使用来复枪偷袭,革命军伤亡不断扩大,阵线动摇。
郑成钊见状,骑马来回奔走,极力稳住阵脚。突然,一发子弹击中郑成钊肩膀,巨大的冲击力使他跌落马下。两名亲兵立即上前,救起郑成钊。
郑成钊忍住巨痛,草草包扎了枪伤,止住了流血。亲兵要护送他返回后方,郑成钊喝道:“我要留在阵地上。我只要不死,就决不退却。”
他再次跃上马背,手持马刀,来回招呼部下,宛如关羽再世,异常神勇。
这时候,两边的骑兵已经完全纠缠在一起,在原地互相砍杀。革命军的陆战队员、吉字营的步兵,也都冲杀到一起,各不相让,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
革命军官兵训练有素,但弹药已尽,只能靠勇气与敌人短兵相接,尽可能地与敌人纠缠在一起,影响湘军发扬火力。
吉字营乃是穷寇,得了曾国荃的犒赏,人数上占有优势,又有火枪的加持。不过,连日战斗,吉字营从半壁山撤离时又走得匆忙,弹药同样不多。步四师主力又已攻克郑家堰,威胁吉字营退路。
双方打到这种份上,已经完全杀红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看谁勇气更佳,谁能坚持到最后,取得最终胜利。
郑成钊一直坚持在前线,哪里战事最激烈,就赶到哪里。吉字营官兵也像疯了一样,势必要从革命军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打通逃回湖南之路。
战至一个小时,双方已经相当疲惫。郑成钊再次负伤,但他坚决不下火线。亲兵从医护兵那里取来简易担架,郑成钊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
革命军对战场救护非常重视,每个连队都配有一名医护兵。连队每个官兵都要掌握基本的战场救护常识,医护兵则跟随连队上战场,在战场上执行基本的战场急救。
这种最基本的战场救护,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士兵战场伤亡率。就算是新兵,在战场上负了伤,痊愈之后也会成为老兵,战斗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郑成钊失血过多,又在担架上来回颠簸,脸色已经苍白,嘴唇已经发紫。左右皆劝他撤下来休息,他却担心会给士气造成不良影响,坚定地说道:
“我不要紧。打不败吉字营,我死不瞑目。不打败吉字营,不得收殓我!”
左右大哭,皆奋不顾身,宁愿战死沙场。
吉字营人多,逐渐占了上风。李秀成见状,知道再不增援,革命军防线就要崩溃。他亲自带领最后的三百预备队,冲杀进入敌阵。
三百预备队都是骑兵,预先集中了骑兵最后的弹药。冲杀进入敌阵后,先救起郑成钊,再与吉字营厮打成一片。
预备队使用手枪、马枪,撂倒两百多名吉字营官兵,搅动了战场局势。然而,弹药用尽后,预备队也陷入了苦战。
到这个地步,双方队形密集,骑兵在战马上反而施展不开。很多骑兵都下马步战,使用刺刀、马刀混战。
其实,骑兵作战时,并不完全在战马上,经常要下马战斗。特别是到了近代,装备火枪后,骑兵与敌军接敌时,往往下马射击,以提高射击精度,减少自身伤亡。骑兵弹药用尽后,要展开白刃格斗,也经常下马进行。
李秀成身为师长,也已经亲自上阵,打光了左轮手枪的子弹。
革命军寡不敌众,战线已经动摇。如果此时撤退,必将功亏一篑。东面隐约传来了炮声,正是郑家堰方向,步四师步兵主力正在东面猛攻湘军。
革命军士气大震,李秀成也咬定牙关,大声喝令道:“兄弟们,四师主力已经追上来了。我们绝对不许撤退,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能退缩一步。”
两军都像疯了一样,谁也不让谁,前沿的尸体摞成尸山,鲜血染红了士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