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1 / 1)

加入书签

胡大妮十四岁的时候,胡老爹走完了他一生的路寿终正寝了,村里人都说他是个有福气的人,多少中风的人都活不过几个月,他生生的又活了接近十年,在这十年里他还活得十分的舒坦,临死身上的肌肤都还很有弹性,没有萎缩。

这全都亏了他有个好儿子,一家人好好的照顾着他,他走得也很安详,胡大娘甚至都不许家里人哭:“老头子这辈子算是值得了,他在生你们该孝顺的也孝顺了,那么他走了,你们也没什么好遗憾的,该笑着送他走!”

奶奶的话大妮牢牢的记在心中,孝敬老人是要在他有生之年照顾好他,而不是在老人死后才来做那么多的场面让外人来评判自己很孝顺,这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没有必要。

胡老爹的葬礼并不算隆重,本来按照胡大娘的意思是连客都不用请,就请几个人帮忙埋葬了就是了,可是村里的人知道后却都纷纷的来了,既然客人都上门了,也没有赶出门的道理,就算胡家再怎么艰难,也得请客了。

胡炳义兄弟俩腰上拴着粗麻挨家去请客,请客的时候他们孝子是不能进别家的门的,只能在门外等着,等人出来便跪下磕头:“我爹走了,请您去帮帮忙。”

请完客还得张罗不少的事儿,胡炳义忙得脚不沾地,便让大妮跟他爹娘在家门口待客,农村老人过世来的客人大多会炸鞭炮,听到鞭炮响,孝子便要到路边迎接,不管来的是大人小孩,孝子便要跪下磕头感谢来人,来人也不会让孝子多跪,口中连声叫着:“起来,起来,快起来!”

晚上请了道士先生在灵堂超度逝者,孝子们便都在灵前跪着,到后边打绕棺的时候,孝子们手中每人拿着一根香绕着棺材转,听着道士的口令做着祭祀的动作。

大妮虽然很伤心以后再也见不到爷爷了,可是到底还是个孩子,到后半夜的时候就有些坚持不住,走着走着,她便开始打瞌睡,手中的香往走在她前边的胡大宝身上戳,香火将他的后背都烧了好几个小洞。

胡大宝作为叔伯孙子本来是可以不用给胡老爹守灵的,可是胡炳贵感念胡炳义他们在胡大宝被烧伤后的帮助,不仅自己来了还将大宝也带来了,大宝对大伯一家也是心存感激,自然是不会反对。

“大妮,你要遭不起你就回房间去休息一会儿,这里有我们呢。”

大宝回头低声对大妮说,如今的大宝已经长大成一个大小伙子了,他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去县城摆摊子做生意,如今日子过得挺好的,时常买些好东西回来给大妮他们尝尝鲜。

“不,我要多陪陪爷爷!”

大妮的头不住的点着,可是她依然不肯先去休息。

道士先生算好了时辰,胡老爹过世在家里停了三天灵,第四天早上天不亮就送上山了,当棺材放进挖好的坑里的时候,胡大妮忍不住放声大哭,她以后再也看不到爷爷了!这十来年来,虽然爷爷甚至都不能跟她正常的说几句话,可是她每天看着爷爷在躺椅上她就觉得异常的心安,她每天总会去陪着爷爷说一会儿话,将自己在学校里的事都一五一十的告诉爷爷,甚至有些不想告诉其他人的话她也会告诉爷爷,爷爷总是就那么慈爱的听着她的倾诉,眼中闪着爱意。

大家看胡大妮哭得伤心,忍不住也是鼻子一酸,哑巴搂着大妮拍着她的后背,比划着让她不要太难过,胡大妮却是越哭越难过,到最后变成了嚎啕大哭。

周晴等妇女来劝慰着大妮,将她拉开,众人便开始垒坟,众人七手八脚做起来很快,大妮看着眼前的新坟,眼泪再次流淌了下来。

家中少了一个人,大家都很不习惯,每天吃饭的时候胡大娘都会不由自主的多摆上一副碗筷,大妮也是经常跑去爷爷的房间叫爷爷吃饭,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才回过神来,爷爷已经永远的离开了。

县上请了省农科院的教授到大丰村搞枇杷种植培训,大丰村的土壤气候光热条件都十分适合种植枇杷,县上想要改变大丰村的种植模式,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可是村里人都持着观望态度。

这种枇杷刚开始的两年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万一要是失败了,那就有可能饿饭。

大家不敢轻易答应也是正常的,县上的领导有些失望,觉得大丰村的人活该受穷,这县上都给大家找来了项目,可是村里人还怕疼怕痒的,一点魄力都没有。

“我家先来试点一下,如果成功了大家再种!”

这个话让大家都很吃惊,说话的人正是周晴,杨林在背后想要阻止她,可是看了一眼她的眼神,便默默地闭嘴了。

“杨林,周晴,你们要真决定种植,那我们县上就给你们把苗子肥料什么的都包了!你们放心,有谢教授的指导,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县农科局的领导紧紧握住周晴和杨林的手一个劲儿的摇,如果没有他们来带这个头,那他们筹备了这么久的工作就算是没用了,最重要的是就不能完成县上发展产业的产业政策,这可是要拿他的官帽说话的!

周晴是知青,有文化,她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起来也很快,刚才大家都在考虑要是失败了会饿肚子的事情,可是她并不这么认为,她想着的是既然要干那肯定就得将这个事给干好,她相信科学,有谢教授的指导,她相信一定能成功的。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按照谢教授的要求将田地给仔细的拾掇出来,在田里按四米的间距挖坑,这些事都没有问题,周晴自己做农活不是很行,可是她家杨林和杨家的兄弟干活儿都是一把好手,很快就按照谢教授的要求将土地给整理了出来。

杨林原本是想要将家里的好田好土留出来种粮食的,可是周晴咬死就是要用好田好土来种枇杷,她说自己不做则已,既然说了要做那就必须要做到最好,杨林一直都听周晴的话,既然周晴都发话了,他心中虽然有些忐忑,可是也照做了。

谢教授亲自从龙泉调了最优质的枇杷种苗过来,他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个子不高,穿着也不是很讲究,直接换了双黄胶鞋就亲自下田教周晴和杨林怎么种植枇杷了。

谢教授带来的是一种叫大五星的枇杷种苗,据说这枇杷要是种植成功了,可以在过年后早早的就上市,大丰村地处北纬26度,这里有着最充足的光照,加之昼夜温差很大,种出来的水果甜美可口多汁,一定会畅销的。

据说这大五星枇杷平均下来七八个就能有一斤,这可是比当地的老品种枇杷大太多了,大丰村本地也有枇杷,不过都是很小很小一颗的,如果成熟透了也是很甜的,可是除了皮和里边在籽,根本就没有多少果肉,大家都不爱吃,就是县城里的人也不爱吃。

胡大妮一家都去周晴家帮忙,这些年周晴对胡大妮很是关照,周晴家有什么事儿他都是主动的去帮忙,因为再枇杷是技术活儿,胡炳义怕老憨和哑巴不会,就让他们俩帮着杨林做一些整理田地挖坑的粗活,他自来是心灵手巧,对于种庄稼是很在行的,他默默地按照谢教授的法子将枇杷苗子给种了下去。

“不错,不错,这位大哥就做得很规范,你们都跟他多学着点!”

谢教授对于胡炳义的标准动作给予了极大的夸赞,他甚至有些想要说服胡炳义家也种枇杷,他刚开口胡炳义便笑着答应了:“谢教授,多谢您的好意,只是我们家情况比较特殊,我可是不敢将家里的好田好土都用来栽枇杷了,您看我能不能先种两亩啊?”

谢教授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而且在胡炳义的带动之下,大丰村又有了几家人都想着要种点来尝试一下,农科局的领导一听,大手一挥,都帮他们将苗子和肥料钱给解决了,就相当于他们几家都只是用土地赌上了两年的收成。

“其实,在枇杷苗子小的时候是可以套种一些低杆作物的,也不是说这枇杷地就什么收入都没有了。”

谢教授不愧是搞农业出身的,他说起话来很是能让人接受,他教大家在枇杷地里套种草莓,他已经研究过了,大丰村很适合种草莓,前两年这枇杷苗子还小不会遮阴,完全能够套种草莓,不过大丰村这本地的草莓可不行,味道不好,产量也低,果形不够好看,不能打入市场。

“谢教授,那您说我们该种植什么样的草莓呢?”

周晴毕恭毕敬的请教谢教授,谢教授沉思了一下道:“我们农科院正在研究几个新品种,我给你们想办法调一些苗子过来吧,不过因为是新品种也有一定的风险性,就看你们愿意不愿意。如果你们要想把稳的话,就等开了春在田里套种一些黄豆什么的都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