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好人易中海(1 / 2)

加入书签

沈庆生脚下踩着一个竹筐,手里握着搪瓷缸子坐在装备处的门口。桌子上放着一盘土豆烧鸡块和一叠花生米。地上空着2个西凤酒的瓶子,和季二良对饮起来。

“这也太霸道了,简直比擎天柱都牛逼。人家在外面都快活不成了,六哥在农场里都能保持着两天吃只鸡的用餐标准。”

周文忠透过平面玻璃看着这一切,嘴里叹了口气,双手揉搓着一团纯白面剂子,拉伸之后摔在面案上啪啪作响。

“六哥要的油泼面好了吗?”

“马上就好,锅里的水刚烧开。就这么一会儿你都问3遍了。你还怕我偷吃生面啊?”

“误会了不是。”

马游和掀开铁锅盖子瞅了瞅,又检查了一遍配菜。

“还缺点啥不?我去别的营地给你淘换。”

“大冬天的我要小青菜你能给我弄过来啊?再有5分钟就得。”

周文忠切了点白菜上的青叶子,扔在锅里烫了一下之后垫在大瓷碗中,摔扯好的宽面丢进锅里煮熟后扣在碗中。从空间里捏了点白胡椒面和花椒粉撒了上去,又捏了一撮盐。最后把铁锅抬下来,右手拿起装着2两油的铁勺子放在炉子上。

“刺啦…刺啦…啊切…”

周文忠赶紧开窗通风,顺便把做好的3碗油泼面,通过窗口递给外面的马游和。这厨房里都快待不住人了。

“呼…好悬一口气没憋死我。”

沈庆生手上拖碗,筷子挑着宽面吸溜了一口。

“咳…咳,特么的被呛了一下咳…”

“你不吃点啊?”

“不吃,回头把胃给撑大喽,以后就再也吃不饱了。”

马游和劝了一句就不再说话。周文忠走到院里的太阳下,双手交叉握着自己的胳膊肘,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弯腰时手肘要做到挨着自己膝盖。

沈庆生喝着酒看着周文忠的动作,抽了口烟说道:“踢、抽、盘、跪、过。”

“扇腰、盘腿、钻子脚,长腰、抽腿、盖步踢。”

“呵呵,你这也不是天津跤啊。我瞅着倒是像以前宫里善扑营的基本功路数。你师傅谁啊?”

周文忠双手握着一块石头,举过头顶来回转着手腕答道:“王文海。”

“不认识。”

“我师爷倒和你是本家姓。”

“是吗?你说出来我听听。”

“沈友三。”

“呵呵,自打他在民国时期打败了日本柔道高手,获得了跤王的称号。从那往后只要是个练摔跤的人,就自称自己是他的徒子徒孙。”

“或许是吧。”

“要我说你就别练了,瞅你这副小身子板。再有技巧也没用,你应该多吃饭增增膘。”

沈庆生边喝酒边欣赏周文忠的才艺表演。

季二良点评道:“你看看人家锡林郭勒那帮练摔跤的,一个个的身高2米左右体重200来斤。你再看看你,穿着棉鞋还不到1米7,体重有100斤吗?给你再多的技巧也没用,人家拎你跟抓个小鸡崽似的。”

“人家顿顿吃的是牛羊肉,我从出生下来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根本就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

“民国24年的时候,咱们有批武林高手去偷袭小鬼子的一个步兵连队,当时去了足足2200多人。还是趁着天黑才动的手,结果就回来了6个人。再经过一番治疗,最后只活下来了2人。从那以后就没人练这玩意了。”

看周文忠不接话茬,马游和说道:“都新社会了,所以你得玩儿枪。你不信的话就拿10斤全国粮票往乡下去一趟,人家连手榴弹都能换给你。”

“再说吧。”

季二良借着酒劲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到周文忠跟前。左手攥着周文忠的领口,右手抓住周文忠的腰间棉裤。

腰部使劲带动臂力猛然往上提,周文忠毫无意外的被他举过了头顶,转了一圈后轻轻把周文忠放在地上。季二良叹了口气摇摇头。

沈庆生看后也撇撇嘴,并且加快了吃饭速度。刚端上来的饭菜,这才3分钟就没了热乎气。

与此同时三大妈敲开了易中海家的房门,一大妈满脸热情的把杨瑞华让进屋内坐了下来。

“阎老师这事儿咋样了?有什么说道没有?”

“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那就好那就好,今天解成这孩子也跟着下乡去了。等他从农村回来后,组织上就会给他安排个工作,弄不好就直接把他安排进大厂子呢。到时候你这个当娘的就彻底熬出来了。

唉…这么多年你也真是不容易,阎老师整天光顾着忙活学校里的那点事。家里的这一大摊子全靠着你支应。我们家老易还说你是位铁娘子!你要是能进厂工作,估计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就得颁给你。”

一大妈客气的又给倒了杯开水,拍了拍三大妈的手,拿起笸箩中的针线开始缝补袜子。

“他一大妈,易师傅他们厂里的工作任务重吗?”

“今天估计得比平常晚点下班,毕竟这才过完年没几天,全厂上下都得赶紧检查机器。这不是嘛,今天中午回了趟家就又出门走了。老易今天得先去了街道办一趟,在咱们院今年下乡人员名单上签字。然后回家拿钱又去了趟储蓄所。钱放在家里不安全,还是存起来最安稳。”

“啊?”

三大妈听后站了起来,嘴里借钱的话都没法说出口。

“存起来了?”

“是啊,我们家老易的这点工资压根就不是啥秘密。工厂里他的那些困难徒弟们张张嘴,老易能不往外掏两个子儿嘛?这些事儿就不提了。这么些年我们两口子在院里,除了要照顾后院的老太太,还得贴补到东旭这孩子身上。你也知道他那个农村媳妇没粮食定量,连带着俩孩子也得跟着吃溢加粮。还有院里的其他住家户家里遇见了困难,我们家老易是那种装瞎的人吗?

也幸亏老易他在58年考上了7级工,打那以后我们家的日子才过的宽敞些。这几年下来,我们两口子也攒了200多块钱。

再者说了,我和老易这么多年也没个孩子,所以不得留点养老钱啊?你说对不?

这种心里话我也就是跟你说说,咱们姊妹俩在院里这么些年的处下来,你也知道我的为人。就连老易还经常数落我呢,说我这人说话之前不过脑子。唉…我就纳闷了,存点养老钱不是应该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