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上报纸了(1 / 1)

加入书签

林锦鸿直到黄昏时分浑身乏力的感觉才消失,人也精神了许多,期间又服了一次药,算是药到病除了。吃过晚饭,去了西山疗养院,探望了下爷爷,两人也没聊多长时间,大约只有五分钟左右,林锦鸿见爷爷精神不济,便出来了。两人聊的是林系的事,林老爷子一再告诫林锦鸿在未来两三年内不要离开嘉州市,一旦离开嘉州市,林系为林锦鸿造势以及林锦鸿自己之前的努力就会白费,而且林锦鸿将来的前途也堪忧。

不须林老爷子千叮咛万嘱咐,其实林锦鸿对于这个势已经看得很明白了。不过林锦鸿还是问了一句话,“假如唐家苦苦相逼,让我离开嘉州市,我是不是可以利用林系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造势?”这个问题看起来像是一句废话,但他这么问是有深意的。

林老爷子当时没怎么考虑,很是肯定的点了下头,然后他那略显的有些浑浊的双眼看了下自己的孙子,沙哑的道:“既然你准备接手林系了,林系自然是你的东西,你想要怎么用就怎么用,何须问我?”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歇息了下,“你也知道的,林系是我半生的心血,林氏基金是我一生的心血,但如果让我放弃一样,我会舍弃林氏基金而不会放弃林系。我也知道,你是不会让我失望的……”

林锦鸿没有拍着胸脯保证什么,他也不需要这么做,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自然是要走到底,也要走出个样子来。林系不但是爷爷半辈子的心血,更是许多人的期望,自己不能让跟着自己的人失望,期待自己的人失望。林锦鸿也从爷爷的话中得到了一些信息,自己这次接手林系是全盘接手,没有保留余地,也就是说自己接手林系后不是爷爷和周老爷子的傀儡,自己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个是重要的信息,也是林锦鸿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如果自己接手林系后,林系第一代和第二代不放权,那接手跟不接手有什么区别的。林锦鸿是在意权力,而是不希望有那种缚手缚脚的感觉。自己接手林系后,估计爷爷和周老头就真正退居幕后做个闲居老头了吧,这样也好,两老都已经七老八十了,拼搏了一辈子,也是时候该歇歇了。林锦鸿从病房里出来,感觉有些轻松。

回到了香山别墅,老妈孙晓梅嘘寒问暖了半天,林锦鸿忙活了半天总算应付过去了,林锦鸿又去看了下奶奶,奶奶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特别是爷爷这次病情恶化,最担心的莫过于她了。这次她终于还是病倒了,不过她跟林锦鸿差不多,倒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偶感风寒。只是她毕竟人老了,不像林锦鸿正当年轻,又练过十几年,恢复这么快。

第二天,林锦鸿离开了京城,回到嘉州,本来嘉州市的官员以为这次林家肯定是出了大事,不然林锦鸿也不会急急忙忙的连市委常委会议都只开到一半就回去了。因此林锦鸿在京城应该会呆上一段时间,没想到不到三天就回来了。让大家大感意外,尤其是市长唐商伊,他从唐家得到消息,这次林锦鸿急急赶回京城,应该是林老爷子的病情恶化。唐家甚至已经做好准备,如果确定林家的老爷子病情恶化没能好转,一等老爷子过世就展开川省的布置,尽量想办法挤林锦鸿出嘉州。唐家时刻准备着,只是唐商伊看林锦鸿回来,便知道林老爷子应该没什么问题,他有些失望同时也有些庆幸。

说到底,唐商伊没有做好准备,他不像其他人,他是呆在嘉州的唐家人,对嘉州这里的一切自然感觉的清楚。林锦鸿在嘉州的时间或许不长,但是声望却很高,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官场上,这跟高宝伟那时候的是完全两样的,高宝伟在嘉州时几乎是一个人说了算,成了土皇帝似的人物,但是绝对没有得到人心,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场,对高宝伟都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所以林锦鸿一来,高宝伟势力就土崩瓦解了。

而自己来嘉州这么长时间,林锦鸿的势力不但没有土崩瓦解,反而觉得自己在嘉州越来越孤单,跟光杆司令没什么两样。唐商伊始终想不通这个问题,林锦鸿对自己的控制并不严格,对嘉州市官场控制也不严格,怎么反而自己得不到人心呢?

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想要发动,唐商伊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一成的胜算,他心中没底,这是他庆幸的原因。时间慢慢过去,将来到底怎么发展,唐商伊并不清楚,不过将来总是有希望的。所以,唐商伊的希望在将来!

林锦鸿回来,杨再起等人齐齐的松了口气,林锦鸿找过曾均可,要了那天的市委常委会议记录看过之后,发现没什么问题,唐商伊基本上是按照既定议题进行的,林锦鸿询问了曾均可会议当天发生的相关细节。曾均可将当天的事情说了一天,林锦鸿得知自己在离开后不久,唐商伊也曾离开过会场一会儿,林锦鸿猜测是唐家打来的电话,向唐商伊说明京城局势的,对于这个问题林锦鸿倒没怎么觉得奇怪,唐家对这个应该早就知道了的。

“书记,前日的《人民日报》您看过了吗?”曾均可见林锦鸿没有其他问题,突然小心翼翼的问道。林锦鸿微微一愣,问了句有什么问题吗?

“书记,前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其中就是有关书记您和我们嘉州市的。书记您先等等,我马上去给您找那份《人民日报》来,我觉得那个记者写的很好呢!”曾均可说完急匆匆的离开了书记办公室,过了不长时间,他手中拿着一份报纸重新进来。“书记您看!”

林锦鸿闻言被勾起了兴趣,忙接过看了下,曾均可所说的文章在第二版,题目是《党和国家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年轻官员?》说的事是嘉州市经济一年来的发展,谈的是林锦鸿的为官之道,切入点是陈方刚之事,很小,却能以小见大,林锦鸿一看到这个便知道这文章是谁写的了。在小吃街有过两面之缘的那位中年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