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2)

加入书签

康熙二十二年,  总归是过去了。

        迎来的康熙二十三年的春。

        这一年,  又轮着三年一次的皇家大选。

        这一回,  皇帝有了心思,要给大阿哥择了嫡福晋。

        于是,皇帝这一年的大选时,  不准备挑了入宫的新嫔妃。

        为何?

        采薇是听了风声。

        貌似皇帝想给皇贵妃娘娘多一些体面。

        今年皇贵妃晋封皇后,所以,  皇帝想立后大典操持得越加热闹。

        这内务府今年的大事,  就是立后大典。

        三月万寿节。

        皇宫大宴,  这一年,朝臣们对于皇帝的恭贺自然就是天下太平。

        倒是采薇在万寿节的次日。

        在尼楚赫、胤福的生辰时,还是非常高兴的给孩子们亲手做了长寿面。

        不图了旁的,  只图一个好兆头。

        “额娘亲手做的,  女儿觉得就是吃起得特别的香。”

        尼楚赫是一个会说话的,这会子拍了马屁时,也是捡着最好听的。

        采薇听了,  只是笑出声。

        她说道:“来年额娘还给你做,  到时候,你可一定得继续说吃着特别的香。”

        采薇心情好。

        孩子们一年大过一年。

        采薇也想着,  孩子们大了,她真的做祖母啊。

        虽然,  她觉得自己年轻,  可儿孙满堂什么的。

        采薇也是乐意的。

        当然,  若是晚几年更好些。

        采薇可是记得啊,  第一世时,大福晋一过门,惠妃就是急着抱孙子。

        大阿哥和太子在第一世时,可是拼了命的想拔得第一皇孙的头衔。

        最后,当然是太子成功了。

        不过,太子那是庶子而矣。

        在采薇看来,这有什么好争的?

        第一皇孙的头衔,便是得到手,那等潜在的影响也不甚的大。

        到说到儿,皇帝立了太子的。

        太子稳坐东宫呢。

        至于后来太子的位置不稳了,可不是皇孙的问题。

        而是皇帝老了,又活得太久了。

        太子正壮年,皇家父子二人是因为权利,才最终暴发了矛盾。

        天子无亲情。

        不如说,权利似毒,权利的滋味太美好。

        皇家的权利,又是天下间,最大的那一份。

        天子的位置,一言可定富贵,可决生死。皇帝岂可无权?

        “额娘,大哥今年真的要指嫡福晋吗?”

        尼楚赫又问了话。

        胤福听了一句,抬了一下头,然后,又是低了回去。

        采薇瞧了一眼,然后,笑道:“自然是如此的。”

        胤福不在意了额娘、姐姐说的话。

        他知道,这一桩婚事,他皇阿玛一定会指的。

        而且还是给大哥挑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嫡福晋。只是可惜一点,就是这肚子有些不争气。

        大福晋在胤福的印象,给大哥是连生了四个小格格,然后,拼了性命才生下一位小阿哥。

        最后,早早的去逝。

        在胤福的印象里。

        这一位大嫂的感觉嘛,总之,前世的印象自然是极妥当的。

        不是因为那些年,嫂嫂给她添了四个侄女,让他暗地里笑话大哥。

        哪怕大哥连连想生下一个嫡子,给他添一个嫡出的侄儿。最后,还是东宫赢了,先生下皇长孙。

        胤福想到了往后。

        他收敛了情绪,只是静静的坐那儿。

        往事若厮,已经全然是过去。

        现在想来,只是好笑罢了。

        他跟大哥跟了皇长孙的荣誉,其实,也没那般的重要。

        更甚者说,胤福如今想来,他当年想要皇长孙的这一个头衔。

        以至于跟未过门的太子妃,在前世之时,都是起了一些小矛盾。当然,前世皇阿玛指给他的太子妃倒底是一个能容人的。

        起码后来的一切都表明了,太子妃是一个稳重的。

        只是很可惜,他们缘份浅,到底没能生下一个嫡子。

        胤福如今想来,也觉得可笑。

        他是因为嫡子的身份,被皇阿玛立为太子。

        前世的他啊,最后却是没有一个嫡子。

        胤福如今倒是觉得,也许他前世之时,可以为必那般着急的。

        若是可以的话,有一个嫡子甚好的。

        太子妃后来为何只求了名声,一个好名声的庇护。也许在太子妃的眼,比太子更重要?

        一对夫妻,若斯如此。

        胤福觉得,前世的他啊,挺失败的。

        嫡与长,嫡与庶。

        皇家的皇子们,哪一个又真的甘心,不争一争?

        胤福在此时,想到了今生的一些局势。

        大哥如今的情况,自然瞧着是极好的。明珠这一位皇阿玛信任的阁臣,那是站在大哥的背后支持。当然,还有皇阿玛的一些默许。

        太子嘛,太子有索额图的支持。

        而且,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只要皇阿玛的心意不动摇,太子的位置就会稳如泰山。

        一旦皇阿玛的心意变了,太子会如云端掉到泥里。

        那等反覆的落差,才是太子受不了。

        太子会走了极端。

        其余的皇子,明明是皇阿玛给太子的磨刀石。

        谁能料到,最后刀子会被磨断了呢?

        胤福想到这些时,他抿了一下嘴唇。

        “胤福,在想什么?”

        采薇当然瞧到了儿子的神色,哪怕这孩子一幅的面瘫。

        可儿子那抿唇的动作,还是让采薇注意到了。

        “额娘,儿子想着上书房的事情。”

        胤福回了话。

        这不算假话,他真的只是想了关于上书房里,大哥和太子的明争与暗斗。然后,又联想到了他们之间的前世今生。

        “上书房啊。”

        尼楚赫感叹了一句。

        然后,尼楚赫把目光转移到了弟弟们的身上。

        “四弟、五弟,你们今年也要进上书房,你们怕不怕?”尼楚赫这一个姐姐逗了弟弟。

        胤祈、胤祷的年岁大了。

        他们哪会怕?

        在寿康宫里,他们就是最得宠的小霸王。

        “不怕。大姐。”

        胤祈先回了话。

        胤祷跟着点头,说道:“有二哥呢。”

        胤祷的目光,还是巴巴的望着胤福,说道:“二哥,你会照顾我和四哥的,对吗?”

        胤福一瞧着弟弟们,那巴巴望来的小模样。

        胤福笑了。

        这时候,胤福是真的开心。

        他想着,他还有兄弟们要照顾,真不必太在意了,关于过往的前世。

        今生,总要活出一个新样子。

        “自然。”

        “我是你们的兄长,肯定会照顾好你们的。”胤福给了肯定的答案。

        他可不会说,如果学业太辛苦,他会盯紧了两个弟弟,一定不让他们偷懒了。这两个弟弟啊,这性子让皇玛嬷宠过了头。

        那等的疏懒。

        真是两个爱躲懒的小家伙。

        胤福有兄长的责任心。

        至于胤祈、胤祷这一对双生子,还真以为哥哥能包打天下。

        于是,他们在兄长的保证下,对于上书房进学的事情,也没那般的害怕了?

        四个孩子在身边,采薇心情不错的。

        她瞧着孩子们说说笑笑,唇角不自觉的还是扬了弧度。

        这等的日子,采薇想,还是要维持着。

        如果有人想破坏了她的好日子,她一定不会手软的。

        做为一个额娘,不护了孩子们,她如何能算得一个好额娘?

        当天,皇帝来了钟粹宫。

        对于皇帝的到来,采薇没什么惊讶的。

        毕竟是尼楚赫、胤福的生辰,皇帝是亲爹,肯定在乎了孩子。

        倒是尼楚赫、胤福这一对寿星。

        在皇帝的跟前,还是挺有默契的。

        这一对姐弟啊,在皇帝跟前是展示了各自的优秀一面。

        尼楚赫自然是巴巴的,拿了她新做的女红,给皇帝展现她最近的努力。

        “等来年皇阿玛的万寿节,女儿一定能做一幅好的屏风,女儿要送给皇阿玛做寿礼。”尼楚赫在保证。

        尼楚赫想给皇阿玛炫耀一下,她最近啊,真的好努力。

        女红什么的,一定也不难。

        嗯,至少,难不到聪明的大格格。

        胤福瞧着姐姐献了宝。

        他自然也是明白的,跟皇帝求了一件礼物。

        “儿子想要一匹好的马驹。”

        胤福说了他想要的礼物。

        这是皇帝许的。

        他自然要充当了许愿老人。

        儿女们的寿辰礼物,皇帝还是蛮大方的。

        尼楚赫要了两个最上等的绣娘,才做了她的女红师傅。

        皇帝同意了。

        皇帝特别是听到了女儿要了女红师傅,是为了学好女红,给他做了来年的万寿礼时。

        皇帝就更满意了。

        “儿子想着练好了骑射。也还需得一匹好马,一匹能通了儿子心意的良驹。”

        “本朝以骑射得天下,儿子不想忘本,儿子得练好了老祖宗们传下来的本事。”胤福知道如何讨了皇阿玛的欢心。

        皇帝是在意了旗的骑射。

        这是当年能开国的根本。

        如果骑射不行的话,那只能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了,那些躺在功劳本上的功勋子弟们,越来越不成气候。

        “好。”

        “朕答应了。”

        皇帝真的高兴。

        特别是听着儿子说了,不能忘本四字。

        这是皇帝的心结。

        皇帝当然在意了。

        皇帝很高兴。

        这一日,还是多饮了两杯。

        当晚,皇帝宿在钟粹宫。

        次日,皇帝醒得早,还是叮嘱了侍候的宫人,不必打扰了荣妃的歇息。

        皇帝离开了。

        采薇醒来。

        只是,她没有起身,她想到了昨个晚,皇帝说的话。

        “胤福啊,是一个懂得不忘本的好孩子。”

        “你这做额娘教导的好……”

        采薇想,她真没有教导多少。

        这是孩子们争气。

        当然,采薇更觉得,其实这是皇宫的教育,教导的更多。

        想想,她的孩子们年岁也并不是多大啊。这已经懂得了,抓住谁的心最重要。

        对于皇帝的讨好,采薇不觉得做错了。

        如果孩子们连亲爹都不懂得讨好?

        采薇才会失望呢。

        采薇想,她能教导更多的。

        就是在孩子们成家立业后,让他们懂得另外的一个真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