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对比?(1 / 2)

加入书签

第235章  对比?

    洛杉矶到旧金山的高铁线路工程很快启动,相对起老美的其他项目来说,这一次,他们还真算是效率惊人了。

    由于前期已经进行过勘探、设计工作,只不过是因为投资、股权等等问题而迟迟没有动工,所以,在公开宣布项目启动之后,不到三天的时间,各类工程机械便开始进场,庞大的施工队伍也整装待发。

    从美方专门安排的航拍画面来看,这一次他们投入巨大,队伍专业,甚至在出发时,连所有工人的着装都是同意的。

    整齐的队伍,轮廓挺拔的工装,外加那些工人们身上挂着的各式工具,乍看之下,简直跟训练有素的军队一般。

    并且,这次的项目采用不间断直播的方式进行报道。

    按照美方的说法,他们将会在6年之内,完成全段高速铁路的主体工程建设,并且,要在三个月之内,完成首段30公里示范性线路施工。

    600公里,6年。

    这样的速度,无论放在哪一个国家,都可以称得上是惊人了。

    哪怕是陈念在看到这个规划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念头也是:    这他吗是吹牛逼的吧?    毕竟,当初英国建造530公里的高铁,工期愣是拖到了20年以上。

    而我们在高铁技术完全成熟,工程施工流程也极为完备之后,修建一条300公里的高铁,也花了整整5年时间。

    现在,在2006年这个时间点,你跟我说你只需要6年就能干下来600公里?

    没有人会信吧    坐在李想的房间里,陈念有些好奇地看着电脑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文字,开口问道:    “所以你的日常工作就是这个?天天在网站上刷帖子?”

    李想差点没忍住翻了白眼,他放下手里的鼠标,开口回答道:

    “要真这么干我早累死了.现在基本上都是关键字检索,但问题是,要检索关键字,伱得先把关键字筛出来。”

    “所以,前置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

    “就比如吧,刚才我们看的那些帖子,说关键字是啥?”

    陈念皱眉思索了片刻,回答道:    “规范化?”

    “聪明!”

    李想赞许地看了陈念一眼,随后继续说道:

    “所以,这就是网络上大量我们称之为‘水军’所做的事情。”

    “他们会抓住一次热点事件中的热点词,不断地在各个论坛发布同类型的帖子,以制造舆论风口。”

    “这种行为有些是自发性的,有些是有组织的,不好区分。”

    “不过,他们的影响是一样的。”

    说着,李想在电脑里输入了“规范化”的关键词,短暂的检索之后,屏幕上瞬间跳出来一大堆的结果。

    陈念定睛看去,果然大部分都跟李想所说的一样,输出的都是同质化的内容。

    “从洛杉矶-旧金山铁路看美国基建能力:规范化程度或超华夏五十年!”

    “这才叫标准!规范化施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

    “规范化,国内工程项目难以言说的痛。”

    “纪律严明如同军队!在美国面前,我们还敢谈规范化吗?”

    一个一个的帖子,虽然从标题上看并不雷同,但点进去之后却能轻松地发现,这里面无论是观点、论据还是论证过程,都是走的同一个路子。

    简直就像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一样。

    看到这里,陈念不由得摇了摇头说道:

    “这届公知不行啊就这点攻击力?”

    按照陈念的想法,美国搞出个这么大胆的标志性项目,公知们至少也要夸一夸人家的经济韧性、夸一夸美利坚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然后再攻击攻击国内的市场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之类的吧。

    结果就这?

    听到他的话,李想有些好奇地问道:    “那你觉得应该有什么内容?”

    陈念略一思考,回答道:    “要是让我来写,我高低得写一个诸如‘厚积薄发,美国再次打脸全世界’之类的标题。”

    “你看啊,之前大家都觉得金融危机之后他们肯定不行了,结果人家不但撑过来了,反手还就甩出一个大项目。”

    “这什么爽文剧情啊?民众最喜欢看的就是这种东西了。”

    “.你还挺了解的,真有这样的。”

    李想删掉了“规范化”的关键词,然后输入了“打脸”的关键词,不多时,又是一大批的帖子刷了出来。

    “丢人!妄自尊大鼓吹金融灭国论,美利坚现场打脸。”

    “打脸了吧?之前说美国这次必亡的楼主去哪了?亡的是你吧?”

    “真打脸!一次金融危机,将华夏的小人心态展露无疑!”

    “打脸!不图自强,只盼人弱,结果不言自明!”

    一轮看下来,陈念终于算是认可了这些公知搞事的能力。

    “还真行啊.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吗?”

    “多了去了。”

    李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不过,去看这些玩意儿没什么意义。”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其中带有明显恶意倾向的识别出来,然后该干嘛干嘛就好了。”

    “至于那些真蠢的就由他们去了。”

    “明白了,法律管不了真sc呗?”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听到这个回答,陈念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    “看来知识普及的道路还很漫长啊.”

    “不对,不应该说是知识普及的道路,应该是认知教育的道路还很漫长。”

    “现在,我们的民众是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谁的声音大就信谁的,这很不好从长远来看,哪怕我们某一天能在‘话语权’这个问题上占据统治地位,也无法真正培养出那种经得住考验的‘民族自信心’。”

    “是这样的,一点都没说错。”

    李想再次点头赞同。

    “陈念,我发现这个世界还真是奇怪,你明明是搞技术的,但是对这一套东西的了解也不少。”

    “我凭良心说,不比我弱到哪里去-——而我应该算是这方面的天才了。”

    “你真是怪物啊.”

    陈念没有去管李想的感慨,就在刚才的对话里,他突然有了灵感。

    之前,自己已经向陈果提出过“知识教育改革”有关的建议,而这个建议的核心,就是向社会层面广泛地普及基本的前沿知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