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2 / 2)

加入书签

  对此田教授没有反驳,因为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释理由。

  “说起来,有个事情我还得好好谢谢你。”

  何雨柱不解的问道:“你老好好的,谢我干嘛?”

  “还不是因为你让我们自行分配那几个温室大棚的蔬菜,再加上这段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发了不少的文章,我们学校在研究温室大棚方向上在国内首屈一指,学校收获了不少的名誉和实惠,所以我现在是院长了!”

  “恭喜您老,田院长您好!”何雨柱搞怪的伸出双手握住了田景文那双粗糙的手。

  “你小子,还真是调皮,不过说实话,在你这边搞研究真省心,不用申请任何的经费,只要花点时间和力气就行了,可是我们这些农业人,唯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体力。”

  “说实话,我都想给你们发工资了,可惜政策上好像不允许,不然的话……”

  “使不得,千万使不得!”田景文吓了一跳,立马拒绝道,他担心真这样的话,会给何雨柱惹来麻烦。

  “这样就很好了,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问我的那些学生,你这里对于他们来说,条件已经算是很好的地方了,我听说早晨都提供免费的豆浆,更别说中午还能加热饭菜,不用吃生冷的。”

  何雨柱知道他这个农场已经很特殊了,经不起更多的改变了,不然的话,容易惹人非议,虽然他也不害怕。

  何雨柱从来没想过搞什么计件工资、超额奖励等被认定为资本主义苗头的制度,至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实施。

  而临时工这个东西也不是何雨柱发明的,因为现在很多单位都存在临时工,所以没有人可以拿临时工的名头来说事。

  但是,何雨柱没有意识到的是——临时工和临时工也是不一样的。

  没有何雨柱的这个工厂之前,很多人是看不上临时工这个工作的,但是自从何雨柱给开出20块钱的起始工资,以及“丰厚”而又“特殊”的福利政策,四方农业机械厂的临时工顿时变成了香饽饽。

  哪怕是轧钢厂,原本厂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大多看不上农场的临时工,但是他们现在和很多人一样,都在等待着何雨柱的下次招聘,毕竟现在工厂每年能提供的正式工名额真的不多。

  何雨柱这边正和田景文聊着的时候,张建设推门走了进来,看到何雨柱也在,立即说道:“柱子哥,正好你也在,咱们有几个温室大棚的发生了病虫害,我正想跟田教授商议下要不要喷洒农药呢?!”

  这个时期,农药还是有的,只是用的相对较少而已,而且农药的名字也很好听——六六六,跟后世直播间喊的666算是一个名字。

  因为其分子式是C6H6Cl6,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氯原子组成,所以被人戏称为“六六六”粉。

  在这个时期,六六六药粉主要用于杀灭果树、蔬菜、粮食作物上的害虫,而且还会被用于灭杀家庭中滋生的虱子、跳蚤。

  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六六六药粉是农业生产和家居生活中的“功臣”,当时被称为“当红农药”。

  六六六粉,是一种有机氯广谱杀虫剂,淡黄绿色,它具有非常强的抑制昆虫胆碱酯酶合成的作用,能够使昆虫动作失调、痉挛、麻痹至死亡。

  甚至还有人使用这种六六六药粉撒在头上毒虱子或者拿它来洗头,也不嫌弃它的味道呛人,其实这个东西是有毒的,但是又有人使用它治好了皮肤病,不能不说很奇怪,只是后来慢慢的被国家禁止生产和销售了。

  何雨柱知道,只要种地,不可能不和病虫害做斗争,但是他还是想尽量不大面积的使用农药来解决这个问题,能物理性解决的,就想法办法物理解决。

  一时拿不定主意的何雨柱只好问道:“田教授,你是什么意见?”

  “你小子这是考我的吗?我的意见就是先看看能不能人工解决,实在不行的话,再考虑喷洒农药,不然会有农药残留。”

  何雨柱没有想到田教授现在就有这个农药残留的意识,他也不得不佩服,不愧是搞了一辈子农业研究的专家。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这个团队的一位学生,根据昆虫的趋光性,研究出一种对付飞行类害虫的方法,使用一种黄色的粘性捕虫板,可以捕获很多害虫的幼虫,大大降低病虫的危害。”

  “当然,这个研究最适合的就是温室大棚这种密闭的环境,露天的应该也可以,但是效果肯定会差上不少。”

  “至于其它的爬虫类,人工手动抓虫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尤其是清晨的时候,虫子的活动频繁。”

  何雨柱忍不住的赞叹道:“你这个学生真厉害。专家不愧是专家,真才实学,童叟无欺。”

  田景文听了之后笑道:“难道还能有假的专家?”

  何雨柱笑而不语,但是他内心想的却是——那是你没经历后世的信息爆炸,假冒伪劣的专家海了去了,专家这个词都变成贬义词了。

  “而且我已经联系好了生产粘合剂的厂家,让他们代为生产一批,过几天就可以到货了,价格也很便宜。”

  何雨柱大手一挥,豪爽的说:“到时候这个粘性捕虫板的钱,我们农场包了,你老也别跟我客气,农场现在特别有钱!说实话我都为怎么花钱发愁。”

  “好!”田景文没有跟何雨柱客气,一口答应了下来。

  至于何雨柱说的有钱,他是相信的,但是发愁怎么花钱,他只能当何雨柱夸大的说辞了。

  晚上回家的时候,何雨柱带了一些草莓回家,大约两斤的样子,这是空间出产的,许晓楠和妹妹很自然的当成是他从农场“买”回来的。

  毕竟何雨柱也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情了,次数多了之后两人是只管吃不问来路了,同时何雨水也学会了不出去乱说话。

  “哥,今天的这个草莓味道跟过年时候的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了?”

  许晓楠也附和道:“感觉更好吃了。”

  何雨柱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草莓也会被吃出不同,只能忽悠:“那是因为这个成熟的更好了,而且管理和施肥方式都不一样,所以才会导致口感上的偏差,这是建设那小子搞的差异化种植研究!”

  何雨柱只好拿张建设来当挡箭牌,不过这个解释倒也合情合理,两人也认同了他的观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