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爹,要不让长乐当储君吧(1 / 2)

加入书签

哪怕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在门阀世家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当中,你猜猜这个民是谁?在他们的教育当中,这个民就是门阀世家自己。

你以为他们对外宣传自己是贵族吗?不,他们对外宣传自己也是民,皇室一些不利于他们的改革,反对的永远都是与民争利。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教育的最终解释权在他们的手上,很多先贤的思想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后人怎么解释,这些先贤可是管不了的。

站在后世的角度来说,你从古代的很多理论里面,几乎都能找到跟现代思想接近的,但是为什么古代封建社会能绵延那么久,其实就是跟教育的最终解释权有关系了。

当然书籍的教育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教授这些人老师的言传身教了。

有句话说的好,先生是学生的镜子,而学生是先生的影子,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李恪要建设学校的原因,不仅仅是没有了门阀世家大唐缺少官员的原因。

教书不应该只专注于教书,而是在教人做人,学习不应该专读书,而应该学习人生之道。

李恪可以改变大唐的制度,改变大唐的科技,改变大唐的一切,但是在他李恪死了之后,大唐还想能够延续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些思想同样根植在大唐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心中。

这才是让大唐强盛的根本道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的火炬永不熄灭。

就像是李恪名下悦来商行的那些成员一样,李恪影响的看似只有悦来商行的成员,但实际上,他们的家人同样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接受着李恪的影响,他们的后代也是同样如此。

李恪相信,等遍布大唐的学校建立成功之后,悦来商行的这些成员,会是第一批将孩子送入学校里面学习的,也许他们还会影响到朋友,亲戚等。

“好。”长乐认真的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答应了之后,长乐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三哥,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

“你说。”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慰问,其实我明白了许多,百姓们很多时候,需求的并不是我们能赏赐他们多少财富,而是在乎我们是否记得他们的付出,是否记得他们这些默默无名的人,就像是三哥你想要成立的大唐国家烈士陵园,几乎每一个听到这个消息的烈士家属都会泪流满面。”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也都发自内心的表示尊敬,因为他们的丈夫,父亲,孩子也许也会成为府兵。而这样,整个大唐都记得他们,所以,我想代父皇,代表咱们大唐皇室去慰问一些更多的人。”长乐认真的开口道。

“比如?”李恪看着长乐认真的问道。

“比如那些为了大唐驻守苦寒边疆的将领。”长乐轻声开口道,“我能带过去的东西也许不多,但是我过去了,就代表着我带给了他们最大的需求,那就是大唐皇室没忘记他们,大唐朝廷也没忘记他们,他们一直都在我们心里。”

“而且这不是跟三哥你的策略很相同吗?我们可以在百姓,在士兵们的心目当中树立皇室的形象,削减世家门阀对他们的影响,削减那些将军们对他们的影响。”

李恪看着年仅十六岁的长乐,伸出手揉了揉她的脑袋轻声道:“那你知道,这可比你在长安访问要辛苦的多的多,而且遇到危险的概率也大得多。”

“我知道,但是我想,那个时候,我就是大唐真正的嫡长公主,至少对我们大唐有一个概念,而不是只能在皇宫想象大唐是什么样子的。”长乐笑着道。

李恪顿了顿,然后点点头道:“确实,这样的人生会更有意义,至少当你年老的时候,你不会觉得自己的青春是在虚度年华,当你老了之后,躺在躺椅上可以跟自己的孙儿,重孙分享年轻时候的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