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换武器及改制(2 / 2)

加入书签

至于其余授衔的军官,则基本上都是按照他们之前职务来的。

几个师长都是统一的大校衔。

之所以会有这个后世大多数国家都没有的军衔,当然是因为大明所采用的这套军衔制度,完全照搬自新中国的缘故。

军中少将倒也有几个,不过在军队扩充前,最多也就能指挥两三个师而已。

现在才刚开始搞这一套,对这两支部队进行改制,也是为了拿它们来做试点,以发现存在的问题。

既然实验的性质更大,那有些地方看着不太对也很正常。

想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制度也将越来越完善。

龙虎军将武器换成燧发枪后,训练跟之前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区别。

虽然身体训练还是有,但不再强调个人的武勇。

提得最多的,则是纪律性。

每一个士兵,都必须严格按照军官的命令行动,做到令行禁止。

队列训练的时长大大增加。

这也是因为在燧发枪时代,所能依靠的只有密集火力。

没有队形,胡乱开枪只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为了更好地指挥士兵作战,朱宸濠还听从严嵩的建议,引入了小型军鼓。

这也是学习欧洲燧发枪时代的作战经验。

欧洲那个时候,士兵都是听鼓声来做每一步行动的。

而大明的鼓一般都十分巨大,在鼓舞士气这一块上倒是极好,可若论具体指挥士兵前进后退,装填子弹以及开火,就不那么便利了。

严嵩作为陆军军官学院的前身——将校培训班的负责人,在龙虎军全员装备燧发枪后,当然得经常前往军营指导一下。

毕竟之前在培训那些将校时,教得更多的还是理论方面的知识,实际操作少之又少。

这也是因为之前就算把所有将校集中在一起,数量也没多少。

更何况当时还是分批次培训,每次前去上课的根本就没几个。

那点儿人,别说演练阵型了,就算方阵都没法组成一个。

因此严嵩也只能辛苦一点,时不时的抽空去趟兵营现场教学。

燧发枪兵在前期也就训练一下阵型,以及装弹射击之类的。

等这些练得纯熟之后,便可加入骑兵和炮兵,以及车兵进行多兵种综合训练了。

这恐怕需要不短的时间。

不过就算所有训练的时长加在一起,也远比培养一个弓箭手、长矛手之类的时间短得多。

按照历史上那些欧洲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概几个月到半年左右便能形成战力了。

朱宸濠虽然不像严嵩那样跑得勤,但只要能抽出点儿空来,便会前往军营视察一下。

而他每次去都会比前一次有更多的惊喜。

因为随着严嵩他们的努力,军阵是越来越整齐,士兵对火器的操控也是越来越熟练。

一想到不久之后,自己便能率领这两支部队横扫草原各部,朱宸濠也是大感振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