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正式开学(1 / 2)

加入书签

军校,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早就出现过的。

按照《孟子·滕文公》里的记载,早在夏代,就有了专门招收贵族子弟,教授御、射等科目的军事学校。

不过夏这个朝代的记载太少,甚至有许多人都不承认它存在过,  所以这个朝代到底有没有军校就更难证明了。

夏朝虽然是个迷,但其后周朝春秋战国时,一些国家倒的确有设立了跟夏代类似的军校,只不过规模比较小。

宋朝时,仁宗庆历三年设立了“武学”,仁宗皇帝想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武官选拔制度,为大宋源源不断地培养军事人才。

然而,宋朝重文轻武的习气到了仁宗时已然成风,  所以根本就没人愿意入学成为军校的学生。

于是这所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军校,总共只存在了九十来天,就因为没有学生而关门大吉了。

大宋后来虽然跟辽国基本上没了冲突,但在跟西夏的战争中,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少有胜绩。

由于打得实在是太难看,于是神宗皇帝又在熙宁五年重开“武学”。

神宗之所以会重开军校,也是因为王安石提出要“求专门,兼文武”。

王安石当政时,还以《武学七书》为教材,设立武学博士等官职,教授学生各种军事知识。

这也算是王安石变法的一个成果吧。

而王安石变法的坚定支持者,就是神宗皇帝。

所以神宗一朝,在东京汴梁设立的军校不但开得红红火火,还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

可惜,随着神宗驾崩,王安石的变法也宣告结束,他本人也跟着被保守派打倒。

失去了王安石的支持,  军校也就跟着开始走下坡路了。

北宋灭亡后,南宋孝宗或许想要重振朝纲,于是又开始重视起武学来。

他为此还专门设置了武学国子员。

宋宁宗则在各州的州学设置武士斋舍,相当于在地方学校开了个武学班。

这种班,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系统的教学,至于学生到底能学到什么,也只能看地方老师的个人能力了。

想来更多的,也只是学到点儿武艺罢了。

这样的武学班,应该还称不上军校。

而且,就算这种武学班也没能坚持下去,没多久便废止了。

南宋都拉胯成那样还不重视军事,其灭亡也是在情理之中。

明朝初年,也曾设置过武学。

只是还没有定制,就迅速被废。

从此以后便只有全看个人武勇的武举考试,再也没有系统学习军事知识的学校。

当然,无论是夏代、春秋战国还是两宋,它们所开办的军校,肯定都受到了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就比如夏朝和春秋战国时期,  就只招收贵族子弟,  平民百姓都被排除在外。

而宋朝重文轻武,  估计学生的构成得反过来,那些贵族子弟谁愿意去学这个啊。

还有就是所学的内容,更多的还是强调个人的武艺。

朱宸濠所设立的大明皇家陆军军官学院,自然跟以前那些所谓的军校都不相同。

这所学校,或许可以被称之为华夏第一所跟现代军校类似的军事学院。

在上下一众人等的努力下,陆军军官学院终于在一个选定的良辰吉日,于万众瞩目中开学了。

虽然新校区还没建好,但学院正式成立的这一天,还是选在此处举行典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