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马屁(1 / 2)

加入书签

https://

        “仅仅两剂,患儿就彻底转危为安!”

        从留观室出来,高宝相当感慨的对云珩道。

        作为急诊科主任,患儿就在急诊科,患儿的情况高宝是一直都关注的。

        云珩等人不可能随时候在患儿边上,注意患儿的情况,可急诊科这边却要时时注意,没什么大的变故,他们自然不需要通知云珩。

        昨天第一剂药快用完的时候,患儿的痉挛和抽搐就有所减轻,但是还不明显,可等第二剂药用了三分之一,也就是昨天晚上医生查房的时候,患儿的情况已经明显转好了。

        今天早上,患儿的精神状态都已经趋于正常了。

        两剂药用完,患儿已经彻底转危为安,脱离了危险了。

        前天患儿来医院的时候还是大危之兆,可两剂药用完,患儿却彻底脱离了危险,这让在急诊干了近三十年的高宝都觉的有点难以置信。

        “越是急症,危症,有时候效果其实才越发明显。”

        党思平道:“自古至今,在现代医学还没有出现之前,医治疗的急诊其实要更多一些的,特别是贫苦人家,瞧不起病,有病都是能拖就拖,小病拖大病,大病拖危病,往往找到郎的时候,病情都是万分危急了。”

        “党医生这么一说,确实也合情合理。”

        高宝笑着道:“我是二十多年前就进的急诊科,那个时候的交平县交通还相当不方便,我们县医院的医生也时常下乡,在一些乡镇,不少患者都是小病拖大病,大病拖危证,更何况现代医学兴起之前。”

        之前高宝是没往这方面考虑,对医的认识也都是人云亦云,什么医见效慢,医只能治疗慢性病,医是混子。

        可细细想来,在现代医学兴起之前,那个时候人们的温饱都是问题,多少人吃不起饭,更何况看病了。

        高宝作为县级医院的急诊科医生,他是能理解也能体会到当时的情况的,二三十年前的交平县多少人都是有病了扛着,舍不得去诊所,舍不得看医生。

        那个时候很多家庭都是自备土霉素、安乃近,拉肚子发烧都是自己用药,实在不行了才去医院看病,那个时候哪怕是县级医院,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进不起的门槛。

        “很多人对医都有误解,觉的危急病症,医的手段好像插不上手,现代医学的气管切开、输血、外科手术,抗感染等手段要比医的方法快,效果好,其实都是不了解医的外行自己的看法。”

        云珩平淡的道:“其实医在急诊方面是非常擅长的,甚至可以说具有优势,医通过辩证论治,鼻饲药、灌肠、针刺、艾灸等治疗手段相当有效,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里面甚至有导尿和早期的心肺复苏等急救手段。”

        “一般来说,危重患者,大都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如重症感染、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肠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很多并发症,面对这种病症,单纯的抗感染、利尿等手段其实是相当无力的,而医从整体考虑,多管齐下,对症用药,往往效果反而出人意料。”

        云珩是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的,在学校学的是内科临床,毕业之后因为模拟空间的缘故,云珩进步最快的是医方面,西医内科临床方面反而落下了,可他上学的时候看书多,记得东西也多,西医方面临床能力或许不行,可理论绝对是很扎实的。

        在这大半年的坐诊以及在模拟空间的练习,云珩能贴身的感受到西医之间的差距。

        不能说孰强孰弱,而是针对不同的患者,西医都有着各自的优势。

        要是客观的说,现代医学在外科方面优势更大一些,而医在内科方面则要更强。

        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医能不能治病,能不能治疗急症重症,而是医人才的匮乏。

        医高手本就稀缺,而且已经垂垂老矣,新生代医医生又大多受到了现代化教育和现代医学思想的冲击,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都太差了。

        好医少,患者遇到的能看病的医少,自然而然地就造成了一种医无能的态势。

        “云珩说的不错。”

        岳少江也面无表情的道:“很多人觉的医治疗不了急症,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自从现代医学兴起之后,医参与急诊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大多数的医人自己都把自己当成了预备役。”

        岳少江的爷爷岳安云也是老一辈的医名家,在这一点上岳少江的见识也要比林永刚等一些人强的多。

        “无论什么武器,都要看什么人用了。”

        谭高阳笑着道:“医也好,西医也罢,都只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同样的东西到了不同的人手,发挥的作用和威力也就不同,这次患儿能够转为为安,只能说云医生水平高超,以患儿当时的情况,无论医西医,换个人来,现在什么情况就很难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