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1 / 2)

加入书签

采薇、惠妃给皇帝递上的消息。

        乾清宫那边很快回复了。

        皇帝的意思更简单。

        既然后宫的宫务由四妃协理。那么,  此事由荣妃、惠妃一起查一个清楚,  给一个结果,  自无不可的。

        显然,皇帝并没有把王庶妃、陈庶妃这二人小产的事情搁心上。

        采薇倒不觉得奇怪。

        说到底儿,这王庶妃、陈庶妃二人就是傻。

        没能力护了腹的皇嗣,  居然还敢瞒着?

        皇帝肯定是怒了。

        皇帝怒了,自然就是搁开不管。

        由得荣妃、惠妃查了。

        荣妃、惠妃如何查了?

        采薇这四妃之首,  摆明了是随了惠妃的意思。

        她没兴趣真的查到底。

        给王庶妃、陈庶妃做主?

        采药没那等兴趣。

        后宫里的冤枉人,  那可多了去。

        哪有人会真的主持公道?

        这后宫最不缺就是枉死鬼。

        延禧宫。

        惠妃跟卫贵人说道:“这一回,  皇帝让本宫与荣妃一起查了王氏、陈氏小产的事情。”

        “你说,这事情本宫应该不应该查到底?”

        惠妃不傻。

        惠妃也是心有猜疑,她也怀疑上了佟家人。

        至少,  宫里有些蛛丝马迹,  已经指向了佟家人。

        皇帝又把事情交给了荣妃与她来办。

        惠妃自然就是觉得皇帝也许还是偏坦了母族佟家的。

        “此事自然是娘娘做主。”

        卫贵人恭敬回道:“不过,臣妾一点浅见。”

        “许是皇上未必乐意母族面上无光。”

        卫贵人说了很多人都觉得是事实的话。

        惠妃点点头。

        “本宫也是这个意思。接了这事情,本宫就想顺道里把佟皇后的以往势力扫一扫。本宫还有些心腹,  可以接收了那佟家在后宫的美差。”

        宫的管事位置,  那是有数儿的。

        惠妃的目的,当然不是给王庶妃、陈庶妃主持公道。

        惠妃那是搂草打兔子。

        这是打算借着这一个机会,  把佟家在宫里的势力,那是洗一洗。

        以往佟皇后的心腹?

        这时候,  在惠妃的眼应该全部下台了。

        惠妃的心腹,  还等着上头担任了美差。

        特别是一些惠妃觉得关键的地方,  她可是想把心腹扶上位的。

        有机会做到这等收拢势力的事情,  惠妃当然就要借机行事。

        卫贵人当然也听懂了惠妃的意思。

        卫贵人就是表示了祝贺。

        “臣妾觉得以娘娘的行事,必然是收获颇丰。”

        卫贵人赞同了。

        “只是,不知道皇上那儿……”

        卫贵人又是迟疑。

        惠妃笑了。

        惠妃说道:“本宫会一步一步行事,自然不会太操之过急。”

        哪怕想把佟家在后宫的势力一网打尽。

        可过犹不急的道理,惠妃还是知道的。

        惠妃肯定是一步一步来。

        今天吃一子,明天将一局,惠妃觉得凭着她的本事,那佟家在后宫的势力,没了主心骨,那还不就是秋后的蚱蜢,凉了是早晚的事情。

        延禧宫的惠妃,那是打一个精明的盘算。

        钟粹宫。

        采薇听了秋月的回话。

        “这般说来,咱们在永寿宫的暗子……倒也还是有用啊。”

        采薇在感叹。

        采薇为何感叹?

        那还是淑妃是一个能耐人。

        第一世时,小钮祜禄氏去逝后,还被皇帝追谥为温僖。

        哪怕这一世,小钮祜禄氏不太幸运,没能生下一个健康的皇嗣。可到底还有一个养子。

        当然,最主要还是采薇对小钮祜禄氏一直有些忌惮。

        继后留下来的人手。

        钮祜禄氏一族的实力,都是摆那儿,挺扎眼的。

        所以,在小钮祜禄氏淑妃的身边,采薇可是下了功夫的。

        早在继后还活着时,采薇就已经布局了。

        以前的暗子,在继后活着时,当然不起眼。

        那是小人物嘛,肯定就是默默的无闻。

        继后殁了。

        小钮祜禄氏进宫。

        继后的人手,还是被钮祜禄氏一族排查,又是清洗过。

        采薇的布局,在那等时候,就是起了效果。

        她暗子在小钮祜禄氏淑妃的身边,那是一步一步的接近核心。

        如今更是得到了消息。

        会如此谨慎,采薇是觉得有必要。

        如今看来,倒是有收获啊。

        采薇之前也以为,王庶妃、陈庶妃出事儿,那是佟家人所为。

        如今看来,还有淑妃在里面的掺合。

        “淑妃,本宫倒真不敢小瞧了。”

        采薇呢喃了一句。

        她是真觉得淑妃人之将死,这也是还不安生。

        瞧瞧,这一回,佟家人被淑妃利用一把。然后呢,佟家人肯定要被清算的。

        皇帝不动手,惠妃也是乐于冲在前面,做了先锋啊。

        谁上佟家出了两位皇后。

        一个是皇帝的生母,是圣母皇太后。一个是皇帝的表姐,是皇帝的第三任皇后。

        这两个佟家女子在后宫,可是给佟家在后宫留下了不小的势力。

        如今佟家嫡枝没有合适的入宫秀女。

        等着佟家在皇后的孝期后,再是送了秀女入宫?

        那也是旁枝,又或是庶出。

        那等出身不高的,在后宫想占了高位?

        那是难啊。

        便是佟家人想扶?

        还要看皇帝乐意不乐意呢。

        采薇这时候,想到了淑妃、又想到了佟家人。

        这一想,采薇心还是欢喜的。

        为何?

        因为钮祜禄氏一族不会再送了秀女入宫,来皇帝跟前争宠了。

        继后、淑妃,这二人相继殁了后。

        钮祜禄氏一族的目标,一定会从皇帝身上转移了视线。毕竟,大阿哥、太子的年岁都大了。

        现在这些人的目标,一定是夺嫡之战。

        至于佟家人?

        有皇帝一直的打压。

        佟家的女子入宫,特别是嫡枝啊,那一定占了高位。那又如何呢?

        佟家可没有一位皇阿哥。

        大阿哥、太子的争斗,瞧瞧,佟家可是一直做了壁上观的。

        采薇的嘴角含了笑容。

        采薇想通了许多。

        采薇觉得淑妃如今的做法。

        也许只是想报复一下佟氏一族,想着清空了佟氏一族在后宫的势力。

        可那又如何呢?

        除了让淑妃生前最后的心里舒坦外。

        于采薇而言,也是有好处的。

        佟家人的势力消退了。惠妃急烘烘的想上场,那就由得她上场。

        先笑不是笑。

        笑到最后,才是大赢家。

        如今的大阿哥、太子,那是如烈火亨油啊。

        着锦繁华,只怕到最后,若是守不住的啊,全是一场空。

        康熙二十年。

        这一年的年尾。

        十一阿哥出事了,然后,又是王庶妃、陈庶妃小产。

        这十一阿哥那儿,在除夕前,还是醒了来。

        只是,情况并不是很好。

        倒是太医们很用心的救治。

        在十阿哥醒来后,哪怕十一阿哥的情况瞧着不太好。

        可太医们倒是担下了最担心的一块大石头。到底人醒来,就说明真过了最大的一难关。

        倒是永寿宫的淑妃。

        这一位入宫时,还是明媚美丽的女子。

        在康熙二十年的除夕那一日,那是病殁了。

        十阿哥是淑妃的养子,这肯定要给养母守孝。

        皇帝也是下了圣旨,这淑妃到底是高位的嫔妃,她的身后事还是要妥善的办了。

        “今年的年节啊,可真是热闹不起来。”

        采薇淡淡的说了一句。

        “额娘。你说,为何今年年尾,就是遇上了这般多的事情?”

        尼楚赫也是觉得有些稀罕。

        今年的年尾,可不是凑巧着,老是出事儿嘛。

        “这哪说得准?”

        采薇轻轻摇摇头。

        这会子,在钟粹宫里,母女二人就是说些小话儿。

        “算了,时辰不早了。走吧,咱们去寿康宫,去给皇太后拜了年。”

        采薇瞧着由奶嬷嬷抱来的小十二。

        她的脸上带起了笑容来。瞧着换了新衣的小儿子,她的心情不错着。

        采薇领了儿女,这是往寿康宫去。

        康熙二十年过去了。

        这迎来了康熙二十九年的春。

        康熙二十九年。

        皇帝要亲征,这事情肯定不是一蹴而就。

        这准备的工作,还是有许多的前戏。

        当然,大阿哥会随皇帝亲征。二阿哥也在行列里。

        这事情肯定引起了一些议论的。

        至少,在有心人的眼,这肯定是大事情。

        不提宫外。

        便是宫内,毓庆宫。

        太子就在跟叔公索额图商议了皇帝出征的事宜。

        “孤本来以为,大哥求了随大军出征之事,那是大哥一直好武。如今瞧来,孤是小瞧了,孤的弟弟们。连一直乐于隐身,那是不争不抢的二哥,这一到关键的时候,也不手软啊。”

        太子说这话时,还是有些自嘲。

        太子会这般讲话。

        是太子已经看出来了,皇阿玛待他的兄长们,那是个个重视的。

        皇家的教育,不会出蠢才。

        可这些兄长太能干了。

        太子压力大啊。

        “殿下,此事未必不是一桩好事。”

        索额图的脸上,还是一派的淡定。

        皇帝要出征。

        索额图是重臣,这肯定是议一议。

        这议一议的重臣会议里,自然就有索额图这么一个参与人。

        “哦,还请叔公细讲。”

        太子洗耳恭听的样子。

        其实,太子也清楚,皇阿玛都同意了他的两个兄长随军出征。

        他一个还在读书的太子,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只是,到底心有不甘。

        太子的武艺,也是不差的。

        两个兄长能去建功立业。

        身为皇室子弟,太子难道就没有一颗想建功立业的心吗?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太子是储君,他没有那等随大军出征的机会罢了。

        皇帝不会同意,大臣们更不会同意。

        “殿下,大阿哥的锋芒过甚了。”

        索额图的眼,大阿哥是皇帝扶起来的,当然,这是想打压还得看皇帝的意思呢。

        再怎么说,大阿哥都是皇帝的儿子。

        那是轮不到臣子去教育的。

        “大阿哥是皇子,自然有皇上去教诲。”

        “可大阿哥背后的明珠一系,却是在这些年膨胀的太快了。以臣看来,这一派系,是可以分化一二的。”

        索额图就是觉得明珠太碍眼。

        如果可以的放在,索额图不介意了,让明珠不那么得意。

        最好把明珠给踩下去。

        明珠踩下去了,大阿哥再得皇帝喜爱那又如何?

        那也动摇不了太子的地位。

        在索额图这等满臣眼,一个皇帝的上位,肯定少不了扶持的势力。

        皇家前面的几代君王上位,那背后可都有实实在在的有力支持人。

        太宗皇帝时,那是靠着自己打江山,是在战场上挣得的实际军功。如今大阿哥想出征,想上战场为什么?

        还不是也想挣军功。

        可军功不是那么好挣的。

        战场上的事情,那自然是九死一生。

        想得功劳,就得拿命去挣。

        至于说太宗皇帝之后。

        先帝顺治爷上位,那同样有支持的人。那便是摄政王一系人马。

        要不是摄政王一系的支持。

        当年上位的,可能就是豪格这一位太宗皇帝的长子了。

        到底当年太宗皇帝死的早了些。

        摄政王和豪格是两强相争。最后,还是蒙古出身的母后皇太后哲哲拉拢了太宗的兄长代善。

        宗室之长的代善出头调和。

        摄政王、豪格这两派都是没争得帝位。由得先帝顺治爷上位了。

        “二阿哥一直没显眼。如今显眼了,大阿哥未必就乐于瞧了。”

        索额图说道:“后宫三妃,荣妃可在惠妃之前。”

        如今后宫就剩下三位高位的妃子。

        荣妃、惠妃、宜妃三人。

        淑妃殁了,这是位出来了一个高位的妃子名额。

        “叔公,如此瞧来,孤往后,倒是步步需得谨慎了。”

        太子很清楚,拦,他是拦不住的。

        那么,分化一下他的兄弟们,那就很有必要了。

        如果其它的兄弟们,那是一股脑儿的盯着他这一个太子,他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殿下,其它的皇阿哥们想抱成一团,皇上也不会同意的。”

        索额图用肯定的语气回道。

        “是啊。”

        “当是如此。”太子自然听懂了叔公的话之意。

        太子这一边有心助二阿哥一臂之力。

        这自然是想二阿哥出头了,那么,大阿哥乐意吗?

        延禧宫。

        惠妃正在跟儿子大阿哥、大福晋,一起说了关于孙女的事情。

        “胤禔,你若出征。阿哥所的一切,你不必担心。一切有额娘做主。”

        惠妃的眼,对儿子自然是关心。

        只是,惠妃知道儿子的目标,那等至高的志向,这自然还是需要付出的。

        “你福晋这儿,额娘会替你看顾。”

        惠妃这话说着时,还是逗了怀的大孙女。

        这小婴儿尚小呢。

        在玛嬷的怀,还是睁了眼睛,笑得甜甜。

        大福晋的目光,那自然一直望着女儿。

        对于她家爷要出征?

        大福晋自然不舍得。

        可对于大阿哥在她的面前,说了要给女儿争了郡君的封号。给她挣了荣耀。

        大福晋能如何?

        大福晋自然只能支持。

        男儿志在四方,连惠妃这一个婆母都是支持。

        她这一个做嫡妻的,自然不能做了小儿女之态。

        这些日子里,大福晋只能掩去了自己的担忧。

        “额娘,慧珠母子有您的照顾,自然一切安好。”

        大阿哥在额娘跟前,听着额娘的话,他肯定是相信了他的额娘。

        毕竟,他的额娘养大了他这一个皇帝的长子。

        若没能耐?

        那怎么可能呢。

        “我的大格格,有你玛嬷的照顾。阿玛回来时,你肯定会叫阿玛了。”

        大阿哥望着女儿,还是哈哈笑起来。

        此时,这一位大阿哥家的大格格,那是对着她的阿玛也笑了,那笑容里全是婴儿的灿烂与纯真。

        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

        大福晋是瞧出来了,她家的大格格似乎有些痴睡了。

        于是,大福晋跟惠妃寻了话。

        “额娘,大格格困了。儿媳这抱她下去歇息。”

        大福晋一直观关注着女儿,于是,求了话说道。

        惠妃自然同意了。

        正好巧着,她跟儿子胤禔,也是有些话想说说。

        这母子之间的体己话,单独的谈一谈自然更好。

        于是,大福晋抱着女儿告退了。

        惠妃也是挥手,让侍候的宫人全部退下。

        “额娘,您可是有什么要交代儿子的?”大阿哥胤禔瞧着惠妃的做派,知道是真有事儿。

        “胤禔,额娘知道这一回你跟二阿哥都会随皇上出征。”惠妃说着这事情时,心不舒坦的。可能如何?

        皇帝都是同意的事情。

        惠妃也是反驳不了的。

        “额娘瞧着,你皇阿玛待荣妃母子,也是有些不同啊。”

        惠妃脸上有了一些忧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