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1 / 2)

加入书签

乔依之回答时候声音不高不低,但其实不止这位老师想知道乔依之是怎么学出来这么好的发音的,同班同学也想知道。

因此他们都竖起耳朵听了一下。

听完后

确认过眼神,是自己t不到的学习方法。

老师听完后,也稍稍震惊了一下,不过她作为一个成年人,知道乔依之没说假话。

如果身在国内能轻易的练出一口流利的牛津腔,那么牛津腔也不会这么备受追捧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啊。

正是因为不容易学好,所以会的人才少。

就连英国本地人,都有不少人不会说牛津腔。

乔依之班里的英语老师顺势给她介绍“依之,这是咱们高三一班的英语老师,也姓郑。”

乔依之班里的英语老师叫郑思。所以她才说也姓郑。

“郑老师好。”乔依之乖巧的打了声照顾。高三的郑老师说“你们班学生太厉害了,以后绝对是社会的精英。”

能在小小年纪就下苦学英语,真的太不容易了。

“谢谢老师夸奖。”

只有那边的教育局领导看着乔依之的模样,觉得她有点眼熟“总感觉好像在哪儿见到过”

顿了顿,他想起来了,说,“你就是之前一中那个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吧,代表咱们市去参加过国家比赛的。”

乔依之“”

后座的同学几乎都想转头盯过来,但直面这么多领导好像有点不太好意思。

于是他们悄悄把板凳往后挪了一点,认真的听着。

那会儿代表全市去参加国家级比赛的时候,乔依之年纪还小,还在读初二。

她的口语放在景宁市的少年组不错,但放眼全国,甚至还有不少学生是国外生活好几年回来的。

所以乔依之就只拿了一个全国三等奖回来。

但就算这样,也在当时的一中引起了轰动。

因为一中虽然号召学生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不可否认,他们最强势的方向还是数学竞赛。

因此,偶然出现一个英语竞赛拿到了国奖的初中小朋友,大家不震惊都难。

乔依之笑了笑“那都是初二的事情了。”

市领导叹气“两年前了,哎,从那以后,咱们市就没人再拿到过英语演讲比赛国奖。”

另一个领导说,“叹什么气,同学,今年我们可能会推你去比赛啊,加把劲,给咱把第一名的奖杯拿回来”

乔依之“”

老师们走后,整个一般都炸了。

“靠乔神果然是一中转学来的”

“啊啊啊啊果然,乔神能考这么好的成绩实至名归”

“留下了羡慕的泪水,亏我一直都以为乔神是学渣”“兄弟,别说了,最开始谁不是这么认为的呢”

少年人的关注点一天一变,每天都在学着新的知识,也为追求着新的精彩。

现在才高一下半学期,四月初。让大家去回忆去年十月份刚转学来班里那个不怎么说话的小姑娘时,他们居然都没什么深刻的印象了。

要说印象最深的,估计只有乔依之那永远紧抿成一条线的唇和半睁半阖的眼眸了。

那会儿的乔依之,整个人就是一个大写的请孤立我谢谢。

其实,乔依之刚来那会儿还是有人想要跟她交朋友的,但因为她对谁都不搭理、没兴趣,久而久之,才自己把自己给孤立起来。

但话又说回来,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被劝退,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同学们首先把她当竞争对手看,对她抱有或多或少的敌意

就算其中有极个别人真心想跟她交朋友,她恐怕也很难掏心掏肺的认这个朋友。

再加上乔依之心脏越来越不好,她更没了交朋友的心思。

只有李闻风不管她是什么态度,一如既往的对她好。

那会儿乔依之还劝过李闻风不要再帮她打水,但李闻风比她态度还硬核“班长的职责。”

乔依之要是有劲儿,都可以把水杯拍在桌上,问他怎么不帮全班同学打水。

但其实,在李闻风眼里,那个嘴上说不让他帮忙的人,在自己帮了她后,会悄悄给自己桌兜里塞一点水果或者糖果。

然后,在他不小心把糖果翻出来的时候,还特别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转过头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