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2)

加入书签

        “……咚咚咚咚……”

        就是一出戏唱完,要转了场时。

        采薇感觉到了。

        整个地面的摇晃。那种感觉就像是天地反覆。总之,天地是辽阔,天威是赫赫昭昭,让人心胆俱寒。

        不光是采薇感觉到了。

        在场的人,整个京师的人都感觉到了。乃至于顺天府都是重灾之区。

        寿康宫的正殿,还是在震动扑簌簌的落了瓦片。

        特别是偏殿处,更是倒塌了几处主房梁。那倾倒的模样,让宫里的奴才都是闹了慌乱。

        “护驾。”

        有人在喊。

        “……”

        采薇赶紧的搀扶着皇太后。

        这时候,采薇的目光是盯紧了四个孩子的地方。

        哪怕是早有安排,让人护紧了孩子们。可地震的事情是秘密,采薇是不敢跟任何人讲的。

        倒不让采薇担心什么。

        因为,寿康宫真没什么人员的伤亡。

        这会子,因为格格、阿哥唱皮影戏的原故,都聚在周围护着呢。

        倒是胤福反映快,他是去拉了两个弟弟,一手拽一个。

        然后,胤福喊了姐姐,一手又拉着一个弟弟,四个孩子在宫人拥促下,一起往皇阿玛和额娘处跑去。

        “尼楚赫、胤福……”

        “胤祈、胤祷,都没事儿吧。”

        采薇瞧着四个孩子时,她的心真的镇静下来。

        皇太后此时也是大松一口气的模样。

        这时候,自然有宫人们护着皇太后了。

        皇帝在人群的央。

        周围护着皇帝的人更多。

        皇帝的神色此时并不好。

        对于周围的情况,皇帝当然看的清楚。

        寿康宫是皇太后的寝宫。

        皇帝孝顺的,寿康宫在皇宫之,也是年年检修的地方。

        就寿康宫的偏殿,在这一场地震里,都是有了倒塌。

        那么,京师的情况呢?

        皇帝可不会以为,就寿康宫建成了豆腐渣。

        其它的房屋全是耐震的。

        皇帝哪怕心情不好。

        皇帝还是吩咐了话,让人赶紧去探明地震的情况如何?

        太皇太后那儿,更是要赶紧去查寻情况。

        皇帝此时没心思继续在寿康宫久待了,皇帝要去乾清宫。

        采薇一听这话,采薇就是跪在了皇帝的跟前。

        “皇上,您是天子,是万民的指望。”采薇磕了头,劝道:“朝廷安危,系于皇帝身上。皇上,地震之后,可能还有余震未消。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怕为了您的安全计较,还请皇上处于宽阔之处,以免余震之时,有屋倒之危。”

        采薇这时候是说的真话。

        地震了,余震也是可怕的。

        采薇可是知道的,这一场地震后,真的有余震。

        皇帝本来提步要走。

        听着荣嫔的话,皇帝迟疑了一下。

        “朕去一趟慈宁宫。荣嫔,你且宽心,朕自是不立危墙之下。”

        皇帝还是安慰了话。

        皇帝都说了好话。

        采薇当然不会不识趣。于是,采薇谢了话,在皇帝的搀扶里,就是顺势起身了。

        皇帝匆匆赶紧慈宁宫。

        采薇和四个孩子自然留在寿康宫。

        当然,采薇不忘记吩咐了人,去查一查钟粹宫的情况。

        这一场的地震。

        慈宁宫的情况比寿康宫好不了多少。

        至少,太皇太后的寝宫是没出现倒塌的现象。不过,偏殿同样倒塌好些处。落下来的屋梁、瓦片,还是砸伤了人。重伤、轻伤,皆是有的。

        到底太皇太后有宫人护着,就是受了一场惊吓,没真的出了事儿。

        皇帝去亲眼瞧了后,也是搁下心思。

        眼下最要紧的,在皇帝看来,那是理清京师的情况。

        至于京城?至于整个地震的范围多广?

        此时的皇帝是不知道的。

        皇帝能做的,就是召集重臣商量如何处理此事。

        当然,在此之前,也要弄清楚地震的范围与受灾的情况?

        这一场地震,大概能汇总到皇帝跟前的,只是京师的情况。

        其它的,自然还需要时间。

        哪怕如此,皇帝真是一脸的难看。

        京师的情况非常不好。

        百姓受遭,特别是代表了皇家脸面的京城出事儿。在这等皇帝代表天意的时代里,这真不是好事。

        天子,这是天授神圣。

        皇帝的权威,会被打击。

        特别是南边的三藩之乱,哪怕是进展颇顺。

        之前已经有大胜了。

        在这等情况下,会不会让逆贼搅起风云?

        皇帝头疼。

        再是头疼,问题出来了,还得解决。

        皇帝能做的,就是下了“罪己诏”。

        不管其它的,这错得先认下。天灾,那也是皇帝的锅。

        如今皇帝能做的,除了下“罪己诏”这等发出声音外。更重要的还是团结,可以借助的力量。

        至少,京城不能乱。

        “朕甚心痛,此次地震,乃之朕罪矣。”

        皇帝当着重臣们的面,下了“罪己诏”。然后,自然就是与重臣商量平定之法。

        “为安抚人心,救灾、赈济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发放的银俩,朕即刻下旨,先发内帑十万两振恤兵民。”皇帝说了这话后,想了想,又道:“受灾之地,钱赋、徭役今年皆免。”

        皇帝说了这翻话后。

        又是沉默片刻,又道:“在场诸位,皆是朝廷肱骨之臣。你等议一议,这振恤的标准吧。”

        皇帝不是一言堂。

        皇帝还是需要听一听重臣们的建议。

        地震的次日。

        朝廷明,凡地震房屋,京师无力修复的。在旗补每户银四两,民间每户补银二两。若因地震死亡的,每人补银二两。

        内帑的十万两,皇帝在听着内务府的汇报,这确实不够振济。

        皇帝又下旨,内帑再发十万两白银赈灾。同时,还是下旨给大学士明珠,这一位惠嫔的堂叔。让其督促旗,号召官绅之家,富户之家,共同捐资助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