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武阀(2 / 2)

加入书签

    这彰显与众不同。

    还得是那种没印染颜色,没有提织花纹的素棉布衣。

    大冬天,雪花飘飘,能穿一袭轻薄的棉布长袍,这不是火力强壮,而是显示身份,也说明家里有火墙、保暖好,用不着穿的雍肿。

    当然,还是物以稀为贵。

    满街的皮草不稀罕,

    如武相公甚至皇太子那样,穿个棉布长衫,多潇洒。

    科举在即。

    武家门口,仍是每天有无数来干谒投诗的士子们,都想把自己的文章投给武相公,若是能得到武相公赏识,那就一飞冲天了。

    君不见李义府、上官仪他们现在都已经年纪轻轻便平步青云?

    李义府监察御史巡按河东,风头正劲,上官仪入秘书省为官,更是深得圣人赏识。

    只不过武怀玉对于这些满怀热情的士子们,却没什么功夫看那些干谒诗,实在是献诗的士子太多,每天收的诗要拿筐装上好多筐,武怀玉若每个的都看,真的是啥也不用干了。

    他也只能让门子收下,然后送到他的幕客那里,先让他们看,有比较好的再整理出来,

    最后幕客们一起评选,每天选出十份最好,加上评语送到他那,他有空了便看一看。

    不过就算是这样,武怀玉也并不会轻易的就给某个士子推荐给考官。

    现在想投在武怀玉门下的士子很多,

    但越是如此,武怀玉也越不会再轻易的收人,

    既得看才华,还得看人品,位置越高,越得小心,否则若是收了个白眼狼,那能力越强,背刺时伤害越大。

    如今的科举,一年一科,

    秀才科太难,一般官员也不敢随便举荐人参考,所以有时两三年开一科,一次可能就录一两个,有跟没一样。

    倒是明经和进士科年年取士,甚至明经分四等,进士分两等,但一年也都是只录个十来人,

    其余明书明法明律明算甚至明医等这些,都属于专科,录取了也不过是做吏,

    真正比较有前途的还是明经和进士,其中进士因为只有两等,录的人更少,所以更难考。

    怀玉觉得现在这种科举考试制度,还是过于简单了些,国家不够重视,一来录取的人少,二来取士也不全是凭能力,主要还是靠关系,考试既不糊名抄誊,甚至勋戚权贵打声招呼,就能场外提前定取。

    相比之下,明清时那种层层考试筛选,三年才一科,只选进士的这种模式,倒是更公平一些。

    不过如今大唐取士,以门荫为主,推举为次,至于说科举,纯粹就是点补充,一年那么点人,简直可有可无。

    甚至这点机会,还主要被士族子弟抢走了,寒门子弟机会很少。

    马周有次跟怀玉喝茶,谈到科举,就觉得不够公平。

    武怀玉也知道不公平,但朝廷开科举士,本就不是冲着公平去的,否则就不会是以门荫取士为主了。

    为何魏晋以来有门阀世家?

    说白了就是这种以门第为出身为主造成的,贵族官员子弟,直接就有资格做官,这必然就使的世袭,

    武怀玉的长子才三岁多点,现在都已经一路加封为三原县侯了。

    几乎一年晋一级,从县男到县子再到县伯、县侯。

    其它这种情况在顶级勋戚家族并不稀奇,长孙无忌、房玄龄、秦琼、程咬金、武怀玉等这些王公勋戚,他们都有儿子以父之功勋而封赏虚爵,若是赐婚尚公主的,爵位更是能封到县公县侯。

    而许多出身一般平民或小地主的府兵,可能百战余生,都捞不到一个虚封的男爵。

    贵族高官子弟,既可以成为馆学生,也可以成为国子监生,这都是能够获得入仕资格的,再差也能做三卫侍官,累积年资后就能释褐授官。

    说到底,大唐还是个等级森严的时代。

    最后的贵族门阀时代。

    “二郎,阿郎和大郎与马郎婿来了,”

    文水县侯武士恪、曲水县侯武怀义?、高唐县侯马周,爷三一起进来,老武还抱着怀玉嫡长子三原县侯武承嗣。

    老少四位侯爷进来。

    老武和小武,那都是沾怀玉的光,跟着加封的虚爵,怀义是凭他在韶州的惊人政绩晋升的。

    至于马周,他本是高唐县子爵,但这位向来得李世民赏识看重,如何为中书侍郎又兼太子右庶子,是李世民第一大秘,前些天又连上了好几道奏疏献言献策,李世民看了极为满意,不仅赏赐绢钱,还晋封为高唐县侯。

    跟同一起获得晋封的还有魏征,侍中魏征本来已经是巨鹿县侯,这次晋封为巨鹿郡公。

    看着老少四人都顶着个县侯爵位,武怀玉也不由的感叹,武家真是崛起了,武士彟四兄弟,还有一国公,两县公,连死去的武士让都被追赠了一个县男爵位。

    武怀玉又顶着个晋国公,

    并州武氏,就他们两房,现在两国公,两县公,三县侯,还有一个县男,马周这个县侯女婿都还没算进去。

    而且武怀玉妻子是晋国夫人,他的媵妾杨慕云,本是隋朝和亲突厥的公主,李世民同样册封她为大唐的淮南公主,哪怕现在跟突利和离改跟武怀玉,这公主身份也还在。

    仆射李靖侄孙女李清,被皇帝认做义妹,赐封永乐县主,而她跟怀玉的女儿也被天子封为江宁县主。

    甚至武士彟的二女儿,如今也成了准太子良娣,

    贞观四年末,

    长安上空飘飘洒洒的下起雪来,

    武氏家族却是煊赫光荣,惊艳满长安。

    这份煊赫,甚至已经让不少长安人觉得都盖过了许多旧阀、世家。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