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深度解析开发模式(2 / 2)
王魏在看过杨振宇的报告之后,私底下也去详细地了解了这个开发思路,从市场上已有的旅投案例来看,存在很多问题。
杨振宇只用了两句话就把这些问题概括了,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王魏露出了欣慰地表情,果然还是那个喜欢给人惊喜的年轻人,同时对杨振宇的信心又增添了不少,只要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案。
意味着华阳集团的这个开发项目将会在同类案例中突出重围,让人耳目一新。
杨振宇留意到王魏的表情,回头对他微笑了一下,接着道:“刚刚提到了开发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解决办法。
农耕文化产品开发的最终结果是将无形内容有形化,将抽象的精神内涵物质化。
我认为适于研学的农耕文化开发工作要在以下原则的基础上开展:提升产品文化内涵,融入文化创意元素;以实践体验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动静结合;建立体验的长效机制。
结合先前我讲到的消费市场,我把开发模式总结成四个字,游、娱、食、住。
首先是游,关于农耕文化的表达形式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目前开发现状的静态主要是反映农耕生活用具的实物展示及文字图片的展示。动态主要是以视频、场景模拟、情境再现等形式再现农耕生产生活的风貌。
动静结合的路径是开发思路的出发点、切入点。我们要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寻找更直观的体验模式。例如岁时文化作为我国农耕文化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将节气与农事结合,具有浓郁的民族内涵。实践中,以岁时为时间轴,物候、民俗与农事生产结合开发,同时需构建集“参与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场景展示、实践场所及人文活动场所。
然后是娱,农耕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民俗与节庆文化,不同地区有不同民俗活动,包括我们杨家湾村,完全可以借助青江县的民族文化特色,还原当地农村传统的原汁原味的节事活动,强化现场感,让游客作为体验主体参与感,唤起游客们的乡土情怀。以春节为例,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春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习俗体系。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种仪式被简化。娱乐活动的开发可以再现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活动。
接下来是食,在立足地域、就地取材原则的基础上,与农业生产实践体验活动结合,与文化习俗中的饮食习俗结合,将自己参与的收获变成美食,让游客体验传统饮食的同时获得收获的满足感。
最后是住,这一部分既是项目接待基础设施,也是体现农耕文化的组成成分及载体,各地区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例如杨家湾村的吊脚楼,完全可以采用改旧是指导方针,而不是按照你们仿古重建的做法,会丢失很多乡村、人情味。”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