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2)

加入书签

在临近着春节将近时。

        宫热闹起来。

        还有两日便是除夕。

        采薇的钟粹宫里,  也是满宫上下的宫人皆添了新衣。

        那宫女们还是在新春之时,  能多有打扮一翻。

        算是为新春添喜。

        采薇与女儿尼楚赫一起,  还是在一起品了年糕时。

        秋月来禀了话。

        秋月附于采薇耳边,说道:“主子,永和宫的四格格出事儿了。”

        采薇一听后,  先是一愣,尔后问道:“详细若何?”

        “马忠回了话,  只道最新的消息,  四格格具体情况暂时不知。不过,  太医已经请到了永和宫诊治。”

        秋月回了答案。

        采薇听后,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咱们且等等吧。等着报信儿的人来了,  再提其它。”

        采薇既然没得到了人来报信儿,  她就是装作不知道。

        “额娘,可出了什么事情?”

        尼楚赫瞧着额娘与秋月姑姑小声的嘀咕,她是有好奇心。

        “无事。”

        采薇回了女儿一句。

        “便是有事啊,  额娘自与你说。”

        如今消息没传开,  等着传开了,采薇自然与女儿讲的。

        这一则消息,  在宫里传的很快。

        永和宫那边去了太医,可到底还是人力有时尽。

        在除夕的当天。

        采薇就知道了最新的消息,  四格格殁了。

        当时,  采薇正在梳了宫妆。

        毕竟,  今日要守岁,  也得注意一二。

        在这等合家团圆,求一个喜庆的日子里。

        四格格殁了?

        采薇当时是脸色变了变。

        然后,她才感叹了,乌雅贵人运气不够好。

        采薇这般想了,也没其它的意思。

        毕竟,今日啊,还是除夕要紧。

        至于四格格那儿,采薇吩咐了马忠,替她送一份哀仪。

        更多的事儿?

        采薇不会做。

        这时代人的信了一些传统。

        采薇自然也要遵守的。

        四格格是晚辈。

        采薇是长辈,她当然不会去永和宫亲眼瞧了。

        到是大格格这儿,采薇告知了一声。

        便是三个儿子那儿,也要告知的。

        让四个儿女能做的,就是给妹妹抄了一卷佛经。

        这算是求一个心安?

        不,至少是表明一个态度。

        她的儿子已经长成了,这是有兄妹之情,更有姐妹之情。

        不管别人如何相信否?

        至少,应该做的礼数,是不能少的。

        尼楚赫知道了四妹妹殁了。

        尼楚赫还是沉默了片刻,她与额娘说道:“四妹妹,长得挺讨人喜欢的。”

        “额娘,四妹妹真的殁了吗?”

        尼楚赫是不敢相信的。

        “殁了。”

        采薇给了女儿肯定的答案。

        生命提脆弱的。

        皇宫里的孩子,也是有夭折的。

        这没什么奇怪的。

        只是说命数如此。

        不管采薇如何想?

        除夕的当日,佟皇后把宫宴操办的很好。

        至于四格格殁了?

        采薇觉得可能乌雅贵人是最伤心的?

        等着除夕一过。

        又是迎来了新的一年。

        康熙二十年。

        这一年会大选。

        采薇呢,也要给儿子胤福挑了未来的福晋。

        娶妻娶贤,这可是关乎了儿子一辈子的大事。

        钟粹宫。

        采薇在跟胤福单独说话。

        另外的三个儿女是让采薇给支开了。

        “额娘,可是出了什么事?”

        胤福瞧着额娘神秘的模样,便是寻问一话。

        “胤福,你大哥已经成婚。你呢,可是对成婚如何看待?”

        采薇笑着跟儿子问了一话。

        “成家立业,自然是好事。”

        胤福的态度挺是随了这个时代的胃口。

        他的话,就是他的态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的治世里,也是齐家在治国、平天下的前面。

        更有俗语说,黄口小说,不足与谋。

        便是那民间的良医,也是越好越吃香。

        无外乎,人们更信任了,那些年长者。

        年长,意味着阅历。

        而这个时代里,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成年?

        这自然便是成家立业。

        皇子亦不例外。

        成家了,便是能脱离了上书房。

        大哥如今不在上书房进学。

        皇阿玛已经给大哥指了差事。哪怕只是去听差,去观摩学习。

        这亦是机会。

        胤福更知道的,便是上书房里太子着急了。

        太子为何着急?

        因为以前能观摩朝臣的,只有太子一人。

        如今多了一个大哥。

        后来呢?

        胤福想着,太子其实如今不必急的。

        因为往后,其余的皇阿哥们越是年长了,也是会一一观政的。

        那时候,太子的才会更着急。

        以至于太子想办事,想收拢人手,也是需要银子。

        那些开销如流水,最后,自然是掺合进了江南的诸事之。江南啊,富庶之地,如何不是陷人的陷井?

        进去了,就是陷入泥潭,不可能抽身。

        胤福想着前世的往事。

        胤福又想到了今生。

        他若是指婚,想太子亦会指婚吧。

        “额娘是想问你,对将来要陪伴一生的嫡福晋有何喜好?”

        采薇很认真的跟儿子胤福说道:“这可是要陪伴你一辈子的女子,她会是你将来诸多儿女的嫡额娘。”

        “胤福,可要想清楚。你若有要求,额娘总要为你求了合心意的。”

        采薇又问了话。

        “额娘,今年的大选,若是儿子要指婚。太子当如何?”

        胤福指醒了一句。

        他能有什么要求?

        胤福想到了前世,他的太子妃家世出众,当然,是在指婚之时。

        可惜的是,在前世里,他与太子妃大婚时。

        太子妃的娘家最大的依仗,确是去逝了。

        只能说,时也,命也。

        倒是这一世,胤福与太子同岁。

        他若指婚,太子当是指婚。

        一个普通的皇阿哥,一个是东宫储君,那些大选的秀女当如何?

        胤福能想像的。

        采薇听着儿子的话后,轻轻点头,说道:“看来我儿也是注意到了。是的,今年你若指婚,肯定是家世门第,要逊上了太子。”

        “其实,在额娘看来,门第家世不重要。只要你未来福晋的品德出众,容貌出众,亦是足矣。”采薇说了这话后,又是轻轻摇摇头。

        “当然,这是额娘的念想。却不代表了你的想法。”

        采薇又是笑道:“你且说说,你是如何想?”

        “额娘,儿子与你一道的想法。”

        胤福给了一个答案,不出乎了他额娘的看法。

        “想是大族出身,家世背景显著的,必然多是向往了太子妃之位。”胤福神色淡淡,他平静的说道:“儿子求一妻,自然当以儿子为重。”

        胤福当然不是跟太子争锋。那亦是他自己。

        胤福只是想着,不用那般的显眼罢了。

        “成,你自个儿都如此想。额娘懂了你的意思。”采薇肯定的回了话,说道:“今日的意思,亦是你自个儿的意思。胤福,你可莫后悔,不让额娘给你挑一门家世好的。”

        “额娘,这不是你也想着,儿子娶一个品德好,容貌好,家世背景不甚在乎的福晋吗?”胤福的话,那是跟他额娘打趣起来。

        采薇听后,笑了。

        采薇是听出来了儿子的话语里,也是轻松之意。

        对于指婚的事情。

        采薇想着,那些家世好的,今年肯定特别多。

        不过,那是给太子备上的。

        她的儿子啊,其实不选了那些所谓的贵女,没什么不好的。

        康熙二十年。

        正月末。

        天还有些凉着透骨。

        采薇想到的,便是琢磨着这些日子里,也是寻一个日子跟府上透一个消息。

        当然,采薇要做的就是请额娘进宫。

        不外乎,也是想着跟额娘那儿提个醒儿。

        等着大选后,宫里的秀女名册一出来。到时候,要族多出力,给打听打听那些秀女们的名声如何?

        当然,也有秀女的亲族长辈、家兄弟又是如何?

        当然,这是有备无患者。

        再在绸谋起来,也是提点通通气儿。

        免得到时候,突然跟额娘一提。

        倒是有些手忙脚乱的。

        儿子要指婚了。

        采薇更想到了女儿。

        当然,女儿会在宫多留几年。

        可到底还要成婚。

        想着儿子的婚事,又想到了女儿的婚事。

        抚蒙啊。

        采薇估摸着,她得多带着女儿常去寿康宫。

        皇太后那儿,女儿还得多亲近。

        如果女儿将来抚蒙,能嫁回了皇太后的娘家也不错。

        那离着京城近。

        当然,也是皇太后的娘家啊,那是油水不错。多得皇家的恩赐。

        采薇如是想。

        心也是盘算了好些的人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