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家连载(1 / 2)

加入书签

卫烆与他的同僚好友们毕竟好友公务,自然不能在新店才开业的时候就进来捧场,他之前就和傅里说了,要中午午休的时候带着人过来。

只是火锅这种食物,一顿要吃多久却是没个定数的,有的人多,就可能因为一直聊天而吃得很慢,也有的人少却也细嚼慢咽,想要细细品味每一种食材在汤底里滚过之后的味道,于是吃得也慢,有时候一顿饭甚至能吃上两三个小时。

虽然这样的人少,傅里却不能让人卫烆带着人过来了,却没有位置不是于是便认真嘱咐田大娘,让她不要将人带到这个包间。

田大娘点头,认真记下了。

傅里顿了顿,有些好奇地看着田大娘“之前我仿佛听到小二带了几波儿人到二楼来了你可知道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又是什么身份”

田大娘似乎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况,表情相当兴奋“傅娘子您可想不到,这些到咱们店里二楼来吃火锅的人,可不是那些大老爷们儿,而是一些高门夫人和千金小姐。之前他们尚不确定店里是否有二楼包间的时候,一个人都没见,还是特意派了小厮和婆子过来问话,确定咱们二楼有隔人的包间,这才纷纷上了门。方才我粗略地数了数,里面竟是以未出阁的姑娘居多,那些个高门夫人啊,明显就是陪着自家姑娘过来的。”

傅里完全没想到那些客人竟会是女子,一时有些愣住。

想到方才只听到阵阵脚步声,却不闻有人说话。傅里原还当做是房门的隔音效果太好,现在想来,应当是那些姑娘出门在外,被家中长辈约束着,不能说话。

她笑了笑“这倒是奇了。之前我这周公美食连锁店虽然没有开到京城来,可辣椒这东西,我在定威侯府和其他饭馆儿却没少见,那些夫人小姐们应当知道辣椒的味道才对。既然知道还愿意过来,想来是非常喜欢辣椒的味道了。”

田大娘却摇摇头“傅娘子想岔了,那些姑娘可不见得是喜欢辣椒。”

傅里疑惑地看向田大娘,不是喜欢辣椒

田大娘点头“之前来得人太多,跑堂的人手不够,我也引了一两队姑娘上门。在包间给他们准备茶水瓜果的时候,听了一两句闲话,才知道他们这次上门不是因为咱这周公美食连锁店的名声上门,而是因为您月前成婚晒妆闹出的动静儿太大,一个个地想要过来查看敌情呢。”

傅里哭笑不得“您这嘴也是促狭,人家好奇上门,不管目的如何,只要不打算在店里乱来便都是我们店里的贵客,怎么到您的嘴里就变成了查探敌情了”

“我可没说错,”田大娘干脆在傅里旁边的凳子上坐下,“我听那些夫人小姐的语气,这次过来就是想要见见您究竟是凭了什么,才能以一介白衣的身份嫁给定威侯,还做了正室夫人的。”

“只是因为这个”傅里有些不敢置信,“我还以为你说的查探敌情,是有人想要过来尝尝味道,然后学着咱们在京城也开一家火锅店呢。”

谁知道竟然是为了这个

傅里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一时竟觉得有些荒谬。

田大娘却习以为常“这有什么奇怪的呢您当谁都和您似的,一心将这周公美食连锁店当做事业来做这个年纪的有钱人家姑娘心里,最看重的事儿就是以后能嫁一个如意郎君,咱火锅店这样的铺子就算再挣钱,最大作用也只是为她们以后嫁人增加筹码,让她们以后嫁人有着更大的选择余地。至于真正将心思放在赚钱上,那可要等到嫁人,发现婚姻生活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没有风花雪月,只有柴米油盐和各种不得已的时候。到那时,她们恐怕还真可能学着您开一家火锅店。”

虽然田大娘这话不太中听,可现实就是如此。

也不能说那些姑娘真就胸无大志,全都是恋爱脑,一心只想着嫁人而不知道为自己打算。只是世情如此,这些姑娘的家人也都是这样给他们洗脑的,没有撞到南墙之前,谁又愿意将自己以后的生活想得太艰难呢

红楼梦里面的那么多有本事的姑娘,可真正在成婚前就开始打理家业的,也就只有薛宝钗一个,而她还是被逼无奈

父亲早亡,母亲不中用,兄长又是个窝囊废,她只能以女儿之身为全家筹谋。

探春也管过家,国府真正的基业却不曾让她接触过。而且当时也是临危受命,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迫不得已。

想着这些事儿,傅里摇了摇头“她们可曾说过想要见过我对我可有敌意”

“这倒不曾,”田大娘忍不住笑了起来,“还都是些姑娘家呢,最多对您好奇一二,哪个胆子能大到直接就说想要见您况且那些姑娘家指不定还以为您今日不会过来呢,就算是我,之前也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以您如今的身份,究竟还看不看得上这火锅店,还愿不愿意在开业的时候以定威侯夫人的身份过来坐镇,我可拿不准主意。”

傅里也跟着笑了起来“您这张嘴啊,可真是堵得人说不出话来。”

话音刚落,便听见房门被人敲响。

两人对视一眼,傅里身后的冬夏很有眼色从她身后站出来,直接走到门口将门打开了。

她还没说话,便见门外站着的那个丫鬟开口说道“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是兰台寺大夫家眷林夫人身边的丫鬟。不知定威侯夫人可在这个包间儿我家主子之前听人说见到定威侯府人进了火锅店,想着既然已经来了,便该过来拜见一番,不知定威侯夫人可否见上一面”

傅里转头看了田大娘一眼,捂嘴失笑,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说不会有人想见她,这不,马上就打脸了。

田大娘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顿了下,竟也跟着笑了起来。

冬夏背对着二人,不知她们的小动作,冲着门外那丫鬟点了点头“太太确实在里面,不过她愿不愿意见你家主人,我却拿不定主意,还得进去问问太太是个什么想法。”

那丫鬟点头,规矩地站在门外,没有试图往里探头。

冬夏关上门,转头看向傅里“太太,门外站着的是林夫人身边的丫鬟,她说林夫人想要过来拜访,您想要见她吗若是不想见,奴婢立刻就回绝了她。”

之前傅里和卫烆定亲之后,傅里前半生的经历都快要被人给扒烂了,她一个颇有上进心的丫鬟,自然也曾打听并认真记在了心里。太太与这位林夫人之间的恩怨,可是她划了重点,决不能主动在太太面前提起的事儿。

傅里认真思考一番,摇头“见见吧,她应该对我的性子有所了解,不会无事上门。”

冬夏这才开门,并将傅里的意思转告给了那个丫鬟。

那丫鬟冲着她行了个礼,便转身去了靠外的那个包间。

田大娘坐着的位置正好能看到最边儿上的那个包间,见那丫鬟推门进去了,不由挑了挑眉她之前进来的时候,那包间还没客人呢,想来林夫人应当是在她来到这个包间之后,才来到火锅店的。

才来便让丫鬟打听了傅娘子的行踪,并立刻让人过来传话

看来和傅娘子说的一样,那位林夫人今日过来确实是找傅娘子有事儿。

傅里见田大娘看着门口的方向发呆,不禁好奇“田大娘,您在看什么难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儿”

田大娘回神,起身对傅里行了个礼“蔡力一直负责火锅店,对开店会遇到的各种麻烦事儿早就一清二楚、应对熟练,又有我儿子和我家那口子在旁边帮忙,万万出不了什么事儿的。只是待会儿林夫人就要过来见您了,我也还有其他事儿要忙,便想着和你说一声,就先下去了。”

傅里点头“没事儿,你先走吧,我在这儿等着就是。”

田大娘笑了笑,便转身离开了,走之前还不忘将房门给傅里关上。

今日出门,傅里是将冬春冬夏两人带出来了的。

见傅里与田大娘两人聊得开心,冬夏忍不住开口“这位田大娘和太太的关系可真好,瞧着便知道你们之前在一起相处了许多年,不然可养不出这样的默契。”

傅里愣了下,转头看着冬夏“我和田大娘之前的相处,看着很默契”

冬夏点头“可不是呢,之前田大娘坐到您身边时态度自然,您对她的亲近也没什么排斥,若不是一起相处了许多年,您可不会是这样的表现。”

傅里笑了笑,深以为然。

不久,房门被人敲响,冬夏开门将贾敏及其丫鬟等人迎了进来。

贾敏刚进门,视线不着痕迹地在包间内扫了一圈,发现没有想见的那个人,眼神微微有些失望。

傅里的视线却落在了贾敏身后的一个婆子手上的小包袱上。

不过只停留了一瞬,她便移开了视线。

贾敏也不知是没注意,还是注意到了也没放在心上,径直朝着傅里旁边的位置走了过来。

贾敏刚坐下,便笑着对傅里说道“之前你成婚的时候我正好生了场病,没法子过去道贺,只希望现在补上我的祝福还来得及。希望你婚后万事如意,夫妻和乐永结同心,”顿了顿,“一定早生贵子。”

早生贵子可能是贾敏能想到的最好的祝福了,说这句祝福的时候,她态度都要慎重一些。

至于傅里成婚贾敏为何没去她若是没眼色地去了,那才是不怀好意呢。

这种心照不宣的事情,就没必要多提了。

傅里笑了笑“借你吉言。”

只是对生孩子这事儿,傅里却不如何热衷,甚至这段时间与卫烆行房,也都有注意避孕。

卫烆倒也没说什么。

虽然这个时代的人信奉多子多福,可是卫烆已经有了一个优秀且站稳了的儿子,傅里自己也有一个可以倚靠终身的儿子,两人成婚后,就已经是两个儿子了,实在没必要一定生个孩子。

两位老人对此有些期盼,不过傅里三十多的年纪在古人看来已经有些大了,所以两位老人除了偶尔想到的时候会提上一嘴,也没有催着她生孩子的意思。

不过这话就没必要告诉贾敏了。

寒暄之后,傅里笑着看向贾敏“林夫人今日过来所谓何事听闻你最近一直在家中养病,总不至于为了恭贺我新店开张,便不顾病体从家里出来了吧”

许是因为贾敏如今的生活不像是原著那般没了指望,又恰逢患了重病,于是心生死志,到淮扬不到一年便没了。如今贾敏虽然仍旧拖着一副病体,病情也一直不见转好,可因为她对生活有了期望,对治病的态度也变得积极起来,所以病情一直稳定得不错,并没有变得更差。

不过贾敏那病就该静养,诸事繁杂,都可能对她的病情带去不好的影响。

贾敏愣了下,表情无奈“你还是这么直爽,一点儿迂回都不讲。”

傅里失笑,摇头没有说话。

贾敏犹豫片刻,到底还是从袖袋里面拿出了一封信“我也知道你并不希望经常见到我,只是这次事出有因老爷前段日子给锦哥儿写了封信,我又不知道你和锦哥儿的每日行踪,可若是直接让下人将老爷的信交给定威侯府的门房,又恐锦哥儿觉着我们不重视他,所以只能趁着火锅店开业的机会将信带来。”

说完又看向身后的婆子。

那婆子先后冲着贾敏与傅里行了个礼,然后才将手上一直提着的包袱放到桌上。

她放得很轻,但傅里仍是听到了极轻微的一声“嘭”。

贾敏之前带着人进来的时候,傅里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婆子手里的东西,因为是用包袱装着的四四方方的东西,而且瞧着分量也不算轻,所以之前就非常好奇。

只是她与贾敏的关系还没到那份儿上,所以没有开口询问。

等到婆子解开包袱,傅里竟发现里面放着的是厚厚的一摞书本,她扫了一眼,竟发现足有五本之多。

贾敏解释道“老爷之前接到我给他写的信,知道锦哥儿在读书上很有些天赋,他远在江南也没办法立刻回到京城执导锦哥儿功课,所以便列了一个书目,让我按照顺序,每次都给锦哥儿拿上几本,希望他好好学习,不要耽误了自己的天赋。”

傅里愣了一下,心里倒是有些高兴

不管她自己对林家人是个什么看法,作为锦哥儿的母亲,她都希望林家人能更重视他。

她抬手翻了翻几本书的名字和内容,发现都是一些听过但在市面儿上找不到的书,最关键的是,非常符合锦哥儿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

不管再怎么忙,傅里每天都至少会抽出一个小时的亲子时间与锦哥儿相处,自然对锦哥儿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她不一定对锦哥儿每天学了什么东西都听得懂,但对他的学习进度,这段时间学的书,想要看的书都一直记在心上。

贾敏送来的这些书,可都是个锦哥儿这段时间念叨着想要看的。

因为高兴,傅里待贾敏的态度都放松了一些,也有了心情开玩笑“你不担心我今天没有过来,害你白跑一趟吗”

“总是要碰碰运气的,”贾敏笑道,“况且我对你的性子也有所了解,新店开业这么重要的事儿,你不可能不过来的。”

前一次见面,贾敏就发现傅里提起定威侯的次数并不多,而且每次提到定威侯的时候表情淡淡,似乎并不觉得能和他相知相许是一件值得拿出来夸耀,甚至值得用来打压她的事儿,反倒是提起周公美食连锁店的时候,傅里的表情非常高兴且自得,显然在傅里的心里,男人并不是她功勋的一部分,只有她自己打拼出来的事业,才是她真正认可且愿意拿出来炫耀的荣誉。

相比较卫烆身上的爵位和功勋,贾敏甚至觉得,傅里可能觉得锦哥儿的天赋与本事更让她觉得自豪。

这其实与贾敏的从小的认知不符,可就算是现在想到傅里当时的表情,她心里竟也有些羡慕。

所以贾敏几乎可以肯定,今日新店开张,傅里一定会来坐镇。

而事实正如她猜测一般,傅里真的来了。

傅里对上贾敏的眼神,挑了挑眉“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没想到我与林夫人竟然还有成为知己的潜质。”

贾敏无奈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以她们两人的身份立场,这话还是听听就罢了,不要当真为好。

她抬头看着傅里,再次将手上的信往傅里的方向递了递。

这次傅里没有拒绝,而是将信件接了过来,然后转手放进了袖袋里面“林夫人放心,这封信我一定会完好无损地交给锦哥儿,绝不会半途拆开。”

贾敏愣住,旋即摆手“我没有怀疑你会”

傅里眨眨眼“我只是随口一说,并不是觉得你怀疑我会拆开林大人给锦哥儿信。不过你听到我说的话后,心里应该更放心了是不是”

贾敏一愣,无奈苦笑“确实有点儿”

“你不必觉得有什么,这很正常,我若是站在你的位子上,也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半途拆开信件,然后因为林大人写的某些话惹了我不开心,就直接收缴了信件,不将它交给锦哥儿。”傅里并不觉得贾敏的担心是冒犯,毕竟她与林家的关系,实在有些尴尬。

若不是和锦哥儿关系亲密,既是母子又是朋友,知道锦哥儿绝对不会离开自己身边,她自己都无法百分百保证,在和锦哥儿关系不那么好的情况下,会愿意将林如海写的信转交给锦哥儿。

贾敏摇头“不,是我小人之心了。我不该这样怀疑你。”

傅里不自觉地扭了下肩膀,她说话一向直来直往,不愿意和人藏着掖着,但贾敏显然不是这样的性子,而且瞧着,她还有些敏感较真儿

她眼珠转了转,打定主意,以后还是少和贾敏接触比较好

傅里不希望自己的说话习惯给别人带去困扰,更不希望为了别人委屈自己。所以以后少见面,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想着,她便认真地看向贾敏“锦哥儿现在在卫家的族学上学,每月十五和月末各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你若是有东西想要交给锦哥儿,无论带着东西到族学等他放学,然后亲自交给他,还是让下人交给卫家族学的先生,然后转交锦哥儿都可以。你应该知道卫家族学在哪儿吧”

“知道,在定威侯府后街。”贾敏松了口气,她与傅里说话其实也觉得有些不自在。想到傅里的安排,她眼里便不禁浮现出几分感激来,“因为卫家族学的先生是进士出身,卫家族学在整个京城都非常有名。若非卫家族学不收外人,这京城上下想要进族学读书的学子恐怕能踏破定威侯府的门槛儿。”

以前在京城的时候,老爷提起卫家族学,言语间也非常赞赏。

傅里知道卫家族学能有一个进士坐镇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儿,否则她当初才到京城,还没下定决心嫁给卫烆的时候,也不至于眼巴巴地将锦哥儿送去卫家族学,但她没想到卫家族学在京城竟然也有些名声。

贾敏并不是无的放矢之人,更不可能为了锦哥儿就编瞎话来奉承她。

听完这话,傅里对卫家族学竟生出几分好奇。

锦哥儿可不知道傅里对卫家族学产生了好奇心,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与磨合,锦哥儿与族学里这十来个卫家子弟也处熟了,几个年长且一心想要参加下一届科考的卫家子平日苦读圣贤书,自然是不会有太多时间来搭理锦哥儿这个不到十岁的小不点儿的。

但其他几个与锦哥儿年岁相当的卫家子,却在兰哥儿的带领下与锦哥儿处成了关系莫逆的朋友,平日下课之后也会带着锦哥儿到各处去玩,向他介绍一下京城的各处景点和好地方。

可以说锦哥儿能这么快适应京城的生活,除了家里人,这些卫家子也占了很大的原因。

锦哥儿自己上学认真,玩得也认真,这段时间过得倒是相当愉快。

可当傅里成婚约半个月后,锦哥儿却有了一件不大不小的烦心事儿

无他,锦哥儿之前在巴州府认的先生早就到了京城,自然不会没听到傅里与卫烆成婚这样的大事。他品行到还不错,也没想过要借着锦哥儿先生的身份与定威侯府扯上关系,但他却对卫家族学的这位进士相当眼馋,正好他准备参加雍和帝开的恩科,便想要向卫家族学供奉的先生请教一下学问。

锦哥儿自己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可是卫家族学的那位先生在考中进士后没选择做官,反倒接受了卫家的邀请到族学做先生,除了曾经与卫家有过一段恩怨,便是因为他天生性子恬淡,喜欢清静的生活,不喜欢被人打扰。

别说锦哥儿只是那位先生的学生之一了,就算他做了那位先生的徒弟

不,以那位先生的性子,他根本就不可能收徒弟。

所以面对举人先生想要拜见进士先生的请求,锦哥儿苦恼许久,却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和进士先生说。

可这都半个多月过去了,举人先生也急了,已经让人过来催了好几次了。

当初拜到举人先生名下读书的时候,因为天赋出众,先生对他非常喜欢,几乎是将自己的学识倾囊相授没有一点儿藏私。若非如此,锦哥儿也不会进步得那么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