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 / 2)

加入书签

等傅里从宫里离开没多久,宫里就传出了消息,说是义忠亲王唯一的女儿徒妙,已经与一位老牌勋贵家的嫡次子订了亲

这家老牌勋贵与荣国府这样的人家并不一样,他们虽然同样是因为跟着开国皇帝打江山而被封了爵,但在封爵之后,人全家上下都非常有自知之明,说话做事儿也谨守自己本分,若是某一代出了个有出息的子孙,那就倾尽全家之力将人捧上高位,若是整整一代人都没个出息的子弟,人家宁愿全家蛰伏起来,也不会仗着以前功劳与情分作天作地。

总得说来,嫁进这户人家也许不会走到哪儿都被人捧着,但绝对能平安顺遂地过一生。

而皇后愿意将妙玉嫁给这户人家的嫡次子,也是因为这家的嫡次子除了吟诗作对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能,不会招惹是非,但品行非常好,而且性子还非常温柔体贴。

总的来说,皇后能在偌大的京城将这么一个处处合妙玉喜好的儿郎给找出来,并定给了她,是真的用了心的。

在妙玉的婚事敲定不久,秦可卿的婚事也跟着尘埃落定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秦可卿自己的要求,还是皇后看出了秦可卿的性子就适合那样的身份地位,她嫁的人家世不如妙玉的夫婿,但也差不了多少,而且对方还是家里的嫡长子,虽然因为守孝耽搁几年,在守孝之前他就已经考中了进士,只等她嫁过去后就能立刻进入朝廷,最关键的是她未婚夫父母双亡,头上只有一个年迈的祖母,她嫁进去后立刻就能当家做主。

其他人不了解这两人的性子,也许还会在身后嚼舌根,说皇后对秦可卿不如妙玉,但让傅里来说的话,皇后对这两人其实都是一样的态度,而且为她们挑选的丈夫无论是身份性情还是家世等,都是最符合两人要求的,可以想见的是,就算两人婚后生活不够恩爱,她们也绝对不会觉得婚姻生活很难过。

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的日子非常适合定亲,等到妙玉与秦可卿的婚事定下之后,之前与傅里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贾元春与王熙凰的婚事,也跟着定了下来。

王熙凰与她姐姐王熙凤性子如出一辙,虽然贪恋权势,却也有些善妒。

好在她比王熙凤更有自知之明,所以她在上次参加完宴会,与那些对她感兴趣的夫人接触之后,没有选择其中家世最好的,而是选择了一个家世并不算最好,但相貌不错且性子非常软弱的一个人做夫婿。

对方父亲只是五品官儿,可他本人倒是有几分本事,十六七的年纪,已经考中了童生,来年就要下场考秀才,据他父亲说,考中的机会有七八成。

虽然难免因为身份被婆婆拿捏,但王熙凰自己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完全不觉得后悔。

而贾元春不同,也不知道是贾史氏的意思,还是她自己的想法,反正她在与那些对她感兴趣的夫人姑娘们接触之后,再让家中兄弟与那些男子结交一番之后,仍是选定了其中最有权势的一个

对方是四品官儿,真要算起来,贾元春的父亲贾政还没有被流放之前,他的官职都比不过对方。但可惜的是,贾元春嫁进去只是做填房。

与卫烆傅里这般两情相悦,然后才决定结婚的情况不同,那位四品官决定娶贾元春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看中了贾元春的教养,想着将人娶回家之后,自己以后的迎来送往都有人管,不至于出错;二来则是为了

将人娶回家照顾原配留下的二子一女。

傅里与兰哥儿接触的时候,他才三岁而已,根本不记事儿,而且他的母亲还是因为难产去世的,与他根本就没相处过,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母子感情。可贾元春定下的夫婿的原配可不是难产去世,而是重病而亡,她与三个孩子,尤其是长子长女可是相处了好几年的时间,感情相当深切。

最关键的是,这个四品官家里还有好几房妾室,妾室也有好些个庶出子女。

傅里完全想不通贾元春为何会选择这样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比之王熙凰选的那个夫婿可差多了,比起贾敏为她挑选的那个寒门进士更是差太远。

但这种事儿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傅里觉得不好的婚事,对贾元春来说却不见得就真的那么不好,至少比起原著进宫十来年才因为算计与秘密从女官变成了宫妃,成为宫妃后也不得宠,回家一趟之后在宫里就渐渐失了势,最后更是死于宫斗的结局,要好太多了。

傅里摇摇头,没有再管这事儿。

而不久之后,老太太也找到傅里,说是兰哥儿的未婚妻人选定下了。

傅里见过那个姑娘,漂亮,懂事儿,说话直率,家世在四个姑娘当中不算最好的,但也不差,关键是

兰哥儿有好感。

不是年少慕艾那种一见钟情,但在四个姑娘当中,他一眼就相中了那个姑娘,然后老太太就毫不犹豫地将人给定了下来。

然后就是交换庚帖,下聘等一系列的礼节。

因为两家都有默契,约定好了等那姑娘及笄之后再正式考虑婚事,所以两家都不急,将走礼的时间线拉得相当长。

前前后后折腾好几个月,兰哥儿都十三了,他的婚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让傅里没想到的是,兰哥儿的婚事刚刚敲定下来,他就找上了卫烆“父亲,儿子想要上战场”

傅里吓了一跳“你才十三呢,就算想要上战场也不至于这么着急吧怎么也得等你成了婚,等你十七八岁之后再说上战场的事儿吧你现在才这么点儿大,本事也还没练到家,就算上了战场又能做什么呢”

兰哥儿抿唇,一言不发,但他眼中的坚定,却几乎要灼伤了傅里的眼睛。

傅里几乎控制不住,想要起身去找老太太过来打消他的想法。

卫烆似乎能理解兰哥儿坚持,在与兰哥儿对视许久之后,他淡淡开口“你是在认真向我请求,真的想要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

兰哥儿坚定地点了下头。

卫烆皱了皱眉“你现在才十三。”

兰哥儿抬头望着卫烆,小脸相当严肃“可是父亲当年上战场的时候,比儿子还要小一岁。”

傅里急了“你父亲当时的情况和你的情况能一样吗你父亲当时是没办法,只能年纪小小就上战场去拼搏,可是你现在有你父亲保驾护航,完全没必要这么小就到战场上去厮杀啊”

卫烆顿了下,转头看向兰哥儿“我会在十二岁就跑到战场上去,是因为被老太爷训了一顿,说我不如先祖,为了证明自己才跑到了战场上去。但我可以告诉你,才到边关去的前几年,我无时无刻不在后悔。”

就算是在古代,就算卫烆比其他孩子都要早熟,可他当时也不过才十二岁,放在现代指不定小学都还没毕业呢,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战场上以命相搏,甚至随时可能丢掉性命,其中的孤独与恐惧,伤心与害怕是其他人完全无法想象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