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薛家父亲46(2 / 2)

加入书签

        但如今薛淞已经跻身于文臣集团中,看得出来,他是极力想要和武勋们撇清关系的,连王家也不想多理会,自己又命不久矣,再想笼络他,那基本是没可能的了。

        贾代善只得叫来贾政,嘱咐他,薛淞是个有能为的,他们之间好歹有王家这层关系在,不可疏远了关系。贾政素来喜欢与读书人来往的,自然是欣然应承下来。

        他又让人唤来贾敬,道他必会向永明帝解释辩白他的行为,但他也要韬光养晦,暂且蛰伏几年,千万要忍耐

        在贾代善病重之际,他用颤抖的手,给永明帝写下了一份遗折,回忆了君臣之间点点滴滴的往事,言语之间,倾注了不尽的怀念、不舍和满腔的忠诚,为贾敬辩白解释,贾家人首先都是忠诚于皇上的;又诉说了对自己儿子不肖的遗憾,长子平庸,也不知能否守成;次子虽生性仁厚认真,但读书上天分有限,他实在不能放心!只恨自己寿数到了,不能再效忠陛下

        永明帝看着这份泪痕斑驳,笔触无力的遗折,心中也是大受震撼。先荣国公在世时,贾代善经常随着父亲入宫,他们少年起便相识。数十年的君臣相处,情非泛泛,何况,贾代善是为了救驾平叛而伤重的,委实是大功臣。他如何能让他没个下场,不能瞑目?

        贾代善病逝。

        贾府接到了永明帝的旨意,在通篇的褒奖之后,诏书上,永明帝诏令由朝廷给贾代善办理极隆重的丧礼,给荣国府颁下了丰厚的赏赐,给贾代善拟定了上佳的谥号:忠襄!荣国府由贾赦承袭,爵位为一等将军,只降了一等,而非通常的降三等袭爵;但同时永明帝还给了贾家一项大恩典:贾代善的次子贾政,品性敦厚,赏赐于主事之衔,入部习学,以恤忠臣。

        永明帝依旧对贾家恩宠有加,贾家上下也因此安心了不少。薛淞平日里不怎么与贾家亲近,但此时也不能不代表薛家来上香祭拜。贾政见到薛淞,眼前一亮,连忙上前来招呼。薛淞只管行礼安慰,并不与之如何亲近。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态度也不会显得很突兀。

        等贾代善的丧事完结,也到了这届进士结束观政,正式授官的时候了。薛淞在观政时期内表现卓异,又展现出了多样本事,几个部门都争着要他,吏部索性允许他自己选择。

        吴侍郎本想让他进翰林院,那是非常清贵的所在,与皇上见面的机会多,有自己暗中出力,不愁不会在永明帝面前留下好印象来。

        薛淞婉言谢绝了,他向吴侍郎分析了自己的优劣所在,在翰林院这样众贤荟集的所在,他的学问和文章就会显得非常逊色,会被压制为凤尾,成为垫底的那一个,哪里还能出头?

        他还有自知之明,和那一众古代精英比拼心机手段,他也是要认输的。他的长处,是得益于现代社会赐予的超越这个时代的眼界视野和科学知识  。

        最后,薛淞选择了户部,他观政时在这个地方呆的时间是最长的,与同僚相处得也甚好,熟门熟路的。户部很高兴地接收了薛淞,又能做事,做人也很不错的新人谁不喜欢呢?薛淞进了先前的度支科,成为主事。

        因着贾代善的功劳和遗折,永明帝没有追究贾敬,但对宁国府的态度是远不如荣国府的。贾敬去了礼部,但礼部的尚书侍郎们本就嫌弃武勋,又忌惮着贾敬与忠义亲王的关系  ,对他非常冷淡。他们商量了一回,打发贾敬去了膳部,那里是掌管膳食、牢狱、典礼及制作官服印信等事务,十分的繁琐单调,在礼部里算吃力不讨好的边缘部门  。

        吏部却有些为难了,贾政该如何安排呢?他连一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有,怎的能一步登天,成为六品的主事?这官职,连三甲进士和有些排名往后的二甲进士也不能得呢,偏生圣旨中说得明白,入部习学,那连内务府这等可以通融的地方也不能安排了。

        最后,礼部把贾政派去了工部,工部主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在六部中地位是最低的,这负责全国的工程建造,有没有功名,那也没什么关系吧?

        于是,贾政便被分派到了工部,兢兢业业地每日去衙门点卯,浑浑噩噩地过了许多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