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无影,公子无双(十三)(1 / 2)

加入书签

唯独这个问题,我却说不上来,仇人也好,恋人也罢,听起来都不是我想的答案。

见我不说话,脱不花的脸上露出些失落来“你不用回答,我也知道的。见到你手上的坠子,我已经全明白了。”

我不知为何,竟想把那坠子藏起来,脱不花打量着我,赞叹道“你真是个美人。”

她说得直白,眼中有着羡慕,却没有嫉妒。我转移话题道“你能帮我救一救我哥哥吗”

脱不花轻轻地点头“那人是你哥哥你们既然是丹枫哥哥的人,我一定要帮你们的。”

我们都是张家的对头,这句话我却不能和她说。脱不花道“现在府里太乱,要等到明天,我爹爹去找阿剌知院了,我们才好下手。”

我点点头,向她说了声谢谢。脱不花道“对了,姑娘,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我道“我叫云蕾。”

脱不花叹道“你的名字也很好听。”她过来拉着我,我们一起走进内室。这姑娘是也先之女,看起来却竟然喜欢张丹枫,我真有些想说,他不是我的,随意她怎么抢好了。

我们走进里屋,这里的装饰更有中原的风格,更挂着好几条汉人的裙子,脱不花叹道“云姑娘,你如果穿上这些裙子,一定很美。”

她三句话不离张丹枫,神色间失落之意更浓。我道“你也很漂亮。”

脱不花虽然是胡人,却也是个另有风格的美人。她听我的话,笑道“谢谢。”

她的神色又变得忧愁起来“可是,只有美貌是不够的。丹枫哥哥这人我从小就认识他,再知道他不过了。只有长得漂亮,他万万看不上眼的。你一定不止是个美人,就算没有上好的武功,你也一定看过许多的书,他引什么经据什么典,你一听就能知道。他想做什么事情,你也总能猜中他的心思。”

我有些哑然,又道“他难道就没有对你动过心你们门当户对,再合适不过了。”

脱不花笑道“他是汉人,我是胡人,何来的门当户对何况我父亲和他父亲是政敌,他恨瓦剌残杀大明百姓,就算我穿了汉人衣裳,学了汉话,他也从来都不好好看我一眼的。”

她转过头去,竟然无声地哭泣了起来。我不知该怎么安慰她,难道说你放心,我跟他可能也没什么结果的真正适合张丹枫的人,是那位已经领进家门的澹台姑娘

好在脱不花性格并不多愁善感,一会儿她就放下了张丹枫的话题,跟我聊起其他的。我向她讲中原的风景,她听得也很入神,言语间已然把我当朋友了。

我在她屋中躲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脱不花便出去,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她回来向我道“你哥哥我已经叫人悄悄送出府了,就在府后的那片林子里,我爹没来得及审问他,他没什么大碍。”

我向她道谢,脱不花又想起了什么,神情有些纠结,她道“我爹爹这几天来,一直都在谋划着向大明进攻,大概就在明年开春,要向大同进军,云姑娘,你帮我把这消息告诉丹枫哥哥。”

我心下讶异,道“你为了他,要和你父亲作对”

脱不花摇摇头“不止是为了丹枫哥哥,我也不想瓦剌和大明打起来的。”

我扮成脱不花的侍女,出了府,果然在林子里找到了云重,他看起来只是昏迷了,并没有什么大碍。脱不花不能久待,同我告别回了府。

我带着云重回了下榻的客栈,把他扶回房间,云重醒了,猛地坐起来,我给他倒了杯水,把昨天的事情和他说了说。

云重面色大变,立刻下了床“玆事体大,我要即刻回国,面见圣上。”

他忽然回过头来道“阿蕾,你是不是想把这件事情告诉张丹枫”

我道“脱不花原本就是要告诉他的,他应该知道。”

云重冷笑“就算如你所说,他不会对付大明,可他的父亲也不会吗”他一步步地走到我面前,一字一句无比认真地道“也许你不记得家仇,可我希望你能记住,你跟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会让大明百姓家破人亡,人无家国,何来情义”

我并不愿意相信他的看法,我道“哥哥,你跟了他一路,他为人如何,你有看到吗”

云重沉默了一下,竟然叹了口气,苦笑道“也许他不会,可也许,他身不由己呢”

云重临走前,我将寻回来的青冥剑给了他,告诉他我不仅失了忆,而且也早把师门武功忘光了,玄机门若不放心,尽管来废。

我不是云蕾,不想跟玄机门有什么瓜葛。云重拿过剑,低着头一言不发,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独自一人,客栈不远就是张府,我呆了几天,终于呆不下去了。

我该去见一见张丹枫。

我挑了个没月亮的晚上,从后院围墙处翻进府里。但见院中隐隐灯火下,亭台楼榭恍若江南,竟与那幅画里所绘别无二致。

我顺着小路走到尽头,前面是一处小院,我听到里面有人的声音,像是在谈话。

我悄悄凑近,听里面有人道“近来也先动作频频,不断向国主请战,我看他是按捺不住了。”

又有人道“自王振一死,明朝皇帝无心政事,几位主政大臣都被他找借口罢免了,非但如此,他还宠信起王振党羽马顺来,如此下去,大明国将不国了”

另一人道“大明不国,却也是我等之机。主公早就有意谋夺中原,只是不忍战祸起,涂炭生灵。此事于我等是有利之机,该如何做,还请少主示下。”

我听到“少主”那个词时,就屏住了呼吸。然后,我听到了张丹枫的声音。

“中国有难,断无联外御内的道理。”张丹枫的声音不急不缓,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明廷气数未尽,我等若趁人之危,有违天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