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北渡黄河(1 / 2)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穆彰阿的意思与赛尚阿基本一致,但是他表达得更加巧妙,尤其是将皇帝给摘了出去,仅仅只是说让京城的几十万八旗妇孺迁往盛京,也就让道光并没有过于恼怒。
当然,把几十万八旗迁往盛京也有很大的好处,除了加强满洲根基以外,也能缓解当下京畿的供给压力——清廷为了在前线维持三十万军队,就差把底裤拿出来当掉,若是将来两江的物资彻底切断,那京畿连同前线可都要急眼。
道光皇帝沉默了许久,终究还是点头认可,道:“该迁的还是尽快迁走,将来平定了粤匪再回来也不迟......朕是不会走的。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穆彰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皇帝愿意松口已经是求之不得,其他的根本不用再去想,他连忙跪下道:“奴才领旨。”
时间来到道光二十九年七月中旬,道光皇帝终于下达了一道名为《开垦满洲谕》的上谕,“凡系旗人,各写籍贯姓名,赴户部投递,听候察收。有人才壮健,愿入行伍者,给予粮饷,照满洲一例恩养。”
在上谕中,明确规定从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开始,凡是京中八旗兵丁官佐,除去在八旗新军或是朝廷任职者,其余人等一律不得再领旗饷禄米。无生计者可自愿前往满洲开垦土地,五年内都无需缴纳皇粮国税,且前往满洲者每人会发放二十两银子充当安家费,且这笔钱都由皇帝从内帑银子中支取。
不得不说,《开垦满洲谕》固然让一部分满蒙亲贵极为不满,铁杆庄稼这下是没了。可是对于那些底层的旗人而言,这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在很多人眼里,八旗入关后就开始享受起被供养的特权日子,整日遛鸟斗蛐蛐乃至于抽大烟,但实际上能够享受到这个待遇的八旗子弟主要还是王公贵族、八旗官员以及上层旗兵,真正下五旗的底层旗兵还有余丁,日子过得却相当窘迫。
跟绿营极为相似,底层八旗旗兵也会享受到类似的待遇,即经常遭到八旗将领克扣兵饷,还经常遭到多方勒索,以及一些八旗将领会私派徭役,役使兵丁为自己作挑水、赶车、牧马等事情,在这一点上跟绿营几乎毫无差别。
而由于八旗子弟都属于兵源,因此他们也不能离开朝廷规定的地方去外地居住,就比如各地驻防八旗兵丁不能离开驻地范围二十里,而京城的旗人则不能离开京城四十里,且旗人代表清庭的脸面,除了当兵以外,也不能从事手艺工作,不得到外地经商,而很多丢了军职的八旗子弟往往会穷困潦倒,还被限制了求生的能力。
其次,底层八旗兵丁和余丁会受到在旗旗主的约束,因为从身份上来讲,他们都属于旗主的奴才,因此一旦违背了旗主的命令,结果往往十分悲惨,严重者甚至会被问斩。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底层旗人的日子可谓十分难堪,连温饱都有些困难,如果一旦被人雇佣度日,那就等于甘心下贱,会损害朝廷颜面,将会被削除旗档,流放边疆。
仅仅只是这些也就算了,底层旗人还有一点极为悲惨。
根据清朝定制,八旗兵丁若是遇到战事出战,像马匹、草料、军装、武器都需要自己准备,而顺治十五年规定出征驻防披甲,人各备马四匹,而当时一匹马就价值银十五两,四匹六十两,相当于旗兵中的马甲两年半的兵饷,再加上日常养马的费用,寻常旗兵马甲也多少有些窘迫。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八旗旗兵为了出征,甚至得去借高利贷来置办马匹军械,为此还得典地售房,其中有个旗人叫茶哈儿兔曾记录过这些花销,买鞍辔和鞍笼用银十七两,弓一张和箭二百枝用银十九两五钱,一把刀用银二两,撤袋一副用银十二两,修理盔甲用银十两,光是这些就花了六十两五钱,再加上四匹马需要六十两,导致他不得不出售房屋。
在历史上,八旗高层对底层的压迫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尤其是嘉道中衰期间,当时就有宗室子弟海康、庆遥等人加入了反清起义当中,他们连同宫中的太监一起给天理教教徒带路,杀进了紫禁城,差点威胁到了嘉庆皇帝的安全,后来还是嘉庆特意下旨把他们杖毙在老祖宗恭亲王的坟墓前,才将这件丑闻给遮掩住。
总之,《开垦满洲谕》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给了京城底层旗人一条生路,他们纷纷报名愿意前往关外,总好过真饿死在京城里头。
......
就在清廷求变之际,开封方向的太平军同样也在求变,杨秀清在豫西组织实行的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迅速收到成效,再加上北王韦昌辉筹粮不力,使得太平军处境变得逐渐有些被动,杨秀清只能让北王韦昌辉率领五万兵马东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