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家连载(1 / 2)

加入书签

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就像是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将本就精神紧绷的众人给吓得崩溃了。

别说是那些本就心中害怕的人了,就算心中没鬼的人,见到有人死在自己面前,那也被吓得不轻。一时间女子尖叫躲避,男人四处窜逃,被带进来的孩子更是哭成一团儿。

有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自己跑了,还留下孩子在原地惊慌大哭。

有些人便想要借机逃出宫殿,却被媚外守卫死死拦在大殿之中,没有半点逃脱的可能。

卫烆没有被那人的死吓到,反倒被这怪象给吓到了。

他下意识就想要往傅里这边跑过来,谁知却被傅里眼神制止,两人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地朝着两位老人和孩子的方向跑去

按说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留在原地不要走动,可是其他人乱成这个样子,两人实在担心他们会误伤了两个老人和孩子。

不过两人才刚抬脚,就听雍和帝一声大喝“你们给我站住,闭嘴”

这大殿是经过特殊设计,雍和帝站在高位上的时候,正常开口说出的话都能传遍整个大殿,更惘论他现在直接大吼出来所有人都听到了雍和帝的话。

帝王的威严不容侵犯,大家愣在原地,顿了一会儿,纷纷下跪。

雍和帝看着大殿众人的种种表现,不由嗤笑一声“亏你们这些人还被称为国之栋梁,只是一点儿小变故而已,竟惹得你们如此失态”

说完冷眼看向撞柱而亡的大臣,冷冷一笑“畏罪自杀罪加一等”

大殿跪着的许多人不禁打了个寒颤,有些想要以死谢罪,让家小逃脱责罚的大臣听完更是一脸灰败,完全没了指望。

说完这句话,雍和帝抬手将外面的士兵全龙禁尉叫了进来“卫烆,带着人将朕之前交给你的名单上记着的那些大臣及其家眷全部抓起来。”

有人心中绝望想要哭闹,却连声音都不敢发出,只能低声抽泣,甚至还不忘捂住自家小孩儿的嘴。

等把名单上的人全都抓起来后,雍和帝犹不满足,视线落在大殿内其他大臣身上“在场诸位,还有没有人贪过国库的银子,若是数额小于一千两,赶紧站出来认罪,只要补上银子,朕赦你无罪;若是超过一千两,也赶紧给朕滚出来认罪并交还贪污银两,朕不能免除你的罪责,却可认你自首有功,将你从轻发落。若是现在不出来,以后被朕给查出”

话没说完,那些没有被抓的大臣中间又抖抖索索地爬出来二十多号人,一个个面色惨白地跪趴在地上,只希望雍和帝真能如他所说一般,对他们从轻发落。

看着殿下跪着的一群人,雍和帝的表情阴沉地吓人

他原以为这些大臣中间还有十来个漏网之鱼就已经很夸张了,却没想到竟然一气儿出来了二十多个。

但他还算是个守信之人,所以就算心里不爽,也让卫烆上前询问他们过往贪掉了多少银子,然后按照各自贪污的银两数量再来定罪。

比起之前那些连税银都贪的大臣,雍和帝给这些大臣定的罪名和刑罚也确实要轻上许多。

许多人松了口气。

雍和帝的表情也有所缓和,因为卫烆上前盘问之后,他才知道,虽然他说完坦白从宽后一气儿站出来了二十多位大臣,瞧着非常吓人,但这二十多位大臣中间,实则一大半的贪污银两都在一千两之内,其中甚至有两个是真的家中情况不太好,被逼无奈才选择了受贿

京城大,居不易。许多读书人就算侥幸留在京城做了个清贵的官儿,也不代表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反倒可能因为京城高昂的物价,而将原本还算不错的生活拖垮。

雍和帝也不是那等赶尽杀绝,对大臣没有一丝怜悯之心的人。

这些贪污的大臣当然是要罚的,但这两个都快要被京城物价给逼死的大臣受到的责罚却最轻,只是在其归还银两之后,又罚了对方两年俸禄,并未撤掉对方职位。

同时,他又在与皇后商量之后,额外吩咐,在这两位大臣没有俸禄的这段时间,特许这二人可以拿着每月的收支账本儿到国库借款,以维持家中生计。

当然,以后都是要还的。

但就算这样,那两位大臣也因此对雍和帝感恩戴德,恨不得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为这一波操作,雍和帝原本都快要破产的名声,倒是挽回了一些。

不过比起他借着自己的万寿节将大臣困在宫里,背地却暗戳戳地派兵将早就将那些犯了事儿的大臣的家给抄了,有大臣撞柱而亡都不能让他心软的“铁石心肠”,这点子好名声实在不够起眼。

只是雍和帝一点儿也不在乎就是了,几个贪污受贿的大臣而已,死了就死了,骂他就骂他,比起国家安泰和百姓和乐,又算得了什么

事情虽然以非常快的速度尘埃落定,可雍和帝仍旧将所有人都留在了宫里

折腾了这么一通之后,宫里早就到了落锁的时间。雍和帝是个讲规矩的人,有时候还显得非常古板,这种可能危及到宫廷安全的例外,他是从来不破的,所以只能将所有人都留在宫里过夜了。

好在他也不打算虐待自己的大臣,谁说不能让所有人睡床,但被子褥子还是管够的。

最关键的是,之前被打断的火锅宴,他也让人另换了一批,大有食材管够,让想吃的人吃到天亮的意思。

是的,雍和帝特指的顾学士。

雍和帝本就是个小心眼儿的人,又怎会不记得最开始顾学士认为宫里的火锅不如周公火锅店的事儿要是两者味道真的有差别也就罢了,可明明所有东西都是同一个厨子做出来的,顾学士那样说,就有点儿下他面子的嫌疑了。

他当然不会因为这么点小事儿就对顾学士如何,但让他多尝尝“宫里的火锅”究竟比周公火锅店的火锅差在哪儿了,却是做的出来的。不仅如此,雍和帝还特地下旨,让顾学士一定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最好作上一首不输之前传遍大江南北的那首诗的作品来。

顾学士“”我可真是太难了。

傅里等人在旁看着,见之前试图通过坑她一把来引出今天重头戏的顾学士被雍和帝这般针对,他们乐得都多吃了好多肉。

因为其他人没有心情吃东西,所以傅里一家子干脆将一家人的位置挪到了一起,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吃得还算开心。

然后傅里便抱着锦哥儿,卫烆则抱着兰哥儿,两位老人也紧挨着他们坐在一起闭目养神。

次日一早,宫门打开,大臣们干脆正想回家,便被雍和帝身边的苏公公通知,今天的朝会,不得缺席。

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得,回什么家啊上朝去吧。

卫烆亲自将傅里并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送到宫门口,这才转身折返去上朝。

半道儿上遇见顾学士,他往卫烆的身后瞄了一眼,笑道“卫大人,你过来的方向不太对啊。”

卫烆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顾学士,皇上让你写的那首不逊于之前诗作的作品,写好了吗”

绝杀

顾学士讪讪地看了他一眼,扭头直接去了自己的位置。

卫烆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无语地摇摇头。

雍和帝做事儿一向是雷厉风行,不会给那些罪臣半点儿反应时间的,所以当天上朝,雍和帝便派了顾学士与卫烆两人离京办差

京城里面的蛀虫是全部查完了,可是那些贪了大头的地方官,如今还逍遥法外呢。

而且比起京城被抓的这几十来号儿人,那些参与贪污税款的地方官的数量可要多多了,每一个府城就算只有十几个,可放到全国,那也有好几百人了,这些人全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瞒报并瓜分税款的事儿,雍和帝不可能放过他们。

至于那些没有贪污,或是将钱扣押下来发展当地经济的,鉴于当时太上皇在位的时候,确实对贪官污吏非常宽容,那些官员就算有心想要上报,恐怕那些贪官也不会伤筋动骨,而只要那些贪官不伤筋动骨,最后收到迫害的反倒会变成这些认真做事儿的人。

雍和帝想清楚之后,便没有计较这些人的自作主张,但也给这些人发了一份邸报,没有指名道姓,却也让他们明白了当今是个什么性子,对贪污又是什么态度,让他们以后再遇上这种事只管向上汇报,不要自作主张。

这些官员见雍和帝没有计较之前的事儿,心里也非常感激

在某些皇帝看来,偷偷挪用商人或老百姓交上来的税款为老百姓做实事儿的罪,甚至比贪污都要大,所以雍和帝对这样的事儿睁只眼闭只眼,自然让他们心生感激。

傅里一行人坐上马车离开皇宫上了街,便发现昨日还热闹不已的大街上,竟然寂静无声,好似整个京城的老百姓都已经消失不见,这京城只剩一座空城了一样。

傅里撩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接到两边果真没有一个摊贩。

她不禁笑了笑,虽然有些意外,但想着昨晚雍和帝做的那些事儿,出现这样的情况倒也是情理之中

算算昨天被抄家的大臣,粗略一数也有好几十个人吧那么多原本高高在上的权贵被抄家,老百姓被这么大的阵仗吓到,不敢贸然出来摆摊,也算是正常。

傅里笑了笑,放下车帘,没有再往外看。

没多久,那些被抄家的大臣的抄家理由,朝廷便让人在京兆府尹大门前贴出了告示,将那些罪臣的罪名和贪污金额都毫不掩饰地写在了告示上。

老百姓这才知道之前朝廷闹出那么大的阵仗,不是有人想要篡权夺位,而是皇上在查贪官。

说实话,老百姓其实并不在意坐在皇位上的人是谁,毕竟皇帝离老百姓的生活实在太远了,不管皇帝是谁,是什么性子,又是什么样的品行,有什么样的才华,老百姓接触不到,自然也就不在意。

可是贪官污吏的存在却关乎着每一个老百姓的切实利益,就算是再傻的老百姓,也知道每一个贪官污吏贪来的钱财,都是从他们身上剥削、搜刮的民脂民膏,也正是因为这些贪官污吏,他们这些老百姓遇到事儿了,朝廷才会没有那么多银子救他们。

若说原本还觉得皇上登基之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抄了那么多大臣的家未免太过冷酷,让人心中害怕,甚至在心里暗暗叫他暴君的话,现在得知这些官员被抄的真正原因,老百姓却完全没了之前的想法,只恨不得立刻进宫冲着雍和帝拍手叫好。

说来将抄家的原因和具体数额公布给老百姓知道,这样的做法还是皇后在与傅里谈话后产生的想法。

雍和帝性子高傲,根本不稀得和老百姓解释自己为什么抄了那些大臣的家,他一向认为,只要朝中大臣知道自己那样做的原因便已经足够。

但是皇后却不这么想。

皇后与雍和帝是少年夫妻,一同孕育过孩子,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彼此的感情早就不仅仅只有男女之情而已。皇后了解雍和帝的性子,也知道他这样做都是为了朝廷和百姓,也就更加不愿意他被老百姓误会。

所以皇后劝说雍和帝,不要隐瞒那些罪臣的抄家原因,最好将这事儿告诉老百姓,好让他们知道,雍和帝究竟为他们做了什么。

皇后好不容易说服雍和帝同意了,却又遇上了一个难题

他们一不可能拿着大喇叭到街上去吼,而不可能给朝臣下令,让他们将雍和帝做的事儿拿出去歌功颂德。雍和帝身为一国之君,若真要这样做了,恐怕就成了所有人的笑话了。

索性在皇后的寿诞上,出于对傅里的欣赏,皇后随口问了傅里一句,然后傅里便提了这么个法子。

皇后原本还觉得这样的做法有些不太好,甚至想着只告诉老百姓那些大臣被抄家的缘由,而不将具体数额说出来

那些大臣贪污的数额太过巨大,若是公布,恐怕会对太上皇的名声造成不好的影响。

毕竟谁都知道,雍和帝上位还不到一年,这么短的时间内,那些大臣就算长了八只手,也不可能贪污这么多的银子。可若不是在雍和帝在位时贪的,那就一定是在太上皇在位时贪的了。

傅里当时还以为皇后不会采纳自己的方法,毕竟贴告示这种事儿听起来确实与雍和帝的身份不符,所以便玩笑般地开口“可若是不将具体数额告诉老百姓,其他人稍微撺掇一下,恐怕老百姓便要以为皇上是随手胡诌了一个罪名,只为了铲除异己。”

既然雍和帝不想毁坏太上皇在老百姓,在史书中的名声,那就只能拿自己的名声给台上填补漏洞了。

那么多银子的亏空,总得有人背锅吧

皇后犹豫了一瞬,干脆将傅里的办法告诉了雍和帝,让他自己决定要不要用。

雍和帝呢,本来对是否将那些罪臣被抄家的原因和数目告诉老百姓相当无所谓,对老百姓是否误会自己也完全不在意,他觉得自己无愧于心就好了。

可等他被皇后提醒,自己若是不解释清楚,不但会让人误会自己是在排除异己,还会为太上皇背锅之后

雍和帝根本没犹豫,立刻就下旨将告示贴出去了

自从太上皇年老之后,他也被太上皇折腾地够多的了,原本就淡薄的父子情份也早就被折腾地不剩多少,他不去恶意毁坏太上皇的名声就不错了,怎么还会愿意为太上皇背锅自己的锅自己背好,甩给儿子算是怎么回事

告示贴出去后,雍和帝在老百姓嘴里的口碑变好后,那些文人也不敢说出诋毁的话了

若是有人诋毁雍和帝,都不用去报官,马上就有老百姓一拥而上,将那慨他人之康的大傻子给真的揍成傻子。

不但雍和帝的名声好了,就连傅里在京城开的那些店也因此受益。

因为消息传开之后,老百姓连带着也打听到了,那些贪官贪掉的银子里面的大半,都是傅里依法缴纳的税银。虽然这些税银也都是她从老百姓身上赚到的,可是她上交给朝廷的这些税银最后也都会用之于民啊。

他们在傅里的店里面花钱吃了东西,本来已经银货两讫,可是老百姓突然知道,自己花掉的银子还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自己身上一部分

到周公美食连锁店花钱,我们赚了啊

傅里“”

谁也不知道第一个这样想的人是谁,将这样的想法宣扬出来给老百姓洗脑的人又是谁,但最后这样的想法确实传遍了整个京城,并大有继续蔓延到全国的趋势。

傅里的周公美食连锁店,再次爆火,赚钱之后,上交给朝廷的税银也跟着增加了几乎是之前的三分之一。

贪官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锦哥儿以前在巴州府的夫子在恩科之前,挑了个时间上门拜访来了。

因为之前在巴州府的时候,傅里与这位孙夫子打过照面,所以她想了想,便干脆亲自出面见了这位孙夫子,并询问孙夫子的来意。

和傅里见礼之后,孙夫子脸上有些尴尬“草民此次前来”

傅里赶紧摆手“您是锦哥儿的夫子,也是我心里敬仰的人,你我之间就是最普通的先生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就不要在意那些俗礼了。您还如以前一样,自称我就是了。”

孙夫子微微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傅里嫁给定威侯之后,便会看不上他呢。

他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不瞒侯夫人,我此次前来是为了给您道歉的。之前傅文锦说是想要报答我之前对他传道受业解惑之恩,所以想要报答于我,我一时受不住他缠磨,也确实想要与陆先生请教一些不懂的问题,所以想法子便提出了想要与他见面的话来。因为傅文锦的身份今时不同往日,陆先生又在卫家族学教书,所以我便想着,这对傅文锦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孙夫子一脸惭愧,“这段时间傅文锦一直没给我消息,我原还以为”他冲着傅里拱拱手,满脸歉意,“后来无意间从朋友处得知,陆先生性子孤僻,并不爱与人来往,就连当初会去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也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做的傅文锦这段时间一直没给我一个确切的消息,想来是正在为我努力,也因为这事儿真的太难。我知道此事后便明白自己误会了学生,便想着上门给他道歉。”

他起身鞠躬行礼,“是我小人之心了。”

傅里没想到孙夫子作为锦哥儿的夫子,竟然还会放下身段给他道歉,不由有些震惊。同时心里也明白了锦哥儿为什么到京城之后,还会对这位孙夫子念念不忘,想要报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