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2)

加入书签

哪怕能唾面自干,  呐喇庶妃也是要脸面的。

        特别是呐喇庶妃是真的瞧出来,  昭妃真的误会的本意。

        既然昭妃是没有抱养皇阿哥的想法,  呐喇庶妃不也愿意自作多情。

        能把儿子接回宫,呐喇庶妃万万愿意的。

        坤宁宫的仁孝皇后殁了。

        呐喇庶妃巴不得保清回宫呢。

        想着儿子回宫的事情,  如果有昭妃的帮衬,  那自然也是能更加的顺利。

        于是,呐喇庶妃改口了,她就是这般实在的人。

        “娘娘明见万里,  臣妾的一点小伎俩真的瞒不过娘娘的法眼。”呐喇庶妃这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真诚,  那真是一点儿都不虚的。

        “呐喇庶妃,  你的事儿,  本宫记下了。”昭妃没拒绝。

        昭妃想到的,  那就是帮衬着呐喇庶妃。毕竟,宫里的皇阿哥,哪个都不是昭妃生的。昭妃真的不介意做一回好人。

        至于,宫里的皇阿哥多了,皇七子这个宫嫡子更显得不那么惹眼了。不是吗?

        昭妃对于仁孝皇后没好感,  对于皇七子保成自然就是恨乌及屋了。

        只不过,  昭妃有远在的前途,  昭妃还有光明的未来。

        昭妃得过太皇太后的一些保证,昭妃自然不是光脚的,  那还是不想打老鼠伤了自个儿的玉瓶。

        “臣妾谢娘娘的恩德。”呐喇庶妃起身行礼。

        这会子,  呐喇庶妃真的感谢昭妃。

        昭妃摆摆手,  笑说道:“呐喇庶妃可还有旁的事儿?”

        昭妃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没有旁的事儿,那可以跪安了。

        呐喇庶妃迟疑了。

        呐喇庶妃最终拿定主意,说道:“辛者库的觉禅氏是臣妾的外甥女,她原也出生旗贵女。现在的境况……”

        昭妃眉头动了动。

        尔后,昭妃面色淡然,说道:“觉禅氏嘛。”

        “呐喇庶妃,等等吧,等过些日子后,关于些旧事淡下去后,咱们再观后效吧。”昭妃给出了答案。

        呐喇庶妃哪怕早知道答案呢。

        到如今还是只能无奈的应下话。

        尔后,呐喇庶妃告退。

        待呐喇庶妃离开后,昭妃对她的心腹嬷嬷说了此事。

        “嬷嬷,你怎么看?”昭妃问一句。

        “呐喇庶妃的心思不好猜。”嬷嬷谨慎的回了一句。

        “本宫也是如此想的。”昭妃轻轻笑出声,说道:“阿布鼐就是一个替死鬼。他是自个儿不敢讲出来真相。能怨了谁?”

        “当然,也不能算是冤枉。呐喇氏一族,还有保清皇阿哥背后的支持者,那些人当初跳得欢快。这真是一报还一报,也是成王败寇。”昭妃说了点评。

        “主子说的是。”嬷嬷表示赞同。

        “不过……”昭妃沉吟不决。

        稍后,昭妃才又说道:“那个觉禅氏的小姑娘是有些可怜。想是呐喇庶妃是亲姨母,倒是想帮衬一二,也是人之常情。”

        “算了,看在保清皇阿哥的份上,嬷嬷,你跟辛者库的管事太监打个招呼,让人多照顾一二吧。”昭妃吩咐一句。

        “是,主子。”嬷嬷应下此事。

        关于永寿宫的讨论,呐喇庶妃不知道。

        不过,呐喇庶妃能猜测一二。

        仁孝皇后、昭妃这二人,就是一对老冤家。

        仁孝皇后的做派,别看是伪善,可那等好名声,昭妃如何不羡慕?

        呐喇庶妃也是宫廷里的老人,呐喇庶妃当然看得懂,昭妃如果想争夺皇后的位置,肯定得表现出她能母仪天下的气度来。

        呐喇庶妃更想的事情,还是她可怜的外甥女。

        在呐喇庶妃看来,阿布鼐还是有分寸的人,至少,这一回的事情里,呐喇庶妃和保清阿哥是干干净净的,没被牵连什么。

        呐喇庶妃单是为了此,也是愿意担手一二。

        当然,前题是延禧宫不会出问题了。

        呐喇庶妃回宫后,跟心腹宫女锦翠叮嘱了一句,说道:“给我那外甥女带些银钱。有些银钱在身上,她在辛者库里能打点一二,就不会被人刁难。”

        “至于旁的,就莫要多事了。”呐喇庶妃又叮嘱一句。

        “是,小主。”锦翠忙是应下话。

        呐喇庶妃想帮衬,是想让皇上查到后,知道她是一个心软的人。当然,也是有人情味的。

        不过,人情味归人情味。

        却是绝对不会逾越了宫规。规距是一根绳子,呐喇庶妃心的那一根线,她肯定不会去踩过界了。

        呐喇庶妃做事,就是这般的做派。

        想尽善尽美,又想拿到好处。总之,就是和稀泥的态度。

        当天,晚膳后。

        皇帝到了永寿宫。

        昭妃大大方方的,那是在帮衬后,还跟皇帝讲了关于呐喇庶妃的请求。

        “皇上,呐喇庶妃求了话,臣妾也是觉得呐喇庶妃一片慈母之心,所以,臣妾当时也心软了。如今给您递个话儿。如果您不同意,臣妾自然去驳回呐喇庶妃。”

        昭妃自然做不了皇帝的主。

        这不,话头的决断权,全在皇帝的意思。

        皇帝回道:“保清啊。”

        念着儿子的名字,皇帝停顿了一下语气,尔后,皇帝说道:“既然昭妃你提话了,朕没什么不同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