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1 / 2)
杨谦在外面和同窗的交际往来,在给了他五两银子去应酬之后,就没再多管了。
他们哪天出去,去哪儿找哪家酒楼,都由杨谦他们自己去商定。
至于在家中的宴客庆祝,第二天花掉十多两银子去买回了菜肉和六坛酒,在第三天的午后,准时宴开六桌。
这次邀请了李仙工家、钟二叔家、管工杨志成和袁宁,以及赵竟和王织匠等二十几个先锋工匠,还有杨家租住的这个小院子的房东一家,热热闹闹地来吃喝一顿。
这次为杨谦考中秀才而摆了酒席庆祝,李绒也来了。
主要是李家全家人,连李经和李线兄弟都带着妻子儿女来了,李绒她若是不来,那就太显眼了。
只不过吃酒席全程,李绒几乎没有说话。
李绒就安静地看着,看着李络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停,活泼得跟只喜鹊似的。
然而,杨谦和杨绦一起,忙着去给客人敬酒应酬,竟从头到尾都没个空闲。
话本子里的男女主,竟然从头到尾都没说上话。
席间,杨绦和杨谦一起去敬酒应酬,游走客人之间尽显游刃有余,把所有的客人都照顾到了,没人觉得受到了怠慢。
热热闹闹地吃喝到散席,然后又客客气气地把客人陆续送走。
不过,管工杨志成有意无意地,落在了最后面。杨绦察觉到了异样,却也不知道是何缘由。
“唉,养儿当如你们三兄弟这般啊,我家那两个小子真是”杨志成唉声叹气地,话说了半截就止住了。
杨绦闻言,心中一转,约莫猜出了杨志成留到最后的大概缘由。
于是,杨绦便顺着杨志成的话,道“俗话说一条虫虫儿、一条路,子孙后人嘛总有老天给安排的一条路的,您大可不必太忧心。
说起来,小子还不知杨管工您家中的两位兄长,是在做甚么营生呢”
至于以前杨温说的,按辈分杨绦应该叫杨志成“爷爷”,相应地就该叫杨志成家中的两个儿子为叔伯。他是没打算遵守的。
杨志成见杨绦说话这般见机,是真的有些羡慕杨温了,养了三个儿子、两个极会读书,还有一个天生人精一样还极会赚钱。
“他们啊,年幼时贪玩没定性,只在学院里上了大半年的学,之后就出来了。如今还在私塾里进学读书。
唉,都是和你家大哥差不多的年纪了,却还没把握下场一试。他们看着吧很是勤奋,并没有那些不好的习性,但就是不见学识长进”
杨志成都说这么多了,再结合今天是为了杨谦考中秀,才摆酒席庆祝,那么他说这么多的意图,也就显而易见了。
杨绦立即想到,他一直想去染作偷师学艺这事。
现在他已经打定主意要追求李绒,那么以前还不确定未来是否要和李绒抢染坊生意的事情,现在就很确定了染坊他就不开了,让给李绒去开。
成了一家人之后,染坊是他开,还是李绒来开,差别就不是很大了。
所以他现在去染作的必要性,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不过呢,如果不太麻烦的话,他还是想去染作看一看的。
杨绦心念电转,面上神色却不显“我虽不如大哥和三弟,那么懂得读书的事情,但我想着吧,就算私塾与学院的先生之间,就算教导和学识水平相当。但同窗的数量和质量,却是不一样的。”
听了杨绦这话,杨志成眼神一亮,显然是正说到他的痒处了。
杨绦继续说“两位兄长既然勤奋,又没有不好习性,那或许是和同窗交流少了我大哥考院试前,每旬的旬假都会去和几个同窗一起切磋讨论,听说如此颇有进益。
学子进学读书最需要专心专注,多半没有时间去体察民生、开拓视野,那么和同窗的交流就尤为重要了,不然不就如闭门造车了吗”
杨志成立即附和“是啊,我也这样想的。同龄同窗之间的想法最相近,互相交流可以拓宽思想,不然光是埋头读书,说不得脑子都读僵了”
“您说的在理。”杨绦神情深以为然,点头附和。
他知道杨志成的意图,但他却不打算主动点破。这时候去上赶着帮忙,就很没必要了。
杨志成今天来,就已经做好了打算,为了两个儿子的前途,他低头一次又如何
“绦小子啊,难得你这么懂杨伯父。”杨志成酝酿片刻,终于说出口“你也知道同窗的重要,那不知可否请你,给你的兄弟们说一说,带一带我家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
杨志成赶紧描补“当然只是将伯父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介绍给你的兄弟们。若是相处之后合得来,那日后就多多来往,交流一些读书心得。若是合不来,又或是没有空闲,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家长,让自家孩子和成绩好的孩子一起玩。
“多个朋友总归是好事,若是两位兄长有空,尽管到我家多走动就是”杨绦看似满口答应了,但其实什么也没有答应。
“那是,那是”杨志成也听出来了,于是尝试着抛出好处“绦小子想来你是最明白的,这学识啊,就是要融会贯通。就如同你先前与我说的,布之一道的技艺一样。不管是读书还是学艺,都是一样,与同窗或同班多多交流,才能学得更快。”
布之一道的技艺若要大成,得要融汇贯通织布、挽花、牵经和染色等技艺。类似这种话,是杨绦以前在杨志成面前,提起他想去染作观摩学习时说的。
所以,杨志成的暗示就很明白了。
杨志成想让杨绦将他的两个儿子,介绍给杨谦和杨谚,然后一起交流学习。好处就是,同意杨绦去染作观摩学习。
当然,就如同杨志成两个儿子,不一定能和杨谦杨谚合得来一样。杨志成暗示的,同意杨绦去染作当幼匠这事,也未必能成。
因为杨志成在这件事上,也只能起到提起建议的作用,就和杨绦只是起到介绍引见的作用一样。
杨绦心知肚明,不过还是笑道:“您说的极对不过,我大哥连同他交好的那些同窗,一共八人,都是考上了秀才的,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如何更进一步,考取举人。
两位兄长与他们在一处,恐怕会觉得拘束,而且各自忙碌的事情不同,恐怕也会说不到一处去。”
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还有杨绦觉得,杨谦的天赋不是格外好,若与杨志成的两个儿子交流,怕会耽搁到杨谦的学习。
不过,杨绦话音一转,接着又说“不过,我三弟也和两位兄长一样,没有功名,一样是为童生试忙碌准备。或许,他们更能聊到一处去呢”
杨志成明白,杨绦说的很对。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一介白身,去混入八个秀才之中,确实不太合适。
而杨绦的三弟杨谚,听说是学院里颇有声名的小神童,与同窗之间也相处得很好。若是两个儿子能和与杨谚结识,说不得还真是最合适的。
“还是绦小子你想的周到”杨志成亲近地拍拍杨绦的肩背,“你看这样可好再有两日你三弟的学院就放旬假了,我让你那两个兄长到家里来找你三弟他们结识了看一看,若是合得来,以后就麻烦你三弟帮忙带一带。若是合不来,那也没办法。”
杨绦漂漂亮亮地答应下来“有何不可稍后我会和我那三弟说一说这事,好生为两位兄长引见一番。若是合得来,我那三弟也就是多了两个朋友,何来带一带的说法就是互相来往、交流读书心得而已。”
这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给杨谚介绍两个人认识一下,聊得来就好好相处,聊不来便不再来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