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陆四章 变化(1 / 2)

加入书签

八月仲秋时节,淮阴城北城街市上熙来攘往,人头攒动。

自七月淮阴南北城之间的城门永久开放之后,南北隔墙又新开一门,百姓可自由流动。整个淮阴城成为了一个真正合二为一的城池。

今日是城北北市开张的日子,百姓们纷纷前往北市游逛,想看看北市和南城街市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果然,北市没有让他们失望,偌大一片广场,上百家铺面,里边琳琅满目,全是从京城和南方各地运来的上好绫罗绸缎,各种精美商品。衣食住行玩无所不有。

有意思的是,北市支持以物换物。以自家出产的米面油料,或者饲养的猪羊鸡鸭,瓜果菜蔬等物,在北市飞钱庄设立的典当之处以市价兑换钱票。便可凭钱票在北市所有商铺购买商品。这让手头拮据的百姓们也有了消费的可能。

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官府又免开荒和复耕土地的税收,在统一发放铁制农具,牛马骡驴等耕地所用的牲口,以及优惠政策的激励之下,今年淮阴郡百姓确实得了大实惠。

夏天稻谷扬花的时候,徐州刺史李大人带着一帮人推广了拉绳授粉之法,稻谷增产了不少,当真是令百姓们惊喜。

一方面增田增产,另一方面减税减负,此消彼长,带来的效果是极为明显的。仿佛在很短的时间里,百姓们都能吃饱饭了,甚至还有余粮了。

而更大的变化还不在于此。即便是淮阴郡的普通百姓,也感觉到了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六月中开始,淮阴城的百姓们便经常看到一群群衣衫破旧,面有菜色的百姓出现在街头。他们拖儿带女,面露兴奋又迷茫的神色,走在淮阴城的大街上。

好事者一问才知,他们是从北边下来的。是来徐州安家的。

这些人本来数量还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越来越多。他们也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码头上有北方来的人做工,村庄里有北方来的百姓落户。他们被允许复耕开荒,落地生根。

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原本徐州军兵马不多,现在却经常能看到他们在城北新平整的大校场上训练。大夏天的一个个晒得油光黝黑,红的像是煮熟的虾米。

之前即便发布了招募令,本地前往参军的徐州百姓也寥寥无几。甚至有本地百姓前往参军还被拒绝。理由是家中独子者,或者即便有兄弟却残废无力劳作者不得参军。

徐州本地的兵马也从没有过这样刻苦的训练过。

消息灵通人士传达的小道消息说,那些正是北边来的青壮百姓。在优厚的落户政策和丰厚的军饷待遇之下,这些青壮正是从北边回来参家徐州军的。

更进一步的消息说,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徐州军招募四千多青壮人力。而偷偷跑来南下落户的百姓数量多达两三万之多。

这么多北边的人南下徐州落户,这让本地百姓甚至都产生了危机感。觉得荒田荒山都要被这些人开垦占有了,所以本来打算混日子不肯多种地的本地百姓也开始紧张起来,开始主动开荒垦荒了。毕竟淮阴郡所辖之地,水多地少。

另外的变化便是,淮阴街头明显热闹了起来。这得益于人越来越多带来的变化。各家店铺的生意也变得好做了起来。一些小吃面馆饭铺什么的都开始爆满。本地商贾和大族开始扩大生意,再开分铺,以迅速适应这种变化。

人虽然多了起来,但是似乎工作更多。到处都贴着招帮工,招伙计,招人力的告示。是个人都能找到一份活干,当然工钱不一。

不光是因为城里的商贾铺子生意扩大所需的人力,许多各种各样的作坊也纷纷开始建立起来。比如城南五里坡荒丘下开办的烧炭作坊,据说是李刺史命人开办的,开了三座窑口,专门烧制木炭。光是这三座炭窑便招募了上百人。

雇佣烧窑的窑工倒也罢了,居然还雇了一些老弱妇孺去做工,专门将烧出来的木炭磨成粉,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木炭取暖不都是一块块的烧么?磨成粉难道还能做炭饼吃不成?

码头上的修造还在进行,船坞挖了一座,还在挖第二条。码头也在修整,湖边船只泊位在修造,以及码头上大量的房舍在建造。许多百姓有空闲便去做工,做一天给一天工钱,最多的时候有四五百人同时在码头干活。

修造船只的作坊里,船工和木匠已经开始修造船只。本地渔民船免费检修一次,修补漏洞,更换破旧的船板。人工不要钱,只算工本。

七月里开始,每日都有百余名水军在湖面巡逻,以防有事发生。用的是三艘从南方弄来的大船,可以装载三十多名士兵的那种运货的大船。

城里新开的作坊便更多了。徐州衙署开办了十几个作坊,修打农具的,打造兵器的,制作盔甲的,浇筑一些奇怪的圆筒铁管的。在西城城门内集中开办,成天烟熏火燎,打铁声叮叮当当不绝于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