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71章

清晨时分,天尚未亮,苏青霓在睡梦中察觉到了身旁传来些许动静,朦胧间,她感觉到一只手轻轻放开了她的手,然后那人起了身,紧跟着,就是穿衣服的窸窣之声,是楚洵。

苏青霓在半睡半醒间,感觉到有什么轻轻触碰了一下她的脸颊,泛着微微的凉,让人想起温润的玉石,几乎不必多想,她就知道,那是楚洵的指尖。

脚步声渐远,很快,便传来了殿门合上的声音,苏青霓缓缓地睁开眼来,睡意朦胧的眸中浮现出几许疑惑来,自打昨夜楚洵发现他能触碰她的手之后,便不肯再放开了,连睡着也要牵着,像是一个得了什么新奇玩具的孩子。

苏青霓劝了几句,他不肯听,便只好由得他去,左右也没什么损失。

但是昨夜楚洵说出来的那些话,犹在耳畔,苏青霓翻了个身,看着床帐上绣着的玉兰花纹路,轻轻叹了一口气,她怎么倒像是上了贼船似的

帘外雨声潺潺,苏青霓又在床上睡了一刻钟,殊无睡意,只好披衣起身,晴幽听见了动静,自外间进来,讶异道“娘娘今日起得这样早”

往日里她都是仗着自己“抱恙”在身,要睡到快辰时才起的,但苏青霓今日心里有事,也不好与晴幽说,只是摇头,道“睡不着。”

晴幽是个伶俐人,也不多问,只是道“那奴婢去给娘娘沏茶来。”

然而苏青霓才将一盏茶喝完,养心殿便派人来了,这回不是李程,是个小太监,毕恭毕敬地道“皇上请娘娘过去御书房一趟。”

晴幽等人正面面相觑间,却见苏青霓搁下茶盏,宛如早有预料一般,道“本宫知道了。”

苏青霓到御书房时,殿内只有楚洵一人,他面前的御案上堆满了奏折,如小山也似,手里还拿着一本,楚洵的眉头皱得死紧,待见她来,立即扔下了手中的奏折,道“皇后来了。”

苏青霓正欲行礼,他却亲自过来握住她的手,道“不必行礼了。”

旁边候着的李程见状,嘴巴都张圆了,楚洵忽然转头扫了他一眼,李程便立即把嘴给闭上了,看着他家皇上把皇后牵到了御案边坐着,苏青霓看着满桌的奏折,道“皇上刚刚才下朝么”

“嗯,”楚洵道“内阁方才派人送了这许多奏折来,朕有些看不懂。”

苏青霓倒是不意外,毕竟楚洵从前也未处理过这些,若是看得懂才奇怪了,上辈子建熹帝在亲政之前,也都是她一手教导的,包括如何批阅奏折,处理政事,所以要教楚洵,她没什么顾虑,便问道“皇上觉得哪里看不懂”

楚洵便将御案上正摊开的一本奏折拿给她,道“皇后可否给朕讲解一番”

苏青霓拿过奏折便熟练地看起来,孰不知她在奏折的时候,楚洵也一直在看着她,旁边的李程默默垂下头去,脑子里不期然地回想起方才发生的事情来,这几日内阁首辅陈阁老每下了朝之后就要来御书房,帮着楚洵处理奏折,为他解惑,然而今天下了朝再过来,楚洵却一反常态,把他给劝走了,老首辅诚惶诚恐,只以为自己这些天逾矩了,招了天子的眼,一脸忐忑地退下了。

如今看来,李程可算是明白了他家主子的目的了,咳咳,也是,老首辅那张宛如风干了橘子皮的老脸,如何比得上皇后娘娘半分啊

这孰轻孰重,不是一目了然嘛只可惜了陈阁老,今日回去恐怕要吃不香睡不着了。

苏青霓很快便看完了一本奏折,奏折上写得不是什么大事,相反,尽是些鸡毛蒜皮,短短数百字的呈奏,前面三百字是在给楚洵请安,变着花样吹上了天,什么沐浴天恩,诚惶诚恐,中间两百字提了提近来天气严寒,恐有冻雨,最后三百字又是谢恩,去年州府内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都是天子的恩德,佶屈聱牙,十分累赘,苏青霓从前最是厌恨这种折子了,啰嗦半天,屁事没有,简直浪费时间。

旁边的楚洵还在问道“皇后,这折子朕看过一回,但总不明白他到底要讲什么。”

苏青霓一脸无奈地搁下奏折,深吸一口气,道“皇上不必看他到底要讲什么。”

楚洵剑眉微皱“为何”

苏青霓把那折子往旁边一扔,道“因为他什么都没讲,所以皇上也不必看。”

末了又耐着性子叮嘱道“日后皇上可以吩咐内阁,请安的折子一律不必递到御前,皇上看这种东西,实属浪费时间,毫无益处。”

闻言,楚洵眼中泛起些许几不可见的笑意,颔首道“朕明白了。”

他说着,拿起旁边的朱笔,往朱砂砚台中蘸了蘸,在奏折上落笔言之无物,日后请安不必呈奏。

他的字写得很好看,字迹清隽,颇具风骨,叫人看了便心中舒适,楚洵将奏折拿给苏青霓,道“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