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愁云惨淡(1 / 2)

加入书签

在儒家这个问题上,赵源始终秉承着相当谨慎的态度——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不是后世对儒家进行过一次次批判的年代,大部分的精英始终都是从儒家的文化传承中受到启迪,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并不能真正进行切割。

哪怕是在赵源的身边,他所用到的绝大部分人,甚至包括赵源自己,都是出身于士林,也都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想要彻底扬弃并不现实,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赵源只能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去跟儒家合作,从而才有湘湖理学派的投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赵源又不能被理学派彻底左右,因此才会有越秀山学海堂出山一事,目的也是为了平衡,因此赵源也必须像历朝历代的君王一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接纳孔家,而是不是彻底推到对立面去。

当然,就算是要跟孔家合作,赵源也并不打算跟孔氏北宗进行深切合作——他对于北宗实在看不上眼,反倒是南宗存在一定深度合作的可能,况且当今南宗嫡传孔宪堂也是一个心思非常巧妙的人,他没有早一步表示诚心,也没有晚一步进行逢迎,非在这个关键时间不卑不亢地上折,说明这是一个做事很有分寸的人。

“这个孔宪堂声称自己从来没有袭过伪清翰林院五经博士,倒也还算机灵。”

赵源脸上浮现出一丝欣赏之意。

左宗棠笑道:“孔氏南宗过去名声还算尚佳,素知华夷之别,将来殿下驱逐胡虏,行洪武伟业之际,不妨见一见此人。”

他这话的意思也很明显,眼下得正本清源,不光是要把伪清从华夏给清出去,到时候连同孔氏北宗也要一起清出去。

赵源沉吟了片刻,道:“孔氏南宗和北宗之间倒是一桩历史公案,昔日做出决定之人乃胡虏忽必烈,到了今日自然不能算数,将来等到《钦定华夏汉奸名录》和《钦定华夏英杰名录》定稿之时,必须要将这些写上去,以正天下人心。”

反攻倒算,必须反攻倒算!

左宗棠拈须微笑,心中却已经将汉王殿下的想法揣摩了个通透,说到底他们现在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将满清入主华夏二百年来的一切,统统彻底进行否定,再踏上一万只脚,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么做过于极端,但历朝历代无不如此,原因就在于正统性的争夺上,容不得半点的忽视,半点的妥协。

成王败寇,才是斗争的残酷真相,如果今天失败的是赵源,那么他也将会被清廷抹黑成历史上最残暴、最险恶乃至于最为卑鄙的人,会比太平天国的形象还要恶劣。

在这种情况下,儒家调教好了将会是一杆极为有用的枪,当然在利用之前,就必须对当下的儒家进行改造,而改造之前,就得在学术上掌控话语权,还有什么比孔氏南宗更好用的工具呢?

当然,这些改革儒家的事情需要从长计议,必须要有足够的小弟去站台呐喊才行。

“先给孔宪堂封一个奉祀君,另外再加孔宪堂为儒学博士,专门负责修订四书五经。”

所谓的奉祀君,其实是孔氏后裔曾经获得过的第一个封爵,它本是是汉高祖刘邦封给孔子九代孙孔腾,通常来说这个封号都代表着几分特殊含义,隐隐间意味着在汉王府的眼里孔氏南宗才是孔家嫡系,也算是对孔繁灏进行了一番敲打。

.......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初八,京城周边村野的乌鸦和麻雀成群结队地飞过城池,肃然地飞入的紫禁城树枝上和屋脊上,不时发出几声凄惨的啼叫,而当乌鸦安静以后,紫禁城中又回到可怕的寂静,到处是昏暗的宫殿阴影,使得皇宫显得更加阴森。

自从太平军前锋兵力进逼直隶之际,京城便已经开始实行宵禁,在阴森和凄凉之中,挂着腰刀的兵丁们木然地站在重要的街道口,防止任何有可疑的人物进出——就在数日前,太平军派遣来的密探在城内放了一把火,却引起了不少人大呼小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