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吐蕃使者之死(2 / 2)

加入书签

    比如马周之前是高唐县子,后来入了三品进中枢,就加爵县侯,这次更是以宰相之职加上修史有功,以及继女怀上皇长孙,而得以晋封燕国公。

    李义府一个六品,才二十岁,也封县男,这无疑是极少见的。

    很显然,皇帝对李义府给太子提的这些处置诸蕃请婚的建议,是非常满意的,真正谋国之策。

    马周知道皇帝本来是计划今年要出兵吐谷浑的,一切准备好了,突然黄淮大水,朝廷不得不暂停用兵计划,

    这个时候李义府提出的这些计划,其中和亲慕容顺之子,挑起吐蕃攻吐谷浑,确实是招妙棋。

    尤其是和亲慕容顺之子,更是让李世民觉得这招很漂亮,

    今年不出兵,明年肯定要出兵,朝廷是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干死伏允那糟老头,但干死伏允之后,如何控制吐谷浑旧地,这确是不易的。

    当年杨广破吐谷浑,然后设立四郡,但并没有成功。

    所以从武怀玉到李靖再到房玄龄、魏征等这些宰相大臣老帅们,大多建议的还是按照灭DTZ的那套经验来,

    军事上干翻吐谷浑,尤其是得擒拿伏允到长安,要不也得斩杀伏允,然后最好就是扶持慕容顺这样跟中原关系较近,但在吐谷浑又没什么根基的人统领故地,

    封他做都督、郡王,把吐谷浑之地设都督府,下面再多划些州,授给那些归附朝廷的吐谷浑贵族首领们,

    到时再让凉州都督临朝摄政,带兵监护吐谷浑。

    按这个计划,那么慕容顺的儿子尚大唐公主,自然能够让大唐更好控制吐谷浑。

    “这个李义府,真不愧是武怀玉得意门生,竟然已有数分武怀玉真传了。”李世民哈哈大笑,他是很擅于发掘人才,也乐于提拔人才的。

    在皇帝看来,李义府无疑是又一个马周,又一个武怀玉,李义府这种寒门出身的年轻人,皇帝是很愿意重用的。

    “向西突厥要六国为娉礼,向薛延陀、吐谷浑要十几万牲畜为礼,好,很好,就按他们商量的这样去办,让太子亲自跟这几国使者谈,”

    接下来几天,

    皇太子带着李义府还有马周,亲自负责此事,跟几国使者当面会商多轮。

    “打起来了,”

    使馆那边打起来了,

    先是西突厥使者同俄设带人跟欲谷设打起来了,大唐要求西突厥割让六国为娉礼尚唐公主,同俄设还犹豫呢,结果欲谷设的人主动向大唐上表,表示愿意割让六国,只为尚大唐公主。

    那位欲谷设是颉利的儿子,他爹年初刚死在长安,但欲谷设可没有为父报仇的意思,他现在只想抱紧大唐的粗腿,好为他争夺西域做倚仗。

    老爹死就死了,只要他能当上西突厥大可汗,给李世民当女婿有啥不好,当孙子都愿意。

    但同俄设不肯啊,

    你凭什么跟我争,六国有五国现在西突厥手中,你拿我的五个附属国送给大唐做娉礼尚公主,你也太无耻了。

    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尤其你欲谷设是DTZ人,你个颉利的儿子当年跟着始毕可汗的儿子老欲谷设镇守漠北,结果老欲谷设死了,你捡便宜当了欲谷设,后来兵败跑到西域,还是西突厥收留了伱们,

    结果现在你翅膀硬了,不仅挖墙脚,还要夺基业,现在连公主都要抢,还要脸不,尤其还拿西突厥的附庸国来当娉礼。

    同俄设也知晓大哥咄陆可汗撑不了多久了,这次来长安朝天子,就要获得大唐支持的,最好的支持当然是娶了李世民的女儿,这样就成了天可汗的女婿。

    两支使团都被安置在一起,

    然后就打起来了,

    同俄设都被捅了一刀,差点就先他兄长而去了。

    这边西域的两支使团打的不可开交,吐蕃和吐谷浑也打起来了。

    他们打起来原因也简单,

    鸿胪寺官员先是告诉他们,圣人和皇太子都对他们那位年轻有为的赞普很满意,有意要和亲公主于他,

    就当吐蕃使者高兴不已,认为吐蕃年年来请婚,如今终于要成功之时,

    突然鸿胪寺官员又说这事黄了。

    吐蕃使者百般打探,终于得到消息,说是吐谷浑横插一脚,把他们的好事搞黄了,

    不仅如此,吐谷浑还得到了大唐的赐婚,

    大唐皇帝已经决定以皇女弘化公主妻吐谷浑汗之孙燕王慕容诺曷钵,而这个弘化公主,正是此前鸿胪寺官员透露的原定赐婚给松赞干布的。

    吐谷浑不仅横刀夺公主,还出言不逊,各种嘲讽他们吐蕃,鸿胪寺的官员都为吐蕃抱不平,觉得那些吐谷浑使者也太无礼。

    两个脸蛋红扑扑高原红的吐蕃使者,哪里忍的下这口气,于是直接打上门,吐谷浑那边正高兴呢,被吐蕃使者打上门来也不甘示弱,

    双方在使馆混战一团,杀红了眼,等姗姗来迟的巡骑赶到时,两边已经各被打死了七八人,吐蕃使团的首领,那个扎辫子的红脸蛋都被打死了。

    冲突被制止,

    吐蕃使团的人围着死去的红脸蛋大使和那七八个穿虎豹皮裙子的吐蕃武士,高声唱着歌,然后拿刀子划破脸,对着吐谷浑的使者发出最恶毒的诅咒。

    面对吐蕃人的诅咒,吐谷浑人却是不屑的嘲讽。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