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宫中消防(1 / 2)

加入书签

朱宸濠和严嵩二人,就在奉天殿旁确定下了加装避雷装置一事。

在做出最终的决定后,朱宸濠便打算让停住的队伍继续前进。

不过这个时候严嵩却又开口说道:

“陛下,宫中天火的问题虽然算是解决了,但地面上的火却也不能不防啊。”

“地上的火,那原因可就多了,即便再怎么小心谨慎,  但只要涉及到人,就总会出现疏漏的。”

朱宸濠对走水这种灾祸也是颇感无奈。

天雷可以靠避雷装置来防范,可他所处的这个时代又没有电,照明只能靠灯火蜡烛,冬天还需要火盆来取暖,在这满是木头的紫禁城里,  哪有可能做到完美规避失火风险的。

更何况就算以后发展出来电力,不也还有电线短路的可能么。

在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现代社会,电线短路都有可能引发大火灾,更别说以木质建筑为主的皇宫了。

“还请陛下宽心,老奴一定让宫中那帮下人小心谨慎。”

听朱宸濠说起人的问题,身为紫禁城里所有宫女和太监中地位最高者,刘泉赶紧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心竭力,管理好他那些手下的。

“皇宫这么大,刘公公千万留心啊。”

严嵩也跟着对刘泉说了一声,算是个提醒吧。

“严侍讲放心,咱家对宫中用火管得极细,防范更是从未大意过。

就拿那些门海来说吧,我怕里面的水少了,都是每过几天便派人前去检查一次的。”

老太监则抬手指着紧挨着奉天殿的一口巨大储水缸说道。

这种每一口都能储水三千多升的大水缸,就是为防失火而专门设置的太平缸。

宫里则称其为“门海”,意为门前有大海,这么说也就是想以之来震慑火神。

当然,不管叫啥,都只为图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宫中真失火了,  大家能舀出里面的水来救火。

可这种水缸太大,真要用到它时,往外舀水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往往等你找来器皿把水从里面舀出来,失火的建筑也都差不多快没救了。

而这种聊胜于无的太平缸,紫禁城里一共有三百多口。

看着老太监用手指着的太平缸,严嵩一边微微摇头一边对朱宸濠说道:

“陛下,您应该知道激桶吧。”

“激桶我当然知道,不就是‘水龙’么。

康熙时就在宫中设立了激桶处,那应该是紫禁城里最早的消防机构了。”

朱宸濠听严嵩提到激桶也是眼前一亮,立马问道:

“怎么,你能把那玩意儿做出来?”

“激桶原理很简单,就是杠杆带动活塞,将里面的水通过铜管喷出,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严嵩随口就将激桶的原理说了出来,看得出他是真能将这东西做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