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2 / 2)

加入书签

“起初,小呦被陷害坠崖,因为那天晚上山里雨大,她幸运的顺着溪流滑到了山群里侧。在那里被做任务的李从军救了。”

因为山里雨大,群山环绕,里侧的山群都没有被开发过,李从军也不知道这个昏迷过去的女人到底是从哪儿过来的。

他是一名缉毒警察,当时李从军也很担心这个女人其实是毒贩用来迷惑他的。

但身为人民警察的责任感驱使着他救下了苏呦,并且背着她从山的另一侧一步一步的走出去。

也就是在那里,一位新买了相机的小姑娘拍到了这一幕。

时隔十六年,照片已经很模糊。

但这已经是根据乔爸爸和乔妈妈的提醒和回忆,常文曜所能找到的最多的证据。

这下,一切谜团也就迎刃而解。

――为什么苏呦坠崖后能活下来。

――为什么常文曜搜山那么多天,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因为当天晚上大雨的冲刷导致很多痕迹都被冲没了,而山群延绵不断,救援队所能搜救的范围十分有限。

再加上当时是2001年,媒体和各种监控设施都不完善,更别说当年常家看似有钱,但其实影响力也一般般,远不如现在的常文曜大。

这一点是常文曜在找到苏呦后,继续调查得到的消息。

因此,他才会吩咐司机多照顾一下李闻风。

不然,若是没有李闻风父亲当时的援手,也就没有现在的乔依之。

常文曜尽量语句简短的讲清事实。

“李从军把苏呦留在医院,很不巧,那天医院请来了一名专家开讲座,那个专家看到了苏呦。”

然而,谁也没想到,苏呦居然是这个男人的亲妹妹。

这也是当时常文曜找疯了都找不到苏呦的原因。因为一早就有医学领域的大佬把苏呦的就医记录给抹去了。

至于之后乔爸爸妈妈所得知的苏呦结婚的事情,也都是因为最近苏呦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越来越多,而清醒的时候,苏呦又不想别人知道自己成了一个疯子,还几度自杀。

因为当苏呦清醒过来以后,她对自己做过什么、说过什么话是有印象的。

所以她亲哥哥对还关心着苏呦的乔家父母说苏呦结婚了,对方家底很好,不希望别人前来打扰。

之前提到过的在电视上看到过苏呦,也是因为这位亲哥哥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记者们去家里采访,不小心拍到了在二楼窗口靠着的苏呦。

乔爸爸曾经给常文曜说过“小呦,其实她很矛盾。她天真着、也善良着,但她心底总是先做好做坏的打算,她与一个人结交,也先把这个人往最坏的方面想。”

乔爸爸还记得自己当时问过苏呦为什么。

苏呦笑的很干净,眼底没有一丝阴霾,却说着对自己最残忍的话“因为,这样就不会失望了啊。”

这也是乔妈妈说过自己第一次跟乔爸爸见面时,她觉得苏呦的眼神让人很害怕,好想要把人看透一样。

苏呦的成长环境让她不会把一个人想的多好,八九十年代的福利院,孩子特别多,尤其是女孩。

这是一个社会现实。

因此,福利院的饭是不够吃的,不抢、不抱大腿,就吃不饱。

后来就算她被常家领养,但那会儿她在常家的地位依然很低。佣人们随便批评她,偶尔还会拿她撒气。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苏呦天生便会保留自己的几分底线,不会长成一个傻白甜。

比如,苏呦从来没对乔家父母说过常文曜的事情,自始至终,乔家父母都不知道苏呦的另一半这么优秀。

他们最开始一直以为是哪个渣男始乱终弃了,导致苏呦有了心理阴影,不想多说。

不过,要说从当时苏呦的角度来看,常文曜主要是常家,确实对她始乱终弃了。

而苏呦的亲哥哥一直也是以医生的身份接触乔家人的,不是说他信不过乔家人,只是苏呦没想起来解释,亲哥跟乔家人又不熟,也不会主动去说。

因为乔家人对苏呦家底不清楚,他们误打误撞的以为亲哥就是那个结婚对象。这才有了乔依之之前听到的话。

这些虽然常文曜没说,但乔依之大概能构思出来。

亲生母亲大难逃生,但却因为撞到了大脑、再加上精神刺激过大,导致情绪不稳。

后续又因为怀孕,心理愈发抑郁和不安,导致病情加重。

常文曜没去看亲闺女,语气干巴巴的解释最后一个疑点,也就是乔依之最关注的点。

――既然亲生母亲找到了父母哥哥,为什么还要把她放在乔家寄养

常文曜说“因为心理和精神疾病。”

他嗓音愈发沙哑,讲述了小呦亲哥哥当时对他说的话“她精神恢复了就想抱小孩,无师自通地当起了妈妈。但小孩一旦哭,或者她想到什么,受到一丁点刺激就恨不得动手杀孩子。”

常文曜没说的是,起初苏呦在怀孕期间看了很多专业书籍,也大概了解到那些精神疾病的病人会作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

所以她早早的提议把孩子放在乔家养,还能给小依兰做个伴儿。

等到她病好了希望她病可以好吧。

但苏呦的亲生父母和哥哥都不同意,这可是他家闺女的孩子,怎么能跟别人姓,叫别人爸妈更别提孩子还有先心病啊。

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乔依之脖子上有个看起来像痣的东西,或许这个东西现在已经长成一颗痣了。

但在当年,那是她亲妈失去理智时候用针扎的。

要不是家里的保姆发现,谁也不知道后果是什么。

后来苏呦想起这件事差点割腕,她的精神自那以后越来越不稳定了。

乔依之双手努力的盖住父亲的拳头,说“爸,没事,别担心我,我已经是个大人了。我不会怨恨妈妈,是她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并且在清醒的时候给我安排了一个舒适的家庭。爸,我对妈妈除了感恩,不会有任何其它负面想法。”

至于正面的爱妈妈、喜欢母亲,乔依之没感受到过母亲的关怀,这会儿也说不出口。

常文曜听到这话后,终于对上闺女的视线。

他其实早几个月就知道了全部事情。

但现在苏呦情绪很不好,他现在甚至都不敢出现在苏呦面前。不然会引起她的反弹。

因此,常文曜更不敢把苏呦的事情完全告诉之之,他最害怕的就是之之嫌弃、讨厌、甚至恨现在这个状态的亲生母亲。

要不是最近调查到了李从军的事情,看到命运同样悲惨的李闻风依然活得像温暖的太阳。

常文曜也不会突然松口,把一切都告诉之之。

毕竟,有李闻风在身边,之之也越来越开朗了。

常文曜当天晚上抽了一晚上的烟,他想到在清河第一次见到之之。

她虽然脸上带着笑,但其实深藏在眼底的阴郁和防备多到化不开――那真的是苏呦的翻版。

当时就看的常文曜内心一跳。

现在啊,之之跟苏呦的神态已经不太像了。

伴随着破晓的光,常文曜迷蒙的大佬突然闪过一句话。

那是他当时跟小呦一起回福利院做义工时,院长拉着他的手,背着苏呦悄悄说的“小呦啊,这孩子命不好,从小就不好。八零年那会儿我们福利院也穷啊,每年都有得各种病去世的孩子。有两回我感觉小呦挺不过来了,但她都坚持下来了。她能遇见你真的不容易,你们的缘分是老天爷注定的,你一定得好好保护她啊。”

黑暗中,常文曜的手握紧了又松开,他最终还是没能完成院长的托付。

他把小呦,弄丢了。

乔依之这边也迟迟没睡,天蒙蒙亮的时候才有了点睡意。

晚上这番话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她甚至还想起来乔爸爸公司刚赚钱时,说过之之也是咱们的女儿了,这下咱们家可以负担之之医药费了。

乔依之想,亲妈的原生家庭在当时虽然条件不错,家里全都是医生,但其实家底儿比不上商人。

他们这种医生世家应该有着自己的风骨,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只拿自己该拿的工资。红包什么的一律不接。

因此,后来在舅舅一家的孩子长大后、外公外婆年迈后,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才顾及不了自己的医药费。

这些推断也不是没有缘由。

因为,在乔依之幼年时期那朦朦胧胧的记忆里,她感觉自己好像见到过一位穿着白大褂的男人每次一叠一叠钱的给乔爸爸。

那位恐怕就是自己的舅舅了。

乔依之之所以突然有了印象,只是因为她在上辈子长大后还跟他一起开过会,一起会过诊。

那位陌生中透着熟悉的老大夫看着她的眼神总带着浓浓的惭愧。

只可惜当时的乔依之不知原因。

只能回以一个礼貌的微笑和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