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后方(1 / 2)

加入书签

秦州。

        此时,在刘玉之的紧急命令下,各地县令早已齐聚一堂。

        他是秦州长史,政令之下,县令们哪敢耽搁,大厅内,一帮官员都穿着县令官服,见到他之后,更是纷纷拱手施礼:“刘大人。”

        “好了,情况紧急,我们不说废话。”

        刘玉之直接开门见山,环视一周道:“眼下,我秦军将士,正在前线与西戎浴血奋战,粮草之事,乃当务之急,若因此而至战事不利,我等官员,皆罪无可恕。”

        他的话,已经非常直白了,众官员闻言,先是互相看了看,接着,甘山县令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刘大人,经州府政令,眼下荒田才刚刚开垦,而开垦之时,又不在春耕季节,相当于今年各地百姓是没有收成的,尤其我县,百姓口粮都尚且不足,即便展开强征,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啊。”

        他话一说完,刘玉之便道:“强征必惹民怨,民怨一起,则不利于秦地以后的治理,更重要的是,百姓若无吃食,恐会引发部分动乱,因此,我们需找一个折中的法子。”

        “大人的意思是……”有官员问道。

        刘玉之道:“以前各县,多有豪强兼并良田,这么多年下来,他们剥削了多少百姓,从他们身上出!”

        “可这……毫无理由啊大人。”甘山县令道。

        刘玉之看了他一眼,正声说道:“家国有难,这就是理由!你们是官,他们再有钱有势,也是民,能听懂本官的意思吗?”

        “这……”

        甘山县令还想说什么,可刘玉之已是再次说道:“考虑到甘山的情况,两千石,有没有问题。”

        “大人,这。”甘山县令有些急了。

        结果刘玉之不等他说完,便抬手止住了他,继而又看向了阳平县令:“阳平县,三千石,有没有问题。”

        他如此直接,语气不容置疑,阳平县令不由咽了口唾沫,偷偷看了看刘玉之的脸色,接着弱弱道:“是……是,下官遵命。”

        “榆林,两千石……”

        他一一安排任务,等到凤阳县的时候,其县令江仪却抢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长史大人,凤阳县,可出一万石粮草。”

        什么?众官员闻言,都忍不住朝其看去。

        要知道,现在的秦地是非常穷的,百姓没有收成,荒田刚刚开垦,搞千石粮草,已经很吃力了,可江仪却张口就是一万。

        刘玉之也忍不住看向了他,不过却并未说什么,而是点头道:“好,既然江大人有如此信心,那本官就拜托了。”

        说着话,他又扫了眼众人道:“记着,此事万急,不可有任何懈怠,如未完成州府之交代,诸位自己向太守大人辞官吧。”

        这……众官员闻言,纷纷忍不住喉结滑动,暗吞了口唾液。

        “现在都各自回去,速速筹备。”

        “遵命——”众人施礼而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