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大厉皇朝(4)(2 / 2)

加入书签

        应栖雍:“虽然被你捷足先登,但我跟你是同一个想法。我的时间还很长很长,我的机会还有很多很多,我有的是耐心等到她身边再也没有别人,你等得起,我也是。”

        谢此恒沉默片刻,道:“你没有那一天。”

        之后,他甩袖离开。

        胥望东啃大瓜啃了好几天,日日吃撑。他没见过大佬哄人的样子,只知道谢此恒的低气压没过多久就消失了,而且心情甚好。一问之下谢此恒倒是也肯说,只道两人缔结了天地婚契,除非一方死去,否则另一方永不变心。

        胥望东直呼好家伙,并把消息透露给了应栖雍:“讲真,小应,事儿都到这里了,有些感情还是得放放。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时间扑面而来,我们终将释怀……”

        应栖雍举起长弓:“在我开弓之前滚出去。”

        “好嘞,应大人,咱家这就滚!”他滚了。

        皇宫就适合胥望东这种“机灵鬼”混,他没脸没皮,到哪都能吃得开,还乐于扮成“坏人”的角色让皇帝“听信谗言”,并遭受文官一波攻讦,他再在朝堂上跟文官对峙,凭一张嘴愣是把对面说哭了。最终,厉蕴丹罚他俸禄三个月,还把他贬到了浣衣局。

        胥望东:“根据电视剧经典桥段,接下来就是‘九千岁回宫,一通乱杀’的剧情了。”

        他玩宫斗副本玩得不亦乐乎。

        厉蕴丹:……

        不愧是你,当“太监”都能当得风生水起。

        又一年,应栖雍凭着强悍的头脑过五关斩六将,杀进殿试成为她钦点的状元郎。仰头,他与谢此恒对视一眼,真是一路火花带闪电,连皇宫都充满了硝烟味。

        之后,无论厉蕴丹将其发配边疆还是赈灾救民,应栖雍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没过几年便官至右丞相,让左丞相感到了威胁。于是,洛诗瑶更努力地做出政绩,从女学到太学,从培养探花到状元,待第七年,当殿试三强均为女子且都出自她门下时,世人对左丞相是刮目相看!

        同年九月,宣幽仪作为“大厉使节”去往大洋彼岸,厉蕴丹有让她接手西方国土的意思。同年十月,阿努进入户部,之后大厉粮食翻了三倍,百姓富足、安居乐业。

        真龙五十年,齐怿宇与纪元桃步入朝堂,并前往工部发展科技。之后没多久,大厉走上了工业发展的初期道路,而第一台蒸汽火车也在三年后问世……

        真龙八十一年,工业第一阶段完成,而阿努将现代水稻的培植技术融入进来,争取将粮食产量再翻一翻。粮食与人口的增加使百姓对大厉有了更强的粘性,不仅如此,因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开辟,粮食运往世界各地,也让无数人在向大厉靠拢。

        又十年,大厉正式成为全世界朝圣证道之地,无数尖端人才都在向此地集聚。再二十年,工业发展的第二阶段结束,千家万户亮起电灯,自来水管接起,电视安排在了发明日程上……老百姓只觉得日子过得像是在做梦,这千万种不敢想象之物,居然就这么、就这么出现在眼前,还用上了?

        真龙一百三十年,老百姓和文武百官都清晰地认识到皇帝是真不会死,还是个千古明君。为此,他们更是尽心尽力,方方面面都落到实处。

        当万众一心时,大厉的发展就像装上了翅膀,一切都在不断加速。

        教育体系完善、社会福利完善,见基础布置得差不多了,厉蕴丹为后人铺平道路,与队友来了一波配合,把君主立宪制提了上来。

        七年后,队友们相继引退,将世界还给原住民。而厉蕴丹与谢此恒又守了这方水土三百年整,待确定人类绝不会行差踏错后,厉蕴丹从宗亲一族中挑了个最优秀的女孩作为女皇的象征,并决定与谢此恒离开大厉。

        快五百年了,她的心愿已经了结。

        从此以后,她对大厉将再无执念,因为她将治国平天下的五百年都奉献在这里。这五百年她励精图治,相信即使她离开了,她治国的理念也会代代相传、永远不熄。

        “大厉就交给你们了。”她对自己的臣民道。

        “陛下——”

        “女皇!”

        厉蕴丹冲他们摇了摇头,之后携谢此恒的手扶摇而起,飞向未知的远方。没多久,她看到信仰之力在向她汇聚,而在离去之处,无数百姓拜服在地,他们高喊“吾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厉蕴丹没有回头,只是握紧了谢此恒的手。她对原点的责任已尽,接下来,她的人生将只属于她自己,也将延伸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太乙天墟,她回来了。

        而无尽之路,她才刚刚踏上。

        “谢此恒,你有想去的地方吗?”

        谢此恒笑道:“我已经到达这个地方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