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拖拉机拖回了一车知青(1 / 2)
木桐镇,火车站。
一列列来自天南地北的火车“笃笃笃”地从远方驶来,载着满列车的知青,来到了木桐镇。
狭小简陋的火车站里挤满了人。
不仅是木桐镇,此时全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都挤满了人,一眼看去都是年轻小伙和年轻姑娘。
他们背着行李,被泪眼朦胧的父母拉着,细细絮叨,充满不舍。
“我的儿啊,你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妈怎么舍得你去受苦啊。”
京市的火车站里,一位中年女人用手绢擦着泪,看着自家的孩子,悲从心中来。
一旁的男人低声呵斥,“胡说什么,孩子这是下乡接受再教育,是为了祖国建设,这是光荣的使命。”
中年女人连忙住嘴,在外面可不敢乱说话,怕被用心人给听见了。
挥别父母亲人,年轻人们都上了火车。
一列列大城市的火车,驶向农村。
自三年前高考被废除了之后,学生们在学校多待了三年,最终还是停课,全部下乡接受中农贫农再教育。
有的人踌躇满志,有的人内心彷徨。
火车驶动的那一刻,还有年轻姑娘捏着手绢,小声啜泣。
也不知是舍不得家人,还是害怕去到穷乡僻壤的地方。
不管愿不愿意,火车开驶了几天后,终究还是到达了目的地。
......
此时,木桐镇正是迎来了下乡到他们这里的知青。
榆树村的李队长和生产队的东小队长举了个纸壳牌子,站在出站口,等着规划到他们生产队的知青。
纸牌上还写着,“红旗公社榆林生产队知青点”几个大字。
主要是等着拉知青的公社和生产队太多了。
举着牌子能让知青一眼看见。
“爹,怎么还没看见咱们队的知青啊?”
生产队的东小队长正是李队长的儿子,这会儿举着牌子,诧异地询问道。
李队长摸了摸手里的旱烟杆子,却是没点燃,这火车站不允许抽烟的。
他拿起烟杆敲了一下他儿子的头,“慌什么,这么多知青,有的人都还在火车上呢,牌子再举高点。”
东小队长摸了摸被他爹敲过的头,憨憨地应道,“哦。”
*
榆树村,村口。
一大群人在老榆树下守着,看着村口通往外面的大路,等着知青们的到来。
刚刚过完年,明天才是上工的日子,社员们听说有大城市的知青们要来他们队里当插队知青,都凑热闹一般地在村口等着。
这插队知青可和以往来他们这儿的知青不一样,插队知青可是户口都要落在他们生产队里呢。
而且他们还是来自全国各地。
这些社员们,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木桐镇了,有的人甚至大半辈子都没出过村。
于是,都有些好奇。
田大婶懒懒地倚着老榆树,从衣服兜里抓了一把瓜子出来,“咔嚓咔嚓”地嗑起了瓜子。
“也不知道这从大城市里来的知青,都是什么样子咧。”
一边吐着瓜子皮,她一边嘀咕着。
她无聊地左右看了一下,又向身后看了一眼,眼前顿时一亮。
有两个少年少女正向着村口走来,最前面那个女孩实在是太扎眼了。
两条乌黑亮泽的麻花辫垂在胸前,身上穿的红棉袄更是衬得她面色红润,眉眼如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