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军校选址(2 / 2)

加入书签

由于现在北京城还没有扩建,  南城之外自然也就没什么建筑。

所以朱宸濠才能在正阳门外规划出一片商业街,并建起了华夏大剧院。

王守仁和严嵩所选定的崇福寺西边,而今也还是一大片的空地。

历史上,嘉靖在扩建北京城后,倒是将这一片地也圈进了外城的范围之内。

不过就算如此,那个地方对整个北京城来说,也仍是一处极为偏僻之地。

在嘉靖朝,即便已属于外城,可竟然还存在着不少的坟地。

除了坟地,还有大量菜园子和臭水坑。

另外,那里还分布着几十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作坊。

因此那一片在历史上也被称之为白纸坊。

而造纸作坊的出现,也是在外城墙修起来后的事了。

至于此时此刻么,一家造纸作坊都还没有。

那里,只有大大小小的坟地。

那个地方坟地多也正常,因为它就位于城南宣武门附近。

而宣武门在明清两朝,都是用来杀人的地方。

在清朝,宣武门外就是赫赫有名的“菜市口”。

选择在这种地方建军校,倒也能锻炼学生的胆量。

只是说起来也奇怪,就算是现代的那些大型医院和学校,它们所用的土地,似乎很多之前也是坟场。

这也使得学校成为了灵异小说和恐怖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场景。

王大圣人选这个地方,想来主要还是因为此处够大也够偏。

闹不闹鬼啥的,肯定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朱宸濠一听王守仁和严嵩选那里来建校,心中还挺高兴。

毕竟像这种地方,以后就算想要开发也必定非常艰难。

对老百姓来说,但凡有得选,都绝不会跑去那儿居住。

军校建在那里,倒是解决了这片土地的使用问题。

于是,朱宸濠立马就将那一大片地全都批给了陆军军官学院。

“王卿、严卿,你们先将那片地平整出来,尽快让其达到训练用地的水平。

至于校舍这些可以慢慢建,在此之前朕会找地方作为学校的临时教室和宿舍。”

朱宸濠不可能等学校整个建好之后才开始招收学生,因此他决定两不耽误,在建设学校的同时,也开始为大明培养未来的军事人才。

这样做第一批学员肯定是要辛苦一些的,但也无非是学习的地方离训练的场所远一点儿而已。

对军人来说,这倒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朱宸濠这么急,也是因为在他的计划中,学校的第一批学员并不需要天南海北到处去招。

其主要的来源,就是京军中的那些年轻将校,以及一些在扫盲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士兵。

当然,还有他的那两个便宜儿子。

也就是说,只要有了场地,便可以直接开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